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宇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新課改下的中學物理核心素養主要是形成物理基本觀念、掌握科學探究方法、形成良好科學思維、培養正確科學態度。而玩具在中學物理中的應用,旨在輔助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展開探究。因此,文章以北師大版初中物理教學為例,就如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創新性地應用玩具展開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學物理;玩具;應用
一、 引言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采用的玩具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與趣味性,對于輔助中學物理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代很多玩具中采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識原理,教師只有不斷創新,將其用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之中,不僅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創新性應用的思路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中學物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以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秉承生本原則,切實借助各種教學輔助工具。而利用玩具進行輔助教學就是日常教學的主要方式,為實現對其的創新性應用,應對其思路進行明確。首先,教師要意識到目前學生學情的變化,新課改下的新時代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必須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發展,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玩具作為科學教具,將其與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其次,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而采用游戲進行輔助教學,使得整個物理教學活動才能變得更具有趣味性,使得學生好奇心得到激發的同時,學生的求知欲得到強化,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探索有關物理知識與科學規律,從科學的角度來審視問題,不斷開發學生的物理思維;最后,借助玩具的趣味性,開展趣味物理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得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更好地在實踐中培養、應用和發展。
三、 創新性應用的前提
在明確思路的同時,還要秉承一定的前提,尤其是玩具的選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這樣才能在思路的引導下實現核心素養的培育。這是因為玩具的類型較多,科學性、娛樂性兼具為一體的玩具較多,但是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尤其是要結合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導向進行針對性的選擇。
第一,具有較強的探究性。在初中物理教學時,經常需要設置前置性問題而引發學生的思考,為強化學生對物理問題的探究,教師需要將所設置的前置性問題和探究性問題與玩具結合起來。但是不是直接給學生展示玩具,而是要從玩具中感受其所包含的物理知識。秉承探究性的原則,事先做好探究性問題的設置,學生就能更好地在問題的驅動下,以玩具為載體,探究玩具中蘊含的物理知識,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興趣,集中學生的經歷,在玩具的引導下探究、發現和獲取物理知識。
第二,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因為目前所有的玩具并非為開展物理教學而設計,所以與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勢必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教師需要在利用玩具來輔助教學時,秉承創新性的原則,做好玩具的加工和改良,實現對玩具的創新性應用。使得玩具與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必要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對玩具進行改進,甚至自制玩具的方式,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的發揮,并非是在一有空就抱著手機玩游戲,使得學生在課后應用所學的知識來增加生活的樂趣。
四、 創新性應用的對策
(一)以創新的思維應用玩具,彰顯新課導入和激趣的創新性
良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達到激趣的目的,促進玩具的創新性應用,教師需要在新課導入環節加強玩具的應用,并以創新的思維加強玩具的應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很多物理知識的理論性較強,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時有著較高的難度。所以學生的激趣需要從導入環節入手,采用玩具來導入新課時,由于玩具的趣味性較強,尤其是一些具有AI功能的高端玩具,不僅有著美麗的外觀,而且有著較強的趣味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忽視,并確保所選玩具與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相符,結合玩具特點,對課堂導入方案進行優化設計,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設置探究性問題,也可以設置實踐性任務,再通過演示玩具的運行過程,或者直接是學生來玩,使得學生實踐探究能力在“玩”的過程中得到鍛煉。例如在教學《磁場》的內容時,因為學生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已經對磁現場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對磁鐵所具有的吸鐵性、指向性有了一個基本認識,初步感知磁極間的互相作用,而本節的核心就是如何提出磁場的概念來幫助學生建立磁感線模型,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采用拿一個魔術小車,小車在水平面上,屬于一個沒有動力的玩具小車,當教師的手靠近小車時,發現小車能自動往前或往后運行,引導學生思考是什么樣的魔力在驅動小車來運行?經過學生猜想之后,再揭曉謎底,原來小車暗處設置了磁鐵,而教師手里有一塊磁鐵,由于受到磁力作用,而使得小車可以移動,再引導學生思考:兩塊磁鐵并沒有接觸,思考是什么樣的力來產生作用。并帶著這一問題來引入新課。而當條件允許時,還可以給學生展示磁懸浮玩具,具體詳見圖1所示,當學生仔細發現后,列車懸浮在軌道上,進而引入磁懸浮列車的概念,再引導學生聯想自己生活中是否乘坐過磁懸浮列車,說一說磁懸浮列車的特點,并思考為什么列車可以懸浮在軌道上?這樣就能將所學的知識導入。
(二)以創新的方式應用玩具,彰顯課堂滲透和認知的創新性
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課堂是滲透知識和強化學生認知的重要保障,為確保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應在物理課堂中切實注重玩具的應用,切實提升其創新性,使得學生可以通過課堂來提升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強化學生在物理知識方面的認知和理解。而這就需要在玩具應用方式上進行創新,以更好地滲透物理知識,強化學生的認知,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