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利
摘要:隨著當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于地理這門學科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高中地理主要是研究各個地貌之間的有關知識,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高中地理這門學科的教學方法上也在不斷變革,開展高中地理課程是追趕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對于高中地理課外時間活動的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群體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本文將圍繞地理課外實踐活動在課堂教學實施路徑這一問題進行闡述和說明。希望以此為教師群體提供更為新穎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使實施綜合實踐成為在高中的課堂上成為一種普遍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有利的教學水平,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人。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外實踐;教學研究
俗話說:“立“地”成才通古今,存“理”得道顯雄才,學地理學覽天下景觀”。由此可見,地理的學習對于一個學生眼界的拓展是多么的重要,是學生拓寬知識必不可少的學科。近年來,在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上出現新的教學方式,例如課外實踐活動教學法,該方法是經過全體教師鉆研、教師自主備課、再次進行研究商量制定出來的,以課程的標準為導向、以教育知識為要求,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小組合作、創新思維的新興教學方法。高中這個階段正是進行地理教育的好時機,充分把世界的方方面面教授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在以后的做事中,也能夠把在課堂中學會的東西,并把它運用到實際,對于未來的發展能夠不斷運用。
一、通過課外實踐,加強學生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主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生對各種外來思想的接納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生,從幼兒到現在盡力的數年學習閱歷,大多數人往往對于不會的問題也不會及時去和教師溝通交流,很多學生會選擇放在心里,不和其他人進行討論,取得的成績往往也不是很高。而這就需要發揮課外實踐的教學方式,它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學生之間沒有隔閡,能夠及時交流,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專注性,又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正符合這個年齡段下學生的需求。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達到了平衡,突破了之前傳統的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高中地理課堂的效率和水平,加強了學生小組內的合作。
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這一章節中,教師可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對于工業地域的概念進行認識,并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水平進行分組。學生們對于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等相關的問題進行組內的激烈討論,把每個人的想法在組內都進行記錄,對于討論結果小組內派代表進行發言,使大家的意見和看法都能夠在班內進行展現。其次在假期實踐當中,教師還可帶領學生們去本城市的工業地域,親身觀看一番,親身體會每個城市中工業地域是如何進行發展的。學生通過課堂實踐、加之在課后時間中的課外實踐,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將實踐活動效果達到最高。
二、通過實踐活動實施,加強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思維對于當代社會是必需品,其對于人類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在高中這個時間段要不斷引導學生,走的遠才能看的更遠,要不斷去向外探索,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尤其是在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上,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數字,更要把它聯系到實際,并在實際中給予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是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有創新思維輔助的人,對于自己的工作會做的更好,工作中想法點子會比其他人更多,對于傳統的工作完成也會比他人高效。因此教師應在學生學習時期就著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解題中引導學生突破傳統、獨立思考、探究多種解決方案或途徑,快速、準確地解決地理問題,這些都是創新思維的體現。
例如,在講授《地球上的大氣》這一章節,教師利用對其中幾個典型的氣壓帶及風帶進行細致講解。通過講述大氣相應的知識以及該類大氣運動形成的原因等等,為學生們列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們進行死牢。這是教師便可以帶領學生去課外實踐,在實踐中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當地的大氣對于該地區有何影響,在這其中要求學生舉一反三,對于大氣成因、影響進行自主的分析,由此達到了創新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既學到了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點,又增加了學生對于知識的創新意識, 從而有效的加強實踐活動實施。
三、課外實踐結合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即不需要教師督促,可以做到自主對知識進行預習、復習等等,掌握問題的能力將更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多么重要,需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不依賴他人,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的要求不被社會所淘汰,使學生積極展現自我的價值,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展示自己的強項和能力。對于高中的教師來說,在工作管理中必須全身身心關注,努力做到關注到到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沒有施展,都是潛力股,身為班主任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能出現偏心的現象,處理問題公平公正。
例如,《旅游景觀的欣賞》這一節課,知識點較少且內容簡單、學生易讀,教師需跟其他老師進行商議,那些著重講解哪些進行通讀,并在進行備課后,商量出最終導學案以及去哪一個區域進行課外實踐。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去對于旅游景觀賞析這一節課進行自主的學習,給學生準備貼合課程的題目,對于題目自主練習,對于內容進行自己的把握。通過課外實踐活動結合導學案教學法達到自學的目的,提高學生自身地理學習成績。
總結:
總而言之,地理課外實踐教學對于學生地理的學習非常重要,對于未來學生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有了思路的聯想,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夠隨機應變。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地理知識盲區,需要積極動員所有人,只有每一個學生都有了這種意識,主動去學習生物這門學科,水滴石穿,將匯聚成巨大的能力,從而徹底改變地理學科欠缺問題,高中地理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去關注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情況問題。
參考文獻
[1]張磊.生態理念下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培育路徑探析[J].文理導航(上旬),2021(02):58-59.
[2]魏金平.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研究[J].學周刊,2021(03):75-76.
課題:課外實踐活動與高中地理教學效果的研究
立項編號:2020SMXLKS-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