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錄容 何先元,* 張義兵 程 鵬 李昕燃
(1.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重慶 401331;2.重慶醫科大學實驗管理中心 重慶 401331;3.中醫藥防治代謝性疾病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重慶 400016)
中藥藥理學是聯系中醫藥與西醫藥的橋梁學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試圖用現代科學技術儀器設備解釋中醫藥基本理論的科學性,以及掌握中藥藥理學研究技術方法,對于現在技術條件下不能說明的理論,或存疑或探索設計更新的方法來說明,還要通過研究工作,用現代人能夠理解的語言方式詮釋中醫藥理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中醫學專業學生要用中藥藥理學理論知識指導將來臨床實踐,本校中醫學專業學生對與中藥藥理學相關的中醫藥和現代醫學的學科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已經學習過的課程有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等有關中醫基礎、中藥基礎和現代醫藥學的課程,這些知識足以讓中醫學專業學生學好中藥藥理學課程知識。本校中醫專業學生選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藥藥理學》[1]。本文選擇2016級和2017級中醫專業兩年的中藥藥理學課程考試試卷比較分析[2][3],探討如何提高試卷質量[4][5][6]、改進教學方法、改革課程考試,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7][8][9][10]。
資料來源于2018-2019學年度和2019-2020學年度本教研室教師所負責的2016級中醫學專業本科《中藥藥理學》期末課程結課考試試卷99份,2017級中醫學專業本科《中藥藥理學》期末課程結課考試試卷129份,共228份。
依據我校中醫學人才培養方案和本課程教學大綱基本要求,試題既要做到覆蓋所選用教材各章節內容,又要有重點知識側重考試,試題題型參考本專業歷年考試試卷,按照我校考試命題原則及標準。從了解、熟悉、掌握和綜合應用4個教學目標層次確定試題分值總體原則:分別占5%、15%、65%、15%。該試卷試題包括客觀題:A型題(單選題)、B型題(配伍選擇題)、C型題(綜合分析選擇題)、X型題(多選題);主觀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非標題(教材無標準答案的分析綜合運用,2016級和2017級試題類型和分值稍有不同,見表1)。考試時間均為120分鐘。

表1 2016級和2017級中醫學《中藥藥理學》課程結課考試試題題型及分值
試卷的評閱根據提前制定的閱卷標準和標準答案,按照一個閱卷人負責幾個試題類型的方式流水閱卷,客觀題按標準答案給分,主觀題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統一評閱,便于給分一致性,針對非標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分析運用,評分前確定達到考試預想要求的該小題即給滿分,最后交叉審閱一遍試卷。
選取兩個年級中醫專業全部選課學生228份試卷,將每個人的總成績和每個小題答案或得分情況輸入特定格式的Excel 2003表格,運用重慶醫科大學自主開發試卷分析軟件進行分析,以試題信度、難度和區分度等作為評價試卷質量和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主要指標。
試卷滿分為100分,2016級平均成績為87.9±3.6分,最低分78.0分,最高分95.0分,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17分,本次考試成績主要分布于85≤X<90分,占45.45%,中位數位于81分。2017級平均成績為80.06±4.6分,最低分61.0分,最高分88.0分,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27分,本次考試成績主要分布于80≤X<85分,占48.06%,中位數位于81分。各分數段頻數分布圖比較見表2。

表2 2016級和2017級中醫學《中藥藥理學》課程結課考試試題卷面成績各分數段頻數分布
試卷是教師依據教學大綱通過一定類型和一定數量的試題考查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程度的計量工具,試卷分數直觀體現學生對課程知識掌握程度,也反映出本課程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因此,試卷質量分析最能清楚反映教學方法運用的效果、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等基本內容,試卷質量主要考查指標為試題難度、區分度和信度,2016級和2017級試卷難度相近,僅有5%相同試題,作為考試一門課程的學習情況,難度不大、區分度不佳,信度不理想,也由于總題量減少,分值改變,如單選題由30題30分變成2017級20題20分,簡答題由每小題6分變為2017級5分,非標題的增加,使得2017級試卷質量有所提高,見表3。同時也說明,學生對本課程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好,本來經過高考選拔性考試,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相差不大,同一教材、同一教師授課、相同環境學習,所以課程結業考試不像選拔性考試那樣會出現極大差別,結業考試成績區分度不大也是合理的。由于本測驗屬目標性檢測,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基本知識的掌握,對區分度要求不是太高,故并不影響本試卷的可靠性。

