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玉

【關鍵詞】散結鎮痛膠囊;阿奇霉素;慢性盆腔炎:臨床效果
慢性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是在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組織、及盆腔腹膜發生的慢性炎癥反應,主要臨床表現為下腹脹痛、墜脹感以及腰骶部酸痛,常見于性生活較為活躍的育齡期女性。針對慢性盆腔炎的治療多以抗菌藥物治療為主,阿奇霉素片具有較好的抗菌效果,可有效殺死病菌。但由于盆腔炎的發病部位存在廣泛的瘢痕粘連,抗菌藥物無法進入,導致其治療效果并不顯著。而中醫學上的散結鎮痛膠囊是行氣止痛、溫補氣血、清熱利濕之良藥,常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中,還能發揮抗菌藥物的治療效果。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散結鎮痛膠囊聯合阿奇霉素在慢性盆腔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現將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慢性盆腔炎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對照組33例和研究組33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32.02±2.25)歲,平均病程(1.62±0.66)年;研究組患者平均年齡(32.35±2.16)歲,平均病程(1.45±0.77)年。上述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年齡18~60歲;②所有患者均符合關于慢性盆腔炎的相關診斷標準;③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本次研究已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3方法兩組患者在住院后,均被給予合理的膳食搭配補充營養,并在心理、運動、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給予綜合性護理措施。在藥物用藥方面,均給予兩組患者阿奇霉素片進行口服,連續服用七天。而研究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以服用散結鎮痛膠囊,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一粒,連續服用七天。
1.4觀察指標比對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臨床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水平。①臨床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其中,顯效體現為患者的腰骶部酸痛、白帶異常、下腹疼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B超檢查不見積液、囊腫;有效體現為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B超檢查積液減少75%左右,囊腫減小50%左右;無效則體現為患者的臨床癥狀、B超檢查結果毫無變化,甚至會有所加重現象。②觀察患者是否發生單一用藥的不良反應,即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皮疹等藥品不良反應的情況。
1.5統計學分析數據通過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情況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情況研究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1例、皮疹1例,其他無明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6%;對照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2例、皮疹3例、頭暈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24%,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的常見病及多發病之一,發病率達30%。發病原因多和年齡、性活動、感染和不良的衛生習慣等因素有關。中醫能夠根據慢性盆腔炎的病因進行針對性的調理醫治,主要提倡化瘀通經、祛除濕熱毒邪,結合常規西醫療法,在臨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阿奇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對微生物導致的各類炎癥發揮抗菌作用。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了散結鎮痛膠囊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中發揮了活血化瘀、清熱散結的作用,同時能夠達到鎮痛的效果;此外,再使其與西藥相結合,發揮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提高藥品療效。
綜上所述,通過散結鎮痛膠囊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慢性盆腔炎,能有效的減輕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減少患者在治療后不良反應,有效調節患者身體各項機能,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在臨床中值得推廣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