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 於世成
摘 要:隨著全人類共同抗擊疫情的進展,郵輪復航成為郵輪港口城市和郵輪公司的重要議題。然而近觀2020年7月、8月兩起郵輪復航過程中疫情爆發案例,可見在旅客登船前、郵輪航行過程中以及郵輪返航回母港的流程化運營過程中是郵輪復航出現疫情的主要風險點,主要存在郵輪疫情防控標準不統一、郵輪旅客信息掌握程度較低、郵輪航行期間疫情防控體系不完善、疫情期間郵輪可能被拒停靠風險較大等風險。通過案例分析,提示政府層面建立健全母港郵輪疫情防控體系、郵輪公司應強化郵輪航行期間疫情防控管理、港口及郵輪公司加強對郵輪旅客信息的管理、進一步強化郵輪公司與母港屬地政府聯動等,從而降低郵輪復航風險。
關鍵詞:疫情郵輪;郵輪復航;疫情防控
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的過程中,郵輪的港口維護費用以及停泊維護費用成為各大郵輪公司的一項重要開支,每月將達數千萬美元,國際郵輪復航成為各大郵輪公司的迫切議題。針對復航計劃,各大郵輪公司公布疫情防范方案,旅客和船員登船前填寫健康調查表,船醫以及服務人員對登船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對旅客隨身攜帶行李進行消毒處理,向旅客隨時提供個人衛生消毒用品,改造郵輪房間中央空調系統為單個房間單獨空氣循環系統,實現郵輪疫情防范智能化、無人化管理模式。然而在此準備下,郵輪復航過程中疫情仍有發生。
一、郵輪復航面臨的各類風險
(一)各大郵輪公司疫情防控標準不統一
郵輪疫情防范準備工作缺乏統一化標準化流程,郵輪疫情防范醫學標準不統一,各大郵輪公司紛紛基于自己郵輪的商業特色公布各自的疫情處置方案。皇家加勒比郵輪與諾唯真郵輪合作,宣布共同成立高級別專家組,指導和提升郵輪健康標準。地中海郵輪組建“藍絲帶”專家組,為健康安全規程的制定和規劃提供指導。云頂集團推出了新冠肺炎疫情郵輪防控細則,“探索夢號”與挪威勞氏(DNV-GL)船級社合作,成為全球第一艘獲海洋工業感染預防(CIP-M)認證的郵輪。歌詩達郵輪宣布獲得了意大利船級社(RINA)頒發的“生物安全證書”,成為首家獲得該認證的郵輪公司。龐洛郵輪推出“安心悅郵”防疫措施和“無憂預定”政策,增加值船時的凈化和消毒措施,升級登船安檢。此外,歐洲海事安全局(EMSA)和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聯合編寫了《新冠疫情下歐盟逐步和安全恢復郵輪運營指南》,并由國際海事組織(IMO)于2020年8月發布。
郵輪疫情應急處置由于統一標準缺失,不同船舶船上醫療設施配備參差不齊,后疫情時代非常態的檢測設備以及應急處置設備成為郵輪公司一項重大開支,形成郵輪復航的重要成本支出。船上疫情應急處置的物資配備對于郵輪公司而言,屬于高額的額外成本支出,每家郵輪公司由于自身經營條件的影響,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船醫在有效應對航行過程中出現的疫情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郵輪船醫的準入門檻以及配置標準依然缺失。若郵輪公司對疫情防范的標準不統一,郵輪公司有可能會面臨安全保障義務集體訴訟的風險。“鉆石號”郵輪旅客已經在美國法院提起訴訟,后續可能引發郵輪旅游集體訴訟爭端。
(二)郵輪公司對郵輪旅客信息掌握程度較低
國際郵輪旅客具有來源廣泛、跨區域高度流動性的顯著特點,旅客個人疫情相關信息的真實有效透明成為旅客登船前風險防控的關鍵節點。雖然旅客登船之前出示有關疫情防控所需要的信息,如填寫健康調查問卷,接受體溫檢測以及各種健康檢測。然而由于旅客信息屬于個人隱私信息,導致在旅客具體信息申報的時候產生不同程度的非透明化,郵輪公司與郵輪港口國之間的旅客信息數據不能共享。尤其是國際郵輪針對不同國家的旅客,在港口上船前郵輪公司只能對旅客進行基本的生物信息檢測,郵輪啟航前的信息篩選只是孤立的登船前形式篩查,上船前旅客是否經歷過疫情地區或是和哪些疫情人員有過接觸,在旅客個人隱私權的彰顯下,有關旅客信息的共享存在背對背的風險,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聯動機制。在國際航空旅客運輸過程中出現偽造核酸檢測證明的案例,在郵輪旅客信息并未形成旅客信息鏈式系統,使得形式審查存在漏洞。
(三)郵輪公司在郵輪航行期間疫情防控體系不完善
