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英
【摘 ? ?要】合作學習是指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互助合作性完成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共同學習,是一種非傳統化的學習策略。這種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利于樹立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通過小組內部的討論和交流,學生在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滿足其對成功的渴望,進而使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153
合作學習是指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互助合作性完成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共同學習,是一種非傳統化的學習策略。實施的時候是將2-6個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小組成員具有很多共性,并且學習能力和基礎相似,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小組的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利于樹立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能夠為了榮譽而努力學習,同時在分小組學習中,也能學會互幫互助,并增強自身實力,樹立起競爭意識,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小組內部的討論和交流,學生在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滿足其對成功的渴望,進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應有的效益。
一、分組合理,團結協作
(一)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分學習小組
在任何一個班級中,學生認知能力與個性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活動時,可以有目標地對學生的學習水平、言語表達能力、搜集資料的能力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把性格迥異、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劃分好學習小組。這樣分組,有利于小組成員間揚長避短,優劣互補,有利于學生間和諧發展,共同提高,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都覺得能夠為小組做出貢獻。
(二)根據學生固定的座位劃分學習小組
這種分組方式是根據座位較為固定的特點,相鄰的幾個學生直接組成一組。這種分法方便實施,比較穩定,隨機性強。
(三)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劃分學習小組
在學生中,有一種很自然形成的小團體。這種小團體中的學生一般有共同的愛好,有相同的志趣,有很強的凝聚力。用這種方式分組,教師就應該快把分組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學生根據自己了解到的情況,自己來選擇自己的合作學習伙伴。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學生的精神是自由的,學生的天性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注重指導,注重培養
小學生自主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必須做到精心組織,要指導學生如何開展合作學習,要教給學生必需的合作技能,才能充分提高合作學習的功效。
(一)教學全過程的合作學習
1.課前預習的合作。學生預習質量,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實效,而預習是否是學生主動,也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那些帶著興趣、熱情高漲地進入學習任務的學生學習更容易,速度更快,達到的成績水平更高。教師要引導合作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課前預習,可以根據教材,預設一些題目,先由小組成員預習后,獨立完成,再拿到小組里交流,最后形成統一意見,在課堂上以合作小組名義來做匯報。通過這種活動,在教學中教師就會教得輕松,學生也從中學會集合集體的力量,來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課堂教學中的合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合作學習的興趣。教師要積極引導,隨機點撥。應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在合作學習中當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教師要四兩撥千斤,使學習能進一步巧妙深入。當學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學習成果之后,就以為已經達到目標,沾沾自喜,從而造成了學習過程的終止。教師此時應給予及時的肯定與表揚,并安排學生下一步的學習。
3.課外延伸的合作。教師組織學生合作性學習,必須行之有效,這樣才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在課后的合作學習中,學生能相互啟發、答疑解惑,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如探究語文課文中祖國河山的美好,英雄人物的可愛可敬。教師在指導合作小組課外學習時,可以鼓勵小組成員共同閱讀探索,相互交流課外讀物,也可以通過實踐活動,把碰到的疑難問題拿到小組里合作解決。
(二)培養學生的爭辯意識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內學生之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師要營造民主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教師要對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進行正確定位,在合作學習中做好組織者、引導者,要用各種方式激勵學生參與討論,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自信。“討論是一種由學生互相分享觀點,進行高水平思維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辯論和全班討論,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合作學習是以“問題”的提出來呈現學習目標,并以尋求“問題”的解決來開展的學習活動。
三、建立合作學習的科學評價機制
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是為了促進每個小組成員的共同發展與進步,所以教師的評價,必須客觀公正,富有激勵性,能夠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科學的評價機制,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要重視評價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學生,而是要采取多種評價形式、多個評價角度、多元化的評價標準,能夠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出激勵作用,提高全體小組合作效果。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要跟蹤各個小組學習情況、學習活動,綜合評估各個學習小組、個體成員的合作氛圍、主觀能動性等,為進一步優化合作做準備。
總之,合作學習是有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好、引導好、協調好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知識,促進學生語文多方面素養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