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
摘? ?要:全面從嚴治黨以來,作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被發展入黨后部分新黨員仍然存在黨性觀念淡薄、理論水平不高、黨員意識不強、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夠、志愿服務與奉獻意識主動性不夠等現象,同時,高校在黨員再教育培養中還存在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因此,通過完善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的工作方法,探索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的有效路徑,以更好地圍繞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新時代全面發展的高質量大學生黨員。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11-0106-0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高校學生黨員是黨員隊伍中的生力軍,他們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責任,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因此,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員的黨性觀念、奉獻服務意識強弱,不僅關系到新時代學生黨員群體形象,而且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關系到黨的偉大事業的興衰存亡。當前,高校部分學生被發展入黨后的思想行為表現與入黨前存在較大差距,如何保持大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模范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全面從嚴治黨下,高校黨組織應該深刻認識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再教育培養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方法和路徑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再教育培養,提高大學生黨員隊伍質量,是擺在高校黨組織面前非常重要的職責。
一、高校學生黨員以及教育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黨員中存在黨性觀念淡薄、理論水平不高現象
當前,高校被發展入黨的學生黨員大多為00后,其中較為普遍存在的現象是部分學生還是沒有真正從思想上入黨,黨員的思想覺悟不高,入黨后思想松懈,自我約束力不強,黨性觀念淡薄。部分學生入黨后需要對黨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和知識體系進行再學習、再鞏固,對黨史黨章的認識和理解較為片面、不夠深入,自身理論水平不高。具體表現為,做事方面不夠踏實、疲于應付,存在急功近利、以自我為中心現象,對班級的事情不大關心,對一些不良現象存在老好人思想,沒有擺明黨員身份,從黨性的高度對自我分析和鞭策做的還不夠[2]。
(二)學生黨員中存在黨員意識不強、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夠現象
高校部分學生黨員中存在黨員意識不強的現象。部分學生將入黨作為實現個人成功的捷徑,在爭取入黨方面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個人價值和理想信念存在一些偏差。受當前市場化經濟、多元化社會思潮影響,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還不夠,在關鍵時刻學生黨員不能挺身而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還不夠堅定,在校風、學風、班風建設中的模范表率作用不夠明顯,缺乏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離黨章對黨員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部分學生黨員在志愿服務與奉獻意識方面主動性還不夠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和志愿服務是黨員應盡的義務。一些學生黨員在實際學習生活中缺乏這種意識,在服務同學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方面做得還不夠,反而在評獎評優和對個人發展有利方面存在較強的自我本位意識,脫離了學生群眾、班級和組織。表現為重現實、講私利,價值取向由社會價值向個人價值發生轉變,出現個人付出的價值需要在某些方面得到相應補償的思想。
(四)高校對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缺乏完善的再教育培養機制
大多數學生黨員在入黨前都能夠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關心時事政治和國家大事,主動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但是在被發展入黨后就存在松懈現象,各方面表現都沒有入黨前積極,這反映了學生入黨后的再教育培養機制不夠完善。主要原因有:第一,高校基層黨建還存在注重學生被發展入黨的過程考核,忽視學生入黨后的再教育跟蹤培養;學生入黨后,除了基本的“三會一課”以外,缺少其他的教育實踐平臺,使得學生黨員后期教育管理出現斷層,導致學生黨員中出現思想松懈、組織紀律性散漫等一些不良現象。第二,高校在學生黨員發展培養過程中,入黨聯系人與學生黨員談話次數不多,了解不夠深入;學生黨員在集中理論培訓、學習教育方面時間較短,學生支部組織生活形式不夠新穎,對學生黨員的民主測評存在形式主義現象。第三,學生黨員能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主要還是依靠黨員個體的主動性,缺乏科學合理的黨員評價監督機制來約束[3]。
二、完善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的工作方法
(一)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學生黨員隊伍建設
高校學生黨員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黨員隊伍質量,也關系到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因此要做好學生黨員再教育工作,以提升學生黨員素質,提高學生黨員隊伍質量。一方面,通過對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可以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給其他同學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帶領他們共同進步,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學生黨員作為黨員隊伍中重要的人才儲備力量,學生黨員隊伍質量將影響黨的事業發展大局以及黨的儲備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4]。
(二)建立理論學習制度,提高學生黨員理論水平
建立理論學習制度,加強學生黨員理論學習,提高黨員理論水平。首先,系統地設計好理論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根據學生黨員發展的不同階段選擇與之要求相符的理論學習內容,結合黨章和黨支部工作條例要求,結合學生黨員個人日常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實行分類指導、分層訓練和個性化指導,提高理論學習的實效性。其次,加強學生黨支部理論學習陣地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指揮棒作用。通過建立黨支部和黨小組兩級學習型組織,黨支部給每個學生黨員安排理論學習計劃并提出學習要求,讓學生黨員能夠自覺進行理論學習。定期組織學生黨員讀原著、看電影、學習分享、主題演講等多種形式進行黨建學習交流。
(三)構建實踐教育平臺,增強學生黨員的黨性觀念和服務奉獻意識
針對部分學生黨員入黨后出現思想松懈、黨性觀念淡薄、服務奉獻意識不強等問題,增強學生黨員的黨性觀念要和學生黨員的學習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黨員服務其他同學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在實踐中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學生黨員要規范自身的日常言行舉止,時刻接受群眾對他們的監督。高校可以通過實施學生黨員寢室亮牌、黨員班級結對幫扶、設立黨員服務崗等,給學生黨員構建一個實踐平臺,增強學生黨員的黨性觀念和服務奉獻意識,讓學生黨員參與寢室、班級、學生組織的建設與管理,為建設好校風、學風、班風發揮重要標桿作用。高校還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的評優機制,評選優秀學生黨員典范并進行校內一定范圍內宣傳,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讓學生黨員以他們為榜樣,向優秀黨員看齊,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四)建立學生黨員評價監督機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對學生黨員進行評價監督,是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的重要環節。建立學生黨員評價監督機制,首先,要建立學生黨員評價體系,完善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評價機制。學生黨員評價體系可以將理論知識考核與日常行為考查相結合,采取支部評價、自我評價和群眾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其次,要建立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民主監督機制,讓群眾行使監督權力,學生黨員、學生黨支部定期接受群眾評議,使黨內民主和黨外監督做到有效結合,讓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的監督機制真正落到實處[5]。這樣,通過全方位、多角度評價監督學生黨員,才能使學生黨員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斷增強,使先鋒模范作用有效發揮。