雖然現有郵輪復航基本能做到隔離間的設置、通風系統的完善以及船上隔離室的設立,在疫情傳播方面形成有效的防火墻。在郵輪公海航行的過程中發生疫情,會面臨應急預案啟動難與后續執行難的問題。雖然現有郵輪的醫療中心配備問診室、負壓病房、手術室、ICU及醫學實驗室等相應設備,并且船上專業醫護人員可通過計算機遠程協助、系統連線岸上醫療衛生機構及向專家尋求緊急救助。現有的每艘郵輪已預留10%的艙房作為隔離艙用于應急,隔離艙房之間空調通風不交叉,并且將郵輪按照感染區域實行紅、黃、綠三個區域分別管理措施,減少傳染風險,然而在船上接觸空間真正出現疫情情況,技術區分接觸者、感染者存在一定難度,準確度難以保障,甚至有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所以有效措施在于做到海上迅速有效的隔離,實現海上及時救助。所以,針對“鉆石公主號”事件,鐘南山教授認為,“當時的辦法是不許下船,越隔離人越多,辦法比較失敗,船是密閉系統,特別容易促進傳染”。
(四)疫情期間郵輪可能被拒停靠風險較大
由于被懷疑郵輪上存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2020年2月2日至2月11日,荷美郵輪“威士特丹號”郵輪先后被菲律賓、中國臺灣、日本、韓國、關島、泰國拒絕靠港,2020年2月13日停靠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2020年2月23日,MSC地中海郵輪“傳奇號”從美國邁阿密啟航,計劃開展15天“邁阿密-牙買加-開曼群島-墨西哥-巴哈馬-伯利茲-洪都拉斯-邁阿密”的航程,然而中途牙買加、開曼群島、墨西哥等拒絕該郵輪靠泊申請。2020年2月26日,歌詩達郵輪“Costa Favolosa”號在停靠維爾京群島時被拒絕進入,原因是船上有來自意大利的旅客,且有旅客出現了季節性流感癥狀。2020年2月27日,經與墨西哥當局緊急磋商后,墨西哥決定允許該郵輪停靠,后確認船上健康狀況良好,沒有疫情。2020年3月2日,英國維珍首艘郵輪“緋紅女巫”號將在紐約經停,但由于紐約方面對新冠病毒的擔憂,該郵輪被拒絕停靠。英國《衛報》2020年3月3日報道稱,載有2000名乘客的“太陽公主號”郵輪上周日停靠在印度洋上的留尼旺島時,島上民眾擔心旅客攜帶新冠病毒一度拒絕乘客登陸,甚至向安保人員丟石塊和瓶子。
二、對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建立健全母港郵輪疫情防控體系
需要從國家、屬地政府等層面建立郵輪疫情防控體系。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交通運輸部、外交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國家移民管理局、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發布《關于精準做好國際航行船舶船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穩妥做好境外中國籍船員的回國安排,國家海事局出臺《船舶船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但缺少郵輪疫情防控指南,交通運輸部應會同國家衛健委等部門,根據郵輪復航需求出臺國際郵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為全國郵輪復航提供頂層設計指南。海關、邊檢等部門應聯合出臺出入境郵輪衛生檢疫作業指引。地方政府也應出臺國際郵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積極建立郵輪疫情防疫標準,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已經出臺《上海市郵輪旅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指南涵蓋港口服務與管理、衛生防疫、郵輪管理、郵輪港內部防控管理等方面共34項具體措施。同時,屬地政府應指導敦促母港運營的郵輪公司制定郵輪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二)港口及郵輪公司加強對郵輪旅客信息的管理
一是實施旅客信息報告和健康申報制度,旅客應按照港口所在地政府部門、口岸聯檢單位等要求進行登記,有條件的可結合郵輪船票制度,推出“一碼通”等便捷服務,實施一次申報、全覆蓋管理。二是加強旅客進港管理,所有旅客須持7天內有效的核酸檢測證明、綠色健康碼,地面郵輪公司代理工作人員將在客人進入值船區域前逐一核查乘客的健康碼及核酸檢測報告,只有持有綠色健康碼且核酸檢測報告為7日內有效的乘客才被允許進入,并且在體溫正常的情況下憑船票登船。三是實施預約分批進港,為實現人流控制和信息掌控,要求旅客嚴格實行預約進港、分批抵港的制度。四是加強旅客體溫檢測,對進港的旅客進行體溫檢測及醫學巡查,禁止體溫超過37.3℃的旅客進入港口。五是加強登輪證件核查,船上安保人員在廊道靠近梯口的位置或者在船上特定劃定區域掃描乘客登輪證上的條碼并拍攝登輪照片以完成登輪身份核查。六是建立員工身體健康檔案,強化員工健康監測,實行每日登記制度,必須測量體溫并記錄,如有出現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者,不得帶病上班,并按規定落實醫學觀察或健康管理。
