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紅 楊振華 趙中寶 陳悅
摘 要:云計算大數據背景下,教師對電商專業的教學模式改革進行研究,能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文章從大數據和云計算為電子商務教學的開展帶來的機遇、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措施三方面進行探討,以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云計算;電子商務;大數據;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5-0012-02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電子商務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因此,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和相關研究人員要對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進行分析,并對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模式現狀展開研究,進而找到培養高素質、高技術優秀電商人才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探討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的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
一、大數據和云計算為電子商務教學的開展帶來的機遇
1.為電子商務教學提供實時化與精準化的指引
大數據時代,電子商務的營銷方式與平臺都有了新的變化。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增多,傳統的電商數據處理模式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通過云計算技術,能夠更全面地對消費者的多種需求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從而得出有效的營銷信息。電子商務企業應用這些營銷信息,能夠提升市場定位的準確性。比如,電子商務企業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更加快捷、精細地處理數據信息,對消費者的消費喜好展開科學分析,并對營銷手段和產品進行優化。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企業還可以對客戶信息進行有效處理,實現一對一的營銷模式,有效提升營銷手段的針對性。所有這些,都能為電子商務教學提供實時化和精準化的指引。
2.為電子商務教學的發展指明方向
相關人員對傳統的電商活動進行分析后發現,傳統的電商活動經常會出現信息不對等的問題,這主要是商家獲得的信息與消費者真實的信息不對稱。并且這個不對稱是相互的,消費者對產品信息的了解程度比較低,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狹窄。而企業同樣對消費者的需求沒有進行深入了解,獲取消費者需求信息的渠道也比較狹窄。這種雙方不互通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營銷關系。而大數據技術能夠拓寬企業與消費者互相了解的渠道,將產品信息更加全面地展示出來,消費者通過瀏覽能夠從中選取自身所需的產品。企業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消費者的需求展開調查和數據整理,通過對消費者的瀏覽信息進行分析來獲取消費者的喜愛、偏好,再對不同消費者展開相對應的策略調整與產品優化,進而為消費者提供特定的服務。由此可見,大數據時代,教師在電商教學中要重視個性化的服務模式,注重引導學生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消費者的特點進行分析。這些舉措,為電商教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3.電商教學活動應注重企業間的合作
由于大數據技術能夠對多種數據信息進行有效整合,企業還可以消費者的行為偏好為依據,構建供應鏈和價值鏈。企業要利用大數據技術,促進生產、營銷和配送等多個環節的融合,形成一個高效的動態聯盟,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推動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大數據時代,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形成,能夠提升電商企業的智能化程度和反應速度,促進信息資源的快捷傳輸和共享,各企業之間能夠更好地進行配合與合作。而這些內容都是電商教學需要注意的重點內容。
二、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陳舊
電子商務行業在大數據時代有了飛速的發展,同時對電商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變化。但一些高校并沒有察覺到這些變化,仍然采用原先的教學模式,只是對電商的基本理論知識進行講授,并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對電商人才的培養需求。
2.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電商專業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和商務活動。這兩種教學內容截然不同,使得學生難以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也難以明確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設置專業課程時,一般會按照電商的發展需求對課程進行編排,并沒有考慮到電商專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也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情況出發,使得教學目標模糊,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3.師資力量不足
電子商務專業作為一門新型的專業,設立的時間比較短,并且教師也是由其他專業轉來的,其自身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和認識并不透徹,難以深入展開教學活動,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是留校任教的,在上崗教學之前只是接受了短暫的培訓,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尤其是電商工作經驗。雖然這部分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扎實,但嚴重缺乏實踐經驗,難以提升教學效果。
三、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1.對教師的聘用制度進行改革
電商專業是一門新型專業,師資力量較弱,這是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重要原因。面對這一問題,高校要對教師的聘用制度進行改革,注重教師的實踐經驗和技能水平,而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知識和學歷的要求層面。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教師團隊的業務能力,從根本上來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更高效、更系統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為了提升教師團隊的教學能力,高校還可以選擇聘請電商企業中的專業工作人員,以實現高學歷和高技能的互補,建設雙師型的教師團隊。這樣,能給學生營造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課堂教學氛圍,確保教學內容能夠符合社會對電商人才的實際需求。
2.對課程設置進行創新
相關人員通過對大數據和云計算背景下的社會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發現有許多電商企業將大數據技術與實際的運營活動進行了結合,并以此來提升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因此,高校在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電商人才時,應靈活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通過建立數據庫,對當前社會電商崗位的需求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制訂出更有針對性、更加具體的教學計劃,并對課程設置進行創新,從而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內容和服務。
3.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
在實際的電商教學中,教師講解知識、學生接受知識講解是主要的教學模式,并沒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校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高校可以將電商企業帶進校園,對學生進行校內實訓,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開展創業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創業”,使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到電子商務企業的各個運營環節,得到充分的鍛煉。
4.將商務智能技術引入到教學活動中
大數據時代,電子商務的多個運營環節都應用了大數據技術。高校在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時,要想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崗位的需求,就要將商務智能技術引入到教學中,設置與其相關的課程內容,如OLAP和數據挖掘等。這些課程內容的設置,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商務智能技術,促進學生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結論
總之,在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已全面普及和發展的今天,社會對電商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就需要高校通過改革聘用制度、創新課程設置、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將商務智能技術引入到教學活動中等途徑,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進而培養更多的電子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陳仕云.大數據時代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思路探討[J].電子商務,2019(01).
[2]常雪琴.基于應用型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08).
[3]劉德福,趙麗霞.面向工作過程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J].電子商務,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