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
摘 要:歷史一直是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直接影響到了學生歷史觀的形成。如何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能力,讓學生逐漸喜歡上學習歷史,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也是相關教師一直考慮的問題。文章主要針對高中歷史教學出發,分析了現階段在高中歷史教學當中出現的問題,聯系情境教學和情感教學的關系,找出了如何以情境教學與情感教學為基礎對學生展開歷史教學。
關鍵詞:歷史;教學;情境教學;情感教育
一、 引言
在人們意識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和作用,也越來越關注起教育的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在人們眼中一直是簡單的、重復的、枯燥的背誦,很多人認為歷史僅憑背誦就可以達到相對應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并沒有得到相對應的提升,同時學生在不斷地枯燥的背誦過程當中也逐漸喪失了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因此,如何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點,對歷史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二、 大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育觀念
在過去我國教育秉承的是應試教育的觀點,從事教育的相關工作者以及學生和學生家長更加關注于學生成績的提升,無論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都會服務于考試。在這種情況下歷史也就逐漸變得枯燥乏味,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很多教師都會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斷地背誦,在背誦的過程當中強調細節處的精準,而高中生原本課業壓力就相對較大,需要背誦的內容也相對較多,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學生對于知識不理解更是加重了學生的記憶負擔,背誦效率也就相對較慢,而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也是在課堂上采取劃重點的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背誦更加重要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生動有趣的歷史學習也就變得枯燥乏味。
(二)學生和教師的進度頻率出現空白
在歷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往往執著于一種教學管理和教學手段,但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對于知識學習的能力也相對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如果僅憑一種方式傳遞歷史知識學生就很難適應教師的教學進度,尤其以高一學生最為明顯,因為高一的學生剛剛步入到高中的課堂,而高中課堂所學習的知識容量和質量都和初中課堂出現了很大的跨度,學生一時間難以適應這樣高密度的知識輸出,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也會出現問題,導致了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講教師的學生想自己的,教師與學生之間聯系和溝通的頻率越來越少,課堂效果不斷地降低,學生的歷史成績也難以得到相對應的提升。
三、 情感教育和情境教學之間的關系
(一)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教師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達到什么樣的情感目標,在現階段的教學模式當中倡導除了設立相對應的知識目標以外,還應該設立相對應的情感目標,通過情感目標的設立和完成,讓學生逐漸地喜歡上學習,對相對應的科目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知,慢慢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從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態度,為學生長遠學習提供情感基礎。
(二)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指設計相對應的情境,來營造情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動力,在情境教學中布置相對應的任務可以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氛圍,讓課堂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現階段在很多科目當中都融入了情境式教學,同時情境式的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隨著多媒體的應用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也讓情境是教學擁有了更多的可能。
(三)情境教學和情感教育的聯系
情境式教學是達到情感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情境式教學來加強情感目標的認知和理解,促進情感目標的達成,而情感目標又是情境式教學的最終目的通過情感目標的確立可以確定相對應的情境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讓情境式教學的開展更有章可循,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四、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將情境式教學和情感教育同步開展的策略
(一)模擬實際情境達到情感教育目標
在情境式教學中通過實際模擬來達到相對應的教學目的已經是一種屢見不鮮的教學手段,通過學生的實際扮演在課堂當中實際模擬,既提高了課堂氛圍,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認知和理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同時在實際模擬的過程當中也充滿著趣味性,學生通過模擬慢慢地喜歡上歷史課堂,進而對歷史的學習降低抵觸心理,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第一法寶,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才有持續不斷的動力。
教師可以在講述中國近代史的時候,讓學生分角色扮演相對應的人物,然后在課堂上模擬對話,通過實際的模擬學生既認識到了當時社會人們生活的現狀,同時也理解了當時主人公內心的想法,加強了對于主人公的認知,通過加強認識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例如,通過角色扮演學生了解到了當時的紅軍長征時面對的一些困難,同時也理解了紅軍的偉大,進而提高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明白了現今社會和諧穩定來之不易,這既加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榮譽感,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珍惜當下努力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動力,最后還加強了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在背誦的過程當中也更加輕松,為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幫助。
(二)積極引導,學會分析
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問題的理解和分析也達到了相對應的水平,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開展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對于本節課的歷史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下再給學生拋出問題,讓學生自行研究思考討論,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自己的分析和理解研究學生對于歷史知識有著更加深刻的認知,讓課堂質量和課堂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