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琴
【摘? ? 要】學生社團是學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通過論述開展中學生社團活動的必要性,指出在以學生社團活動為載體,構建充滿愛的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愛心教育融入其中,樹立學生的活動主體地位,通過打造多元化的社團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并體驗愛,形成一定的信任感和責任感,提高其綜合素質。
【關鍵詞】學生社團? 愛心教育? 生態環境? 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6.007
在立德樹人和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學生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目標。當前的教育教學往往只關注學生的“智育”,即便學生在思想道德、愛國主義、集體榮譽感等方面表現得再優秀,只要考試成績不理想都會被定義為一個“差生”,這是不符合立德樹人教育宗旨的。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打造愛心教育環境,讓學生對家庭、老師和其他同學充滿愛心,懂得尊重和體貼別人可以形成較強的人文生態教育系統。中學社團活動是現代教育的一種創新方法,它不但是中學生個人素質提高和能力拓展的有效載體,而且已經成為一種“課程”成為校園文化的主力軍。本文結合開展學生社團活動的必要性,指出以學生社團活動為載體,構建充滿愛的人文生態環境的策略,希望對中學生管理提供幫助。
一、開展中學生社團活動的必要性
(一)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當前的社會更需要多元化尤其是參與社會實踐能力較強的人才,該類人才善于與他人合作,在工作中喜歡創新,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和生態倫理意識,能夠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在這種背景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中學不斷得到了拓展和應用,以學生為主體的社團活動也開始豐富起來,這對于培養綜合素質強的中學生幫助是很大的,滿足了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
(二)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需求
社團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組織。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已經很強,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之中,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可以讓他們的興趣愛好得到滿足,教師也能借助活動挖掘學生在其他方面的潛能,為素質教育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在社團活動中教師將愛心教育融入其中,會讓學生感覺到集體的溫暖,有助于通過活動增強學生的歸屬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另外,開展社團活動是中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現實需要,學生以社團活動為載體,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和成長,獲得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鍛煉出課堂內練就不了的技能。
(三)打造人文生態校園的需要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學校文化是廣大師生在特定的環境中創造的一種與社會、時代緊密相關,又具有學校特色的人文氛圍、學校精神和生活環境。中學校園打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可以給學校文化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促進學校文化多渠道、深層次和高質量發展。可以說,學生社團活動是現代教育的一種新模式,更是學校文化的一面旗幟。通過學生的社團活動,可以充分樹立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之間的精神溝通,在學業不斷拓展的同時,讓學生增進人際交往和為人處事能力,這將順應現代教育發展的規律,豐富了教育的多元化,為打造人文生態校園創造了條件。
二、以學生社團活動為載體,構建充滿愛的生態環境路徑
(一)開展團隊活動,加強集體的信任感和責任感
當前的中學生對于父母的依賴感很強,身上缺少對別人的信任感和責任感,與同伴的溝通交流較少。培養學生對別人的信任感和責任感是學校愛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特征開展團隊型的社團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社團組織的一系列活動中,進而打造人文生態環境。活動的目的主要為培養學生團結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難的團隊精神,關注學生的計劃、組織、協調能力;培養服從指揮、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增強隊員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這樣的社團活動類型是較多的,社團教師要合理組織,將活動效果充分發揮出來。
比如可以定期構造“信任背摔”類型社團活動,在綜合活動教室內搭設1.6米高的筆直平臺,每個社團成員按照順序從平臺上向后倒下,而其他隊員則伸出雙手保護他。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和他人相互信任,否則就會缺乏安全感。要獲得他人的信任,就要先做個值得他人信任的人。內心充滿猜疑的人,是難以獲得別人的信任的。這個社團活動能讓隊員在活動中建立及加強對伙伴的信任感及責任感。也可以定期開展“齊眉棍”類的活動,即全體分為兩隊,相向站立,共同用手指將一根棍子放到地上,手離開棍子即失敗,這是一個考察團隊是否同心協力的體驗。在所有學員手指上的同心桿將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一個看似簡單但卻最容易出現失誤的項目。此活動深刻揭示了學生之間協調配合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團隊型社團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當他們在活動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鼓勵他們通過向其他成員請教的方式解決,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愛,打造人文生態環境,構建良好的班集體。
