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仲輝 巫丹
摘要:課程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當前教育背景和區域發展下,八極拳教學枯燥無趣的現實因素,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缺失,對增強體質,預防肥胖、近視、鍛煉意志的迫切需求,使得成都東部新區興隆學校積極構建“一拳術”、“二目標”、“三原則”、“雙內容”的創新課程研究內容,以“八極拳”為突破口,以體育和綜合活動為脈絡,探究小學八極拳校本課程的實施路徑,探尋學校特色教育持續發展之路,促進小學生德、體兩育發展。
關鍵詞:八極拳;校本課程;學校特色發展
在一校一拳,小學生體質管理的教育政策指引下,在成都東進,舉辦大運會的歷史機遇,東部新區以體育產業為支撐的區域立場下,以及學生對增強體質,預防肥胖、近視、鍛煉意志的迫切需求下,結合我校成為“青少年武術訓練基地”,成功搭建起八極拳的傳播與發展平臺前提下,成都東部新區興隆學校積極探究小學八極拳校本課程的建構與實施策略,找到本校辦學特色,解決其持續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傳承并推廣八極拳,促進小學生德、體兩育發展。
一、建創新課程研究內容,辦學校特色教育之路
(一)“一拳術”
以八極拳為突破內容,彰顯本校辦學特色。
(二)“二目標”
實現學生的德、體兩育發展;實現學校的特色發展。
(三)“三原則”
指導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
(四)“雙內容”
借鑒清華附小“1+X”課程整合與“互聯網+”模式,運用主題式學習,進行學科內、跨學科整合,設置八極拳專題課程和八極拳綜合課程。
二、積極探究實施路徑,擴大學校教育特色
(一)完善學校八極拳用品供給,創設八極拳的學習氛圍
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給予孩子選擇權,形成自主性,提高參與度,玩樂休閑中,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認識并感知八極拳的具體性、豐富性、人文性,在校內積極普及八極拳文化。
1.書本閱讀
學校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配置與八極拳有關的書籍、圖畫,供孩子們自主閱讀。
2.視音頻展示
每周一次,于中午休息時段,學校統一推送與老師自主推送結合,播放有關八極拳的影音資源。
3.宣傳展示
校內宣傳欄、文化墻、班級黑板報,手抄報,文字圖片介紹八極拳相關內容。
4.參與游戲
學校創設八極拳游戲區域,定期設置排行榜以及獎品、獎狀。
5.實物與實戰觀摩
學校定期展示購買或租借的八極拳武器、裝備、人物模型,定期邀請專業教練實戰演練。
(二)完善八極拳專題課程目標與內容,結合《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八極拳》編訂教材
小學中高段年級持續開展“八極拳+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學校體育教研組開展“八極拳+體育與健康課程”教研教學,以分布教學,以點帶面,先分解后套路,最確定了低中高三階段三梯度教學目標、內容。
(三)開展八極拳綜合課程,使特色教育可操作可指導
一是小學中高段年級持續開展“八極拳+課間八極拳操活動”,“八極拳+課后延時服務”,解決因專門課程課時少,基本功練習不足所導致的氣虛、根基不穩問題。
二是全校陸續開展“八極拳+德育、安全主題班會活動”,結合黨史教育,國旗下的講話,讓孩子們知曉八極拳在歷史長河中的積極作用,挖掘出八極拳的武德,以榜樣激勵,身邊實例,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八極拳的武力,避免八極拳帶來的安全問題。
三是全校在校長親自帶領下,陸續開展一系列實踐課程和社團課程,讓學生增加體育鍛煉的機會,在活動中獲得自信,及德育的熏陶。
“八極拳+陽光體育活動”:每日的大課間,師生全員參與,齊練八極拳操,既掌握了八極拳的基礎拳術,又鍛煉身體;“八極拳+少年宮活動”:每周2、4下午第一節,每周6上午第一節共三課,為那些喜愛八極拳的孩子提供更多鍛煉、升造機會,提高習練技能、精氣神;“八極拳+節慶、藝術節活動”:每年校內外大型的藝術節、兒童節、國慶節,老師和學生都會構思各種表演,展示八極拳和孩子們的魅力,德育與體育發展的成果;“八極拳+運動會”“八級拳武術隊訓練+比賽”:校內外、區縣市舉辦的各項武術運動、比賽,在選拔和培養人才時,也起到了積極傳承、推廣和宣傳八極拳的作用。
實踐活動的開展,體現了老師和學生教、學的成果,提高了“一校一拳”學校品牌影響力,提升八極拳的傳播度、影響力,增加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和機會,有助于改善學生體質,塑造形體,在持續性練習中,重塑吃苦耐勞品質,收獲滿足感、自信感,肯定并激勵了學生學習八極拳和繼續學習的行為。
四是全校開展“八極拳+道德與法治”,“八極拳+藝術”八極拳綜合課程的教研教學探討活動。例如“八極拳+道德與法治”公開課《生活中的快樂》,通過分析2017級學生學習特點和認知程度,知曉其需求和問題,結合練習八極拳的實例,分享八極拳帶來的快樂,滿足學生對八極拳的情感需求。
又如“八極拳+音樂”公開課《中國功夫》,通過功夫樂曲賞析、歌曲學唱,讓學生結合音樂進行練習或表演,增添八極拳的節奏感和趣味性,以此為契機,將詩歌朗誦融合八極拳演練,錄制了《讀中國》視頻,為黨建百年獻禮,并在語文區域誦讀比賽中喜獲優秀獎。在編排和操練過程中,學生們充滿熱情,主動出謀劃策,積極操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制作完成后,大家主動發微信,發抖音,直觀展示學校“一校一拳”特色教育成果,也傳播并推廣了八極拳。
三、結語
為完善小學八極拳校本課程的建構與實施策略,本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對《小學八極拳校本課程的實施體系探究》,這促進了教師的科研水平和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促使了學校進一步轉型成為當下被人們所需要和信任的教育園地,幫助了學校特色教育可持續性發展,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為每一朵花兒都綻放出最美的自己提供肥沃的土壤。
參考文獻:
[1]蒲泓靜. 南充市中小學武術特色課程發展研究[C]//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出版者不詳],2019:1836-1837.DOI:10.26914/c.cnkihy.2019.029553.
[2]王蔚,金玉.小學武術教材內容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學校體育,2020,v.39;No.315(01):28-29.
[3]文彥,羅超海.“荷美教育”創新實踐——深圳市羅湖區洪湖小學特色發展實踐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21,No.756(14):7-8.
[4]葉雙秋.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特色課程體系構建——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梅開五彩”課程體系及實施路徑[J].新課程評論,2020,No.49(10):98-106.
[5]張素文.基于學校特色發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以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中心小學《仁智》校本課程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0,No.957(3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