三、探索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的有效路徑
通過加強政治引領、思想引領、價值引領、實踐引領,對高校學生黨員進行再教育培養,讓大學生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6]。通過黨員再教育,培養一支信念堅定、政治可靠、愛國榮校、紀律嚴明、發揮作用的新時代高質量大學生黨員隊伍。
(一)強化政治引領,把講政治、有信念放在首位
高校學生黨員應該旗幟鮮明講政治,加強政治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提高政治站位,強調政治合格,促進政治認同。高校學生黨員要對政治權力和政治體系有價值皈依和情感認同,其中包括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等。它要求高校將政治認同貫穿于大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的全過程,要求大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做到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具備講政治、有信念的良好政治品質。
(二)重視思想引領,強調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
高校學生黨員首先應該端正入黨動機,在思想上入黨,提高思想認識,鞏固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思想武器指導具體行為。要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線,牢固樹立規矩意識和紀律意識,增強組織紀律觀念,服從組織決定安排。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引導學生黨員適應新時代、踐行新思想、展現新作為;要堅持問題導向,采取精準有效的再教育培養措施;要堅持“兩學一做”、“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結合學習強國、沉浸式黨課集中培訓、“四史”學習教育活動等,使黨員再教育培養有溫度、有力度。
(三)通過價值引領,將立德樹人融入學生全面發展中
要通過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積極傳遞青春正能量。強調品德合格,講道德、有品行,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高校在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過程中應貫徹三全育人理念,把課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學當中。不斷強化人文關懷,堅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尊重大學生黨員的個性,了解大學生黨員的需求,幫助大學生黨員實現個人價值,使其能夠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有歸屬感和使命感。高校在大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中的價值引領可以體現在:一是要加強對入黨后大學生黨員的日常行為管理,促進大學生黨員人格塑造和人格養成,讓他們養成一個符合社會文明要求的、高尚的品行和良好的習慣。二是要及時掌握大學生黨員的學業情況,努力培養大學生黨員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促使大學生黨員順利完成學業走向社會。三是要回應大學生黨員全面發展訴求,尊重大學生黨員個性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等,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結合,因類施策、分層教育和個性化教育,探索有利于大學生黨員全面發展的新舉措。
(四)提高實踐引領,把講奉獻、有作為體現到使命擔當上
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培養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強化使命擔當,善于作為,在黨和國家以及高校事業發展中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從實踐層面促進大學生黨員對黨的宗旨文化認同,在學生黨員再教育過程中創新實踐模式、合理設計實踐環節。在校內將志愿服務與學風建設、寢室文明建設等相融合,開展黨員學業幫扶、心理疏導、黨員模范寢室建議、黨員服務崗等活動,讓學生黨員以亮身份、亮職責的方式,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工作,形成黨員創先爭優良好風氣。在校外,除了拓展黨性鍛煉實踐基地、黨建聯建等有效模式外,還應在關注民生、社區治理和服務基層方面積極探索大學生黨員參與公益志愿服務的長效機制,鼓勵大學生黨員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進社區,開展愛心家教、敬老慰問、交通維序、垃圾分類環保宣傳等各項志愿服務,在公益志愿服務實踐中彰顯新時代學生黨員的使命擔當,通過勞動教育體現學生黨員先進性,踐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員通過再教育培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新時代大學生黨員應厚植愛國榮校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刻苦學習、創新奮斗精神,踐行黨的宗旨,密切聯系群眾,做到知行合一。忠誠于黨的事業,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犧牲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參考文獻:
[1]? ?余尚蔚,劉秀慧.心理契約嵌入: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的正向建構[J].思想政治教育,2017,(3):92-94.
[2]? ?尹潔.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黨員教育管理問題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7,(5):98-102.
[3]? ?徐麗,張龍.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實踐平臺的構建與創新[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6):117-118.
[4]? ?姜勇,等.提高當代大學生入黨教育培養有效性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7):41-42.
[5]? ?張善紅,劉月.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問題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42(5):131-132.
[6]? ?江志彬,等.新時代背景下對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21):224-225.
A Probe into the Method and Path of Re-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PENG Guo-lia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Since administering the party strictly, as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fter being developed into the party, there are still phenomena such as weak conception of party spirit, low theoretical level, low party member awareness, insufficient pioneering and exemplary role, and insufficient voluntary service and dedication awareness.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mechanisms in the re-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by improving the working methods of re-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explore effective ways of re-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To better focus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train high-quality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new era; University; CPC Party Members; re-education and training
[責任編輯? ?若?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