(二)通過動手操作型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關心叫做信任,在學生的社團活動中,教師要本著“陪伴、堅持、傳遞、共成長”的理念,真誠的態度,以愛之名,給中學生,給需要的人帶去溫暖。動手操作型社團活動是提高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讓學生熟悉科學知識,增加眼界的方法之一。在該類型的活動中,教師要改變過去學生被動聽和學的狀態,樹立學生的活動主體地位,讓他們在思考、質疑和論證中去主動地訓練,滿足中學綜合活動的要求。
比如活動的主題可以是“我們身邊的塑料”,現在的孩子對外界事物缺乏認識,塑料作為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較多的材料,他們只知道其益處,不知道其害處。塑料發明雖然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是也帶來了對環境的污染。認識并了解塑料,不僅能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在活動中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搜集各種塑料制品,通過拍照或者歸納的方式將不同塑料分類,然后在活動現場讓學生指出這些材料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和害處,結合學過的科學知識思考可以用哪一種材料代替。社團成員進行交流,提出問題,教師將其一一寫在黑板上,分小組討論制訂方案。除了上述活動外,像“水火箭的制作與發射”“多姿多彩的剪紙藝術”等都是不錯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創設。在創設動手操作型的社團活動中,教師要結合中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興趣愛好,與學生一起確定每期的活動主題并對活動的組織流程進行設計,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強化人文意識。同時在活動中始終要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通過情境教學、合作探究以及翻轉課堂等形式,豐富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
(三)通過義工類活動,讓學生有一顆奉獻和友愛的心
學生社團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擴大求知領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華智慧的舞臺。我國正在打造和諧型社會,在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用愛心感染身邊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奉獻自己的力量。義工社團是很多中學特有的社團,讓學生參與到義工社團的活動中,會讓他們通過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養成奉獻的精神,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添磚加瓦。
比如義工社可以定期組織“衣舊暖心”活動,教師與學生一起走進社區,鼓勵市民將家中不用的舊衣服捐獻給貧困山區,為他們送去一份溫暖;也可以進行養老院義工活動,為老人們讀書讀報,陪老人下棋,在和老人聊天的過程中,同學們也會深刻地感受到他們渴望被關懷,渴望被在乎的心情。在各項義工活動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感恩,懂得了知足和奉獻,也學到了很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教育學家羅夫·瓦爾多·愛默森曾經說過:“我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其實也幫助了自己。”通過構建義工社團,學生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種下了愛心的種子,每個學生心中的那粒種子,都會在真情的灌溉下,慢慢地發芽,長成參天大樹,開出絢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在開展義工類活動的過程中,社團要以“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為宗旨,遵循“以誠待人、以信服人、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理念,嘗試帶領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大自然和社區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發展核心素養,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
三、結束語
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開展社團活動,有助于學生培養健康積極的興趣愛好,發揮自己的潛力,從而不斷成長。受到傳統社團理念的影響,當前很多社團活動類型少、學生參與力度不高,同時教師在活動中的愛心教育不足等都影響了活動的有效實施。因此,要以學生社團活動為載體,構建充滿愛的生態環境,教師一定要樹立學生的活動主體地位,通過營造豐富多彩的自學、互學以及展學活動,讓學生選擇不同類型的社團,強調學生之間的精神溝通,學業上的開拓,學生之間的交往和人際關系的處理,這樣就能順應教育發展的潮流,豐富教育的多元性。
參考文獻
[1]高慧.環保少年強則生態環境強——溜溜時光環保社會實踐社團環境教育紀實[J].中華環境,2019,65(11):68-69.
[2]朱延鵬.積極實施社團活動?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基于嘉峪關市酒鋼三中學生社團活動課程實踐的研究[J].甘肅教育,2020,41(9):22-23.
[3]張瑞娟.如何提升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社團活動層次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20,000(003):55-56.
[4]陳其沖.鄉村學校少年宮學生社團活動的有效組織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33(82):47-48.
[5]陶軍.學生社團活動中指導教師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