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玲玉 馬笑天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梳理思維框架的工具,為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借力。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記錄重要的信息以及各個信息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樣一張簡單的圖能夠呈現出整體知識框架的樣貌。信息技術學科本身就有極強的邏輯性,在學習過程當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更加直觀形象地讓學生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在疫情期間,需要通過網絡授課的形式幫助學生繼續學習,而在這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彌補,無法在課堂中進行交流的缺憾,構建起自己的思維模型。文章中,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來談一談思維導圖,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當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信息技術;初中教學
一、 引言
思維導圖是一種利用圖像進行思考和表達思維整理以及模擬思維網絡系統的工具,在學習過程當中,對于抽象思維和邏輯能力不太強的學生來說,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理清知識之間的脈絡。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當中,可以利用顏色,線條,符號,各種圖形等方式標記重點內容,并且構建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只要自己能夠看懂,就可以通過自己習慣的方式構建起整個思維導圖。在疫情期間,只能夠通過網絡直播課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這過程中缺少了很多課堂中師生的互動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這時在直播課中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彌補很多網絡直播不能夠完成的教學動作。這也使筆者對思維導圖的利用進一步加深。
二、 思維導圖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疫情期間,通過網絡直播課,不僅是教師需要做思維導圖,還會引導學生一起來制作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在這過程當中要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整合能力。學生想要做好思維導圖的一個前提,就是必須弄清楚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實際上是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把自己的思想轉化成圖形,需要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組織搭建思考框架,整體上來說要走過一個整理資料,整合知識,形成板塊,在已有知識中嵌入新知識,在長時記憶中固定學習內容,并且最后修訂完善的過程。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成果來判斷不同時期所畫的思維導圖中是否存在缺憾,在今后的學習當中,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新理解來改變其中的細節。可以看到整個過程,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不再拘泥于課本中的某些概念,或者陷入某一個死胡同,走不出來。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擁有了大局觀,對于知識有了宏觀上的判斷。更可貴的是在思維導圖當中能夠體現出學生瞬間迸發出的思維火花,有些時候學生自己并沒有注意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只是在聽到新知識的講解時,突然對于某些知識有了一些想法,這時可以將自己的想法簡短地寫在思維導圖當中,在之后的復習和整理過程中,能夠通過整體知識的進一步消化理解對自己的這部分突發奇想進行歸類。也正是因為這樣思維導圖才能夠更好地體現出學生個人的特征。
同時在另一方面,學生制作思維導圖也可以看作是一種信息技術的素養得到提升的過程。在疫情期間,通過網絡授課,讓學生制作思維導圖,都要通過mind map、x mind或者mind manager等可視化軟件來完成。這些軟件是思維導圖的專用程序,在軟件當中可以通過節點形狀來設置各個層級之間的關系,同時還可以在各個節點之間增加線條來表示不同層級之間的聯系。這種軟件的應用邏輯,其實和信息技術課程中一些軟件的邏輯是相通的,如果學生能夠把這些軟件使用好,那么在之后對于信息技術中的其他軟件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一般來說會在思維導圖畫好之后,讓學生將其保存為bmp或者Jpg格式,之后也可以利用Word,Excel或PPT等軟件來打開,這樣一來學生不同軟件之間的相互轉換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思維導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多方面的提高,這除了在上文中提到過的關于知識的構建以外,還能夠幫助學生很大程度上提高記憶力。
事實上,思維導圖這種工具的產生,最初也是教育心理學大師東尼巴贊在研究兒童記憶力的相關問題時開發出來的,人類的認知方式當中,最主要的是視覺的傳達。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圖片的記憶程度遠遠大于文字,因此將思維轉換成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內容變成圖片,這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框架的記憶效率。事實上,在學生使用了思維導圖以后,也紛紛表示通過這種工具的利用自己在對其他學科的知識點總結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之后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嘗試讓學生在預習時先自己去構建思維導圖,這也能夠加快學生的預習效率,同時讓學生對于新知識有更好的接受程度。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思維導圖,這種工具除了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外,還讓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了自信心,每一個學生都能構建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模型,因此這種學習就會變得更有成就感,很多在過去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在學習過程當中能夠受到更多的激勵。
三、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教學的策略
(一)從宏觀上引導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架構
在疫情期間,利用思維導圖,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在初三階段,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所有教學內容,在這時進行復習就需要有一個宏觀的視角。初中整體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分散的,直到初三階段才基本有了比較集中的操作學習內容。因此在復習課開始之前,應該先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來構建起自己印象當中,在初中階段學習過的信息技術的全部內容,并且通過思維導圖來表現出這些知識點,在自己印象當中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
雖然學生都成長于信息技術普及的年代,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只是對一些網絡終端進行操作,對于計算機組成的硬件知識了解得還是不夠全面,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先讓學生對于計算機的組成這個大的題目進行構建。在計算機的組成,這個大的題目之下,就會有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的分別。在軟件方面,學生已經了解有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種。在硬件方面要讓學生仔細地回想究竟有哪些主要的組成部分,比如說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在這一級的標題之下,還有哪些可以細分出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