肖宇
摘要:當下在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各領域產生了“互聯網+”的發展模式。“互聯網+”并不是各領域的相加,而是通過互聯網平臺信息技術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常態。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美術;創新路徑
一、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的概念
多媒體是多種媒體的綜合,一般情況下包括文本、聲音以及圖像等媒體形式。多媒體指組合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媒體的一種人機交互式的信息交流與傳播媒體。在這種新技術的推動下,以往教學中單一的輔助工具和教學方向發生了改變,學生能夠借助教學工具形象地理解知識點,高校的課堂教學也獲得了新的發展。
(二)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的教學特點
1、聲、像、音的結合
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是與計算機相結合的。多媒體教學可以將知識點融入圖片、音頻以及影像,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視聽感官體驗。這種融合式的新型教學方式形成了一種可聽、可視的新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更便捷地理解知識點,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高校美術教學中有“雕塑技法”這一內容。雕塑是具有美化城市功能或者紀念意義的一種具有寓意、象征性的紀念物,它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其材質既包括較軟的可塑材料如石膏、黏土等,又包括硬質材料如石頭、金屬以及瑪瑙等。因此,雕塑具有較大的創作空間。很多雕塑藝術家通過作品表達自身的審美觀念或者思想情感,這需要他們具有高超的雕塑技法。
2、突破教與學的界限
我國部分高校以往的美術教學課堂形式單一,部分美術教師遵循固定的教學模式,其往往是課堂的主導者,以口述等形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往往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未能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長此以往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使他們產生厭學的情緒。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是核心,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3、促進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
多媒體教學的多元化融合特點使美術專業更有感染力。筆者通過調查一些高校美術專業課堂的實際教學發現,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部分學生認為美術并不重要,對美術缺乏興趣,這導致教學效率相對較低。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選擇教學策略。如:教師讓學生根據某個素材在網上找材料,學生在查找材料時就會擴展本節課相關的知識內容,這樣就能有效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或者學生自己進行繪圖和圖片處理,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增強對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4、增加實踐機會
學生進入大學以后,一些專業課程逐漸增多,學習任務也將加重,部分學生會面臨學習時間不足的問題。但是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學生能夠突破課堂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地在網上學習,教師也能借助一些平臺發布學習任務或者提供教材資料讓學生學習。部分學生由于專業課眾多,難以有效學習一些課程。基于此,教師就可以開展線上授課。當學生學習新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網給學生布置作業。
二、互聯網背景下多媒體教學系統對高校美術教學的影響
(一)有助于發揮學生作為認知主體的作用
在網絡環境下,人機交互的特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教師與學生、互聯網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并且有著鮮明的特點,這些是以往的教學模式難以具備的。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將多種功能集合到美術教學課堂中,能增強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情況選擇感興趣的學習方向開展學習,同時,其在網絡平臺中也能與教師、其他學生交流互動,這一過程并不是由美術教師主導的。
(二)改變高校的美術教學方式
無論是我國還是國外的高校教學,都受到了互聯網的影響。如:信息教育在英國的高校美術教育中應用較為普遍,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場景化的教學方式;在韓國,學生通過互聯網共享資源進行學習,相關部門會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這一教育模式。這些教學手段并不是單一地教授知識點,其目的主要是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三)能夠促進新的美術教學模式產生
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中,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的產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基本上都了解互聯網,并且愿意利用互聯網學習。目前,高校美術教學在互聯網的輔助下已經形成了不同的教學模式,如線上教學、大數據教學、遠程教學等。高校美術教學與互聯網的融合能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出美術的多元性和藝術性,從而為學生的自學和興趣發展提供基礎。
三、互聯網背景下美術教學面臨的新挑戰
(一)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要求教師增強能力
“互聯網+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雖然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但是部分高校教師不愿意采用,或因為計算機操作能力不足而對其持有回避的態度。這就需要高校加強對美術教師的培訓,通過聘請專家開設講座,增強教師的多媒體運用意識和能力;美術教師也要通過不斷學習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從而為學生全面學習美術知識提供保障。
(二)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對高校硬件設施提出新的要求
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的應用給高校美術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這需要相關硬件設施的支持。高校硬件設施的更新一般有一定的規律性,每隔固定的年限就會翻新或者更換。但是相對于教師和學生的適應時間來說,學校互聯網硬件設施的更新時間較長。因此,高校的管理者應當重視這一問題,將多媒體設施的建設和更新作為學校建設的重點,以此為學生打造網絡化的高效美術課堂環境。
四、結束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與我國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技術逐漸在不同的領域得到發展和普及。在教育領域中,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微課、翻轉式課堂等都是在新時代開發的新型教學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因素導致目前的高校美術教學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解決,從而打造基于互聯網的高效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模式創新路徑研究[J].王志強.信息記錄材料.2020(08)
[2]互聯網線上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熊婧.財富時代.2020(11).
[3]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教學轉變探析[J].漆嬌.湖北農機化.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