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你認知的正常時間里,突然多出來1秒鐘,你會用來做什么?
2012年7月1日,全球增加1秒,出現7:59:60。
為什么要增加1秒?這1秒從何而來?我國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表示,為了確定時間,世界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基于地球自轉得出的“世界時”和基于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由于地球自轉不“循規蹈矩”,其自轉速度也不均勻,它的1秒長度發生變化;而“原子時”的1秒不受地球自轉的影響,一直保持自己的精確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時間系統之間就會出現差異。
為了填補這個差異,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方案,即“協調世界時”,其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盡量接近于世界時。1972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當“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時刻相差超過0.9秒時,就在協調世界時上加上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盡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目前還未出現負閏秒)
閏秒一般安排在年中或年末的最后時刻,即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鐘。從1972年到2012年的43年間,已經有26次閏秒。
最近一次是在2012年6月。2012年確定在6月30日23:59:59后面增加一秒,記為23:59:60,然后才是第二天的00:00:00。相對于北京時間,也就是7月1日7:59:59后面增加一秒,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然后才是8:00:00。
這多出來的1秒,對于普通人來說或許眨眼就過去了,并不會產生什么影響,但對于需要使用精密時間的部門如航天航空、地震勘探、電力、通信等部門來說,1秒的差距能引起一系列影響。如電網故障的維修,如果出現1秒的誤差,有可能會讓整張電網停電或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