(三)郵輪公司應強化郵輪航行期間疫情防控管理
一是母港屬地政府建立母港郵輪公海航行疫情處置工作預案,與郵輪經營人責任主體的密切聯系,并建立疫情郵輪信息共享機制,實時了解郵輪船上疫情防控處置落實情況。二是要求郵輪公司建立應急工作小組,負責航行期間疫情應急處置。三是嚴格執行位置信息捕捉策略,進出餐廳、大劇院、酒吧、商店等公共區域需要出示門卡登記,通過監控、船員工作計劃等手段追蹤電梯和客艙走道的行動軌跡,通過技術解決方案(具體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手環、智慧門卡等)實現旅客在船期間的精準定位。四是實施健康監測制度,使用體溫監測設備及自助測溫點對旅客體溫進行監測。監測體溫高于37℃的旅客報告船醫進行復測,復測腋下體溫≥37.3℃或有呼吸道癥狀的旅客及時隔離并按規定處置。對在醫療中心購買相關藥品的旅客進行記錄和健康情況追蹤。提供免費的體溫測量和新冠肺炎相關咨詢問診服務。五是郵輪航行期間發現可疑癥狀者、無癥狀感染者,及時轉移至隔離區,同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其密切接觸者也進行隔離觀察,封閉其船艙及活動區域等生活場所,并關注隔離人員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調適。使用艙房卡、預訂系統、船員工作計劃及綜合技術解決方案等手段,捕捉船上人員的位置信息,對可疑癥狀者、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人員進行排查,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措施。船員穿戴防護服對全船進行消毒工作,對可疑癥狀者起居艙室和活動處所進行重點消毒。相關情況及時報告港口及口岸查驗單位。六是船員隔離管理隔離室配備專業消毒和防護用品,作為預防措施,隔離船員須嚴格遵守相關防控規定。
(四)進一步強化郵輪公司與母港屬地政府聯動
一是妥善安排好返航救治的各項準備,做好與港口應急預案的對接。郵輪返航過程中有關旅客疫情發展情況實時通報其國籍國的使領館,并按照旅客疫情發展的危重程度,分為“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 “密切接觸者”等三類人員,實行區別通報制度,依照其使領館要求進行外交協助。二是郵輪港口應開辟專門的防疫應急通道,落實隔離場所。發現可疑癥狀者,應立刻啟動海關與地方疾控部門的聯防聯控聯動機制,及時轉運處置,同時暫停通關作業;在對作業區域進行全面消毒,經海關允許后恢復通關作業。三是郵輪抵港后,船員有發熱或呼吸道癥狀的,第一時間隔離醫治,并報告口岸聯檢單位。不能排除疑似的,及時離船轉診,同時對所有船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陽性的船員立即離船醫治,同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其密切接觸者須在郵輪上進行隔離觀察;其他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船員在郵輪上接受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郵輪公司承擔船員治療和檢測所發生的相關費用。
參考文獻:
[1]孫嬋.論郵輪疫情責任主體及風險防控法律機制[J].中國海商法研究,2020,31(3):42-49.
[2]李芳敏,孫超.后疫情時代,郵輪產業如何“攻堅”[J].中國船檢,2020(9):36-39.
[3]鐘曉燕.淺析新冠肺炎對中國郵輪產業發展的影響[J].遼寧經濟,2020(7):6-7.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專項“新時代海洋強國戰略法制保障研究”(18VHQ004)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金雪(1988—),女,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海商法研究中心研究員,201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法、海商法。於世成(1954—),男,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國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