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逐步普及,教學水平已經有較為明顯的提升。但當前的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環境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從農村整體社會大環境,到學校、班級以及家庭的環境,都沒有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創造一個優質的環境。基于此,教師應當及時了解優質英語學習環境的特點與類型,努力為小學生建構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促進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特點與類型;建構途徑
【作者簡介】包茍娃(1980.05-),男,漢族,甘肅通渭人,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文廟街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構建農村小學英語優質學習環境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568)的研究成果。
前言
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盡最大努力使學生從不同渠道,通過不同的教育教學形式來接觸和學習英語知識。因此,廣大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應為學生建構出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小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和運用價值,在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中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語感,這種方式將對小學生今后的英語能力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特點與類型
筆者根據多年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活動經驗可知,農村的小學生往往沒有較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帶動他們開展英語學習,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發展。基于此,在為農村小學生建構優質英語學習環境過程中,應準確把握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特點,使建構的優質環境能促進農村小學生的發展。其一,以班級為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主戰場。農村小學生接觸英語往往更多是在學校、在班級,由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因而做好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班級建構是重中之重。其二,家中也需要完善英語優質環境建構。就目前的農村小學生家長而言,家長不能在英語學習上給予小學生指導,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監督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安靜、舒適、適合英語學習的環境,助力其英語學習,從而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發展。同時在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過程上還應當注意將優質環境建構進行分類,優質環境建構可分為軟環境建構和硬環境建構。軟環境建構是指心理層面的素質建構,用文化環境逐步影響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激發其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而硬環境是指相關的設施以及社會環境,使之更能幫助小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在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要兼顧軟環境與硬環境的雙重建構,從而助力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發展。
二、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途徑
1.學校加大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師資傾斜力度。在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建構中,首先應從學校大環境著手,學校應當加大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師資傾斜力度,第一步在資金上給予更多的寬松政策,使英語學習環境得到更多的優化,比如在學校內部設置一些提示語時采用中英文雙語標注,讓小學生在身邊不斷接觸到雙語表達;第二步,學校加大對于教師的培訓力度,讓教師為小學生營造出濃厚的英語校園氛圍,比如啟動學校英語廣播站,為農村小學生定時播放一些英語小故事、英語歌曲等等,提升農村小學生的英語語感,讓小學生不知不覺間被帶入英語學習環境中,并從中不斷汲取英語知識營養。學校加大師資投入,為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實現農村小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不斷提升。
2.教師引導學生創建自己的英語天地,為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建構奠定基礎。就目前的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來說,由于教育教學資源的相對匱乏,小學生所接觸的英語知識大部分是英語教材內容,小學生沒有機會接觸更多的英語報刊、英語課外讀物等,這樣的教學情況若得不到改善,將不能滿足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發展需求。在學校加大投入力度后,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更多的英語課外教材,為農村小學生延伸英語教學內容,滿足他們日益高漲的英語閱讀需求。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在班級內部創建自己的英語天地,其中涵蓋各類英語圖書,小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英語課外讀物帶來充實英語天地;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將英語天地和網絡英語資源相鏈接,讓小學生獲取更前沿的英語資訊;最后,為提升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以創辦英語手抄報的形式豐富英語天地。小學生自己查閱內容,自己排版,將自己的英語手抄報展示于英語天地,讓它為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建構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使小學生擁有屬于自己的學習英語的一片天地。
3.在班級內部建立英語交流平臺,提供優質英語學習氛圍。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靈活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努力創設一個可以使小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均得到訓練的環境,營造一個優質英語學習氛圍。布魯姆曾經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動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由此可知環境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建立英語交流平臺,教師和小學生均參與其中,采用小學生帶動小學生的方法,教師作為教學引導者幫助小學生把握整體英語交流大方向,并從旁協助,鼓勵小學生在交流平臺上大膽發言,促進教師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帶動小學生與小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通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合作,激發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將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
4.教師開展英語實踐學習活動,豐富學生在優質環境的學習內容。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建構也應當積極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明確小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在此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教學實踐活動。首先,教師可以組織農村小學生進行英語朗誦活動,指導小學生正確發音,掌握朗讀技巧,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語感。其次,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一定的英語比賽,比賽的活動內容由教師和小學生共同設計規劃,比如英文書寫大賽、英文歌曲演唱、英文演講等活動,讓小學生利用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將英語知識掌握得更為扎實,提升小學生聽英語、辯英語、建立英語語感的能力。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讓農村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了全新的認識,使小學生放松身心,積極投身于英語學習中,快樂學習英語。這種做法是建構對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硬環境,從外部力量助力小學生英語學習。
5.創設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在優質環境中開展學習活動。在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建構過程中,不僅需要硬環境的建構,也需要軟環境的建構,為農村小學生創設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便是建構英語學習優質環境中軟環境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中,教師引導小學生開展英語學習活動。第一,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多說英語,讓小學生多聽英語。可能剛開始采用這種方式時,小學生會產生一定的不適感,不明白教師所講的內容到底是什么,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表情、情緒以及一些肢體動作等輔助小學生理解教師所傳遞的英語內容。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學生能夠漸漸熟悉這種教學方式,即使沒有教師的其他教學輔助,也可以明白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使小學生從一般英語教學向全英語教學過渡。第二,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向農村小學生講解西方英語國家的習俗、文化以及風土人情等,開拓農村小學生的英語認知視野,使小學生了解更多國家的文化,助力于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吸收,建立小學生的英語思維,增加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教師創設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從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軟環境建構入手,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能力水平,豐富小學生在優質軟環境中的學習活動。
6.教師與家長充分溝通,共同建構家庭英語優質學習環境。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的主戰場雖然是學校、是班級,但家庭環境對小學生英語學習優質環境建構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在以往的小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雖然學校一直努力為小學生建構英語學習優質環境,但沒有和學生家長進行充分溝通,使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出現脫節,極大影響了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與家長充分溝通,使學校與家庭為建構英語學習優質環境而共同努力。首先,教師可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英語學習趣事,在分享的過程中鍛煉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其次,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在周末帶孩子逛一逛書店,找到更多的英文讀物,充實孩子的英語學習空間;最后,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因小學生的英語發音不標準而笑話孩子,挫傷其的英語學習自信心,應從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入手,讓孩子的英語學習不受任何時間、地點的限制,促進其在優質環境中學習英語,從而實現農村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都是應努力為小學生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使小學生快樂學習。基于此,農村學校為使小學生有更優質的學習環境,應當加大師資投入,創建英語交流平臺,不斷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生氛圍,充分調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同時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多層次、多角度為英語學習優質環境的建構付出努力,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彩霞.用多種方法創設農村小學的英語學習環境[J].校園英語, 2019(22):179.
[2]季梅.話議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環境的創設[J].新課程導學, 2013(36):71.
[3]魏彩萍.淺談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環境的建構[J].校園英語,2012 (11):13-14.
[4]蔣新群.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環境的創設[J].上海教育,1996(2):54.
[5]阮建秀.為農村小學創設英語學習環境[J].上海教育(小學版),199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