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睦 楊蘭
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全面成長以及發展備受關注。長期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出現了偏差行為,學生比較被動消極,很難實現活學活用,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停滯不前。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許多小學著眼于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現實條件,主動調整教育教學思路及方向。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入手,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對現代文化建設的分析以及研究來實現這一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有機結合。不斷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以及形式,確保學生能夠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健康狀態,主動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與研究
一、 引言
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學校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進教育改革以及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學校需要加大對兩大教育教學板塊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抓住新時代背景下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路徑、新要求以及新方向,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文化氛圍。從目前來看,有一部分學校對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了解比較淺顯,沒有把握住校園文化建設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區別以及差異,最終導致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學生也變得比較消極和被動。很少有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調整個人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這一點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成長以及學校教育教學體制改革。
二、 校園文化建設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校園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學校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著眼于目前的教育教學困境,以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為依據,積極打造書香校園,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注重情感教育、文化教育和情境教育之間的有機結合,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感知教育文化的基礎上主動學習知識,提升個人的技能,真正實現良性成長及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成績,分析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以及心理問題,指導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進而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及發展。由此可以看出,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有助于推進教學改革和學生的綜合成長,教師需要注重細節要素的分析以及挖掘,明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以及難點,找準校園文化建設的滲透點以及突破口。在不斷調整以及創新的基礎之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充分彰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育人價值以及優勢。
三、 校園文化建設背景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從目前來看,許多學校已經意識到了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以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主動調整工作思路以及教育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主動優化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行為習慣,充分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以及調整。但是,有一部分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不足,沒有采取現代化的育人手段,最終導致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與預期目標存在明顯的差距。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校園文化建設背景下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教師沒有結合不同的現代化教育元素,將人文知識融入其中,沒有積極建設人文校園。忽略了對校園標志、辦學特色、師生規模以及辦學理念的分析以及研究,最終導致后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失去了源頭,成為無源之本。其次,教師忽略了對書香型校園的有效建設,過于注重對簡單文化元素的組合以及分析。很少有教師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及水平,這一點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學生也變得非常的被動及消極。最后,教師忽略了信息校園的建設,對現代化教育教學資源的分析以及研究較少,沒有著眼于各類現代信息技術來指導學生鼓勵學生,學生變得比較被動及消極。很少有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同時產生更多的學習能動性,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及技巧,大部分學生疲于應對,缺乏學習興趣。
四、 校園文化建設背景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策略
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學校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抓住新時代背景下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重點以及難點,深入剖析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體變動。通過對新目標、新任務的分析以及研究來真正實現兩者之間的完美融合,學生也能夠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
(一)積極融入人文元素
人文元素的融入要求教師以情感教學和互動教學為依據,分析學生的文化課程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著眼于目前的教育教學困境,主動調整教育思路。其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最為關鍵,這一點也是人文元素的融入依據以及前提。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著眼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堅持了解學生的學情,分析學生所遇到的困惑以及障礙。積極打造求實創新以及團結的校風,關注對校級校規的制定,綜合考量校園標識、辦學特色和師生規范,著眼于目前的辦學要求,明確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樹立鮮明的學校形象。以此來更好地優化育人環境,確保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自由舒適民主的學習氛圍之中實現個人的全面成長及發展。另外不同學生的學習路徑有所區別,教師還需要注重針對性的引導,了解人文元素對學生的吸引力。這一點不僅能夠體現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還能夠確保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利用。
(二)積極打造書香型校園
書香型校園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標,能夠讓學生變得更加的主動和積極。學生一方面學習知識文化,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教師需要意識到環境對學生的重要影響和育人作用,關注對不同教育環境的優化配置以及研究。了解學生的文化生活以及學習情況,分析學生的閱讀需求,積極打造書香型校園,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利用課外時間自主閱讀不同的書籍。不斷擴大個人的信息來源渠道,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全面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人文素養。教師需要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做學生自主學習道路上的輔導者。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以及指引,保障學生變得更加的主動和積極。有的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過程之中比較被動,因此最終的課堂教學質量不夠理想,學生也難以實現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針對這一現實問題,教師需要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依據,選擇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讀本,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針對性的引導。在自主閱讀的同時不斷地提升個人的精神境界以及綜合修養,這一點能夠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