表3 2016級和2017級中醫學《中藥藥理學》課程結課考試試卷質量比較
難度是衡量試題與試卷難易程度的指標。根據重慶醫科大學定量試卷分析系統的標準,當P<0.3時,試題太難,沒有難題;當0.3≤P≤0.8時,試題難度合適;當P>0.8時,試題太易。從表4可以看出,2016級太易題有61小題,占題量87.14%,2017級太易題有42小題,占題量66.67%,減少了20.47%。2016級難題有4小題,占題量5.71%,2017級難題有14小題,占題量22.22%,增加了16.51%。從兩個年級考試結果來看,2017級試題難度總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B型題還是保持比較容易,該類型試題考試內容或者答案順序等都值得思考。

表4 2016級和2017級中醫學《中藥藥理學》課程結課考試試題難度比較
區分度是指試題或試卷對考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根據重慶醫科大學教務信息管理系統試卷分析的結果,當D≥0.30,試題區分良好;當0.20≤D<0.30時,試題區分適中;當D<0.20,試題區分差。從表5結果來看,2016級區分度差試題有63小題,占題量90.0%,2017級區分度差試題有49小題,占題量77.78%;非標題就有2小題區分度良好,占題量3.17%,占分值10%,由此可見,非標準答案試題即綜合分析運用試題,比較能區分學生對教材知識掌握和應用的情況,這類試題作為課程結業考試值得推廣。兩年的試題區分度較差的都大于77%,說明試題涵蓋的基礎知識多數學生掌握得不錯,作為課程結課評價而不是選拔性考試,這個結果是在預想范圍內的,說明教師按照教學大綱所傳授的知識點也嚴格要求學生掌握了。

表5 2016級和2017級中醫學《中藥藥理學》課程結課考試試題區分度比較
2016級和2017級中醫學《中藥藥理學》課程結業試卷題型共同點:有A型題、B型題、C型題、X型題、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六大題型,前4種題型每小題1分,分值小,完全覆蓋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全部知識點,后2種題型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主要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重點內容,全卷通過客觀題和主觀題考查學生對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根據2016級試卷分析結果,2017級增加3小題的非標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處理教材中難以準確找到答案的能力。非標題型既達到課程結課命題基本要求,又能合理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教師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2016級成績分布主要分數段是在85≤X<90,有45人,占45.45%,低分段人數比較少,2017級成績分布主要分數段是在80≤X<85,有62人,占48.06%,高分數段人數也比較少;兩個年級成績基本上都呈偏正態分布,符合課程結業考試成績分布結果。同時也說明題型改變,更加容易區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套高質量試題的重要方面是合理的難度分配,一般來說試題難、中、易比例最好達到比例分別為20%,60%,20%。作為考查2016級和2017級中醫專業學生的試題,均屬于難度偏小的容易試題,2016級試題難、中、易比例分別為5.71%、7.14%、87.14%;2017級試題難、中、易比例分別為22.22%、11.11%、66.67%,太容易試題都占比過大,難度適中試題占比過小,盡管2017級試題難度有所提高,但是幅度不大,想要達到既考核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又能檢驗教師教學效果,試題的難度和區分度是一個重要指標,對以后出題組卷有指導意義。
比較A型題兩年的試題,2017級分值比2016級少了10小題10分,難度有提高;B型題兩年基本一樣太易;C型題試題內容改變,難度也有所提高;X型題2017級區分度基本達到考試要求;名詞解釋試題數分值一樣,考試效果基本一樣;兩年的試題簡答題分值,由2016級每小題6分改變成2017級每小題5分,考核區分度有所提高;2017級增加的非標題,提高了難度和區分度,也極大避免了學生猜題押題。如何設計可以激發學生對中藥藥理學的自主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對課程研討的動力等方面的試題,提高命題和結果考試的質量,值得進一步思考。
課程結課考試能夠考查學生通過對本課程知識的學習所獲得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能夠檢驗課程教學方法的效果,還能為今后的教學方法改革提供理論依據。通過對兩年考試試卷、考試成績的比較分析,對今后教學改革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客觀試題,分值小,覆蓋教學大綱要求的全教材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技能關鍵點等,主觀試題分值也不宜過大,主要考試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綜合運用。
隨著教學技術的改進,我們開展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互聯網+的方式,線上開展對單味藥物、配伍、常用方以及常用中成藥藥理作用探究式教學,對中藥藥性理論開展討論式教學,對藥效學部分開展課題參與式教學,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使中藥藥理學發揮中西醫藥交融結合,理論與臨床的橋梁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興趣,為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解釋傳統中醫藥理論,獻身中醫藥事業和促進中醫藥走向世界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