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政翰
【摘 ? ?要】思維是語言的外在表現形式,現代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如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是很多一線語文教師探討的問題。本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談談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87
批判性思維作為21世紀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受到很多專家學者的關注,與批判性思維相關的課程也被納入到教育課程體系中。學生思維在初中階段發展迅速,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顯得十分必要。
一、聯系生活熱點,喚醒人文思維
大多數語文教師都表示每節語文課的前三到五分鐘,學生往往還沉浸在課間休息與同伴的玩鬧中,注意力和思維是比較散漫的,已有的認知經驗和新知識之間還沒有建立起實質性的內在聯系。如何利用好這短暫的三到五分鐘,為本節課閱讀教學做好鋪墊,喚醒學生潛意識的批判性思維呢?首先,語文教師可以與學生就問題質疑環節中的“剪報”任務進行探討,也可就某一個最近社會普遍關注的現象或新聞事件進行交流,用不同的看世界的辯證眼光,獲得從日常小事中去感受、去回應、去行動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其次,語文教師讓學生在規定書目、規定時間內隨機選取自己喜歡的書來進行閱讀,利用課前三分鐘在全班范圍內形成讀書交流會,使每一位學生可以登上講臺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效利用批判性思維能幫助學生汲取營養彌補閱讀欠缺的空白,需要注意的是,批判性思維所關注的是如何與閱讀核心內容有效溝通,主張的“喚醒”也是要與文本本身主旨緊密相連的,而不是脫離文本教學目標的漫無目的。
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故宮博物院》是一篇與《蘇州園林》風格不同的介紹說明文本,學習完這篇課文后學生可能只知道說明文的空間順序是怎樣的,作者是采用了一種移步換景的說明方法介紹故宮的,完成了工具性的目標。但如何幫助學生更深刻體驗說明文的人文目標,體會作者如何借助簡單的說明性文字描述表現出自己對故宮的喜愛和對勤勞中國工匠的欽佩,使學生對文本的認識有一個全面和創新的角度呢?教師可以把《國家寶藏》這一檔科普節目作為切入點,其中就有故宮博物院的典藏,讓學生經過動手搜集資料,在課前向全班同學分享,使每個學生會有思想的觸碰,會想去了解更多,去探一下本源,去補充短短一篇課文所背后隱含的文化精神底蘊。通過文本為起點,學生看到了更多文本中沒有涉及的風景,思維自然會有所深化。學習知識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過程,這一過程完成了熱點話題的溝通,學生的人文情懷得到喚醒,同時學生學習到了思維是要全面的,它有前世故事,也有今世訴說,它要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彰顯新精神,而這就是批判性思維訓練所要告訴學生的學習態度。
二、注重對話教學,營造批判氛圍
閱讀課堂上,創設“對話情境”不是單純地指語言上的對話,也可以用寫對話的方式來展示。在寫成的對話中,不同立場的雙方受到同樣的對待,都有機會表達各自的理由。對話不能變成一方的論證,另一方僅僅是象征性的做出一兩次抵抗就結束了。對話也不應成為一方對另一方的訪問,一方提問,另一方給出觀點的回答,沒有論證細節。對話的目的是把雙方所有能想象到的觀點都表述出來,而這其中包含著疑問、否定、肯定、反思、新穎的觀點。
師生自由對話的前提是教師營造的“學習場”:面對學生閱讀完文本時,“同學們讀后有什么要談的嗎?哪些語句最令我們感動?”;面對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疑問時,“今天你敢質疑嗎?你們在預習時都搜集到了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信息。誰能來說說你贊同或反對的意見呢?”;面對學生有新穎獨特想法和見解時,“哦?你知道些什么?”;面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評價時,“嗯,好的。她今天也勇敢地舉手了,而且回答出了……”
三、舉行個性辯論,拓展批判思維視野
筆者在教學中以魯迅的經典篇目《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為文本立足點,創設個性辯論的適宜情境。學生學習議論文在于通過文本的語言汲取不同角度看世界的眼光和大膽質疑、勇于探究新知的思維能力。初中九年級學段的學生對于議論文往往缺少來源于實踐的興趣,對于一篇議論文所反映的實質主題也一知半解。駁論文是初中九年級學生新接觸到的一種議論文文體,語文教師設計“個性辯論”的互動環節,讓學生針對“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嗎?”選擇各自所支持的觀點,課前查找資料,利用搜集到的資料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在語文課堂上闡述自己的論據。
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被籠罩在巨大的信息網絡中,如何辨別信息的真假,剔除無效信息,將有價值的信息為己所用,具備分析信息的能力而不人云亦云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為充分地發揮批判性思維的作用,應選擇合適的時期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培養。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迅速發展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語文閱讀文本的人文性和文本語言的模糊性特征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創造了基礎。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顯得可行且必要。
參考文獻
[1]余黨緒,張廣錄主編.中學語文批判性思維教學案例[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