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高考化學改革是為了確保考試更加公平,體現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僅僅看成績。實施這項改革的目的是讓高考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讓他們“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備考當中。在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學生不再局限于高考答題技巧,而是發揮化學知識的載體作用作為學習的載體,引導注重學習化學知識應用方法,使得學生的化學素養逐步提高。然而,新高考化學改革在實施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并不能從真正意義上達到預期效果,主要是新高考化學改革沒有很好地落實,導致高中生化學成績依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改良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積極采用化學實驗方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化學實驗,并在此基礎上與教師交流,從而對化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新高考改革使得傳統的分科模式發生改變,轉化了教育方式,更能夠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文章著重研究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的設置與實施。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化學課程;設置;實施
一、引言
隨著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要使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能力通過考試得到充分體現,就必須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新高考的重要措施是增加考試次數,減少時間點,同時還要整合社會評價和等級評價。新高考化學改革的實施在于教育公平,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但是在具體高中化學課程設置以及實施中,會存在一些問題,即不同地區的學校對化學的重視程度不同,沒有實現減負,教師的功利心依然存在。這就需要學生對新高考改革的初衷和要實現的目的高度認識,優化課程設置,使得新高考改革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全面實施。
二、新高考對化學課程建設所提出的要求
中國的高中教育進入到新的時期,對人才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秋季,上海、浙江和高校招生考試模式改為“6選3”“7選3”的模式,使得“三位一體”招生實現了改革,目的在于讓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走上特色發展的道路,但同時也迫使在高中的高考改革中,配套課程也要實施改革,以對當前的招生考試制度充分適應,不會被這種變化所影響。要實現教育目標,課程建設是重要的途徑,這也是學校辦學的重點。實施新高考改革后,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有了自主權,在具體的課程實施中有話語權,但是需要面對諸多的挑戰,已經被高中學校所關注。
三、適應新高考的高中化學課程設置
(一)高中化學課程設置的目標導向
要使高中化學課程真正成為落實德育的根本任務,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精神,使得學生的核心素質有所提高,就需要發揮該學科的載體作用,必須形成一個層次化的課程體系。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和辦學目標,建立多元化的課程體系,還要強調其可選擇性。為了適應學生未來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就需要改變原有的課程教學局面,將學生的學習空間擴展,引導不同的學生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學習相應的化學知識。
(二)化學課程的頂層設計
浙江省2012年8月新課改以來,化學必修課和選修課針對“學考”在《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中提出來明確課程內容、教學難度等方面對“考試”和“選拔性考試”的要求。學校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往往缺乏自主性,但是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對高中教學非常有利。面對不同的學習群體,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由于學生的學業水平屬于不同層次,在教材開發中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使課程內容更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所以,對學生實行分層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新高考改革以來,學校在開設化學選修課方面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同時要求也更高。學校在學科教學中需要更為注重德育教育,必須在德育總目標下,發揮辦學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指導作用,從學生的特點出發,考慮到國家和地方對人才的質量要求采用相應的培養模式。在開設選修課方面,設立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和有助于學生專業發展的課程,重點考慮到家長和學生自身的愿望,以及學校和周邊企事業單位所具備的資源,將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對學生進行培養,為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構建一個結構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尊重學生的選擇,確保各項課程系統化展開,有層次地進行將學校的辦學特色突出。(圖1:高中化學課程體系的層次結構)
(三)對科目教學的體制不斷完善
新高考改革之后,高中化學學科設置自主權很小,但教學體系有待完善。同一個課程組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課程內容,為化學專業學生提供一些研究型課程,通過課程學習和研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它還可以提供跨院系的選修課,為學生提供更適合的廣泛課程。在化學教學中,將科學的教學與科學的發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性,提供更好的開發平臺。在化學教學設計中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結合化學原理、化學教學特點和教師的化學教學經驗,具有明顯的化學教學指導策略。如化學實驗教學與化學思維啟發相結合,總結化學知識點的共性和個性,結合多種訓練形式,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習效率。同一課程組可以設置不同級別的課程內容,將研究性課程傳遞給學生,通過研究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情況,提出有效的課程教學防范,以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當然,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中,還可以采用跨學科的方式,找出不同學科的共性展開教學。比如在化學教學中將英語相關知識利用起來,因為化學元素多是英語的縮寫,可以幫助學生很快掌握化學元素。通過英語知識就能夠加快化學知識學習的進度。高中化學教學中需要遵循的原則是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高中化學學科設置可以為教學提供系統化的理論,并為學生指導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將科學與藝術相結合,教學與生活相結合,使得學生對這門學科充滿興趣。
高中化學教學中,將知識教學與智力開發的結合為化學教學設計提供發展平臺。在平臺建設中,還要考慮到化學原理、化學教學所具備的特點以及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化學教學予以指導。比如,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結合化學思維,采用啟發式教育方式,總結化學知識點所存在的共性以及個性,采用多種形式的訓練方式,使得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四)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興趣展開化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化學是自然科學,學生很難理解化學。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合理運用化學實驗教學,才能更順利地實現教學目標。理論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種化學現象合理利用,對知識點強化記憶。比如,對于硫化氫的知識,當這種物質流出時,會有刺鼻的氣味釋放出來。當聞到這種氣味的時候,就要明白需要小心了。為什么天然氣泄漏會有刺鼻的氣味?就是因為里面含有這種成分。然后教師開始追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掌握知識脈絡。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學生可以了解到,天然氣中硫化氫的刺鼻氣味,在天然氣泄漏的第一時間就可以被檢測出來并及時處理。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對烴類知識點的記憶,而且使學生能夠理解這一關鍵的生活常規知識。
(五)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學習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必須準確掌握化學知識,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對化學學習有較高的積極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化學基礎知識有充分了解,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提高化學教學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適當地通過課堂教學對傳統教學觀念予以更新,教師要對學生起到指導作用,視學生為“主角”,在教室里,盡可能多地將時間讓給學生練習。教師要在課堂上進行細致的提問,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討論,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可以向教師請教。這樣,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知識的情況,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法,輔以插圖和課文,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結合重點和難點知識,合理安排時間,使得學生對知識有積極的學習意識。
四、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我國新高考化學改革的目的是全面實施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主要辦法是增加考試次數,避免一次考試就決定學生命運的弊端。通過將考試成績與實施社會評價和等級評價相結合,使得高考成績能夠真正意義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真正改變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化學作為教學中的一門重點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新高考政策背景下的化學教學需要對化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更為關注。同時,教師要更新傳統教學觀念,根據新課改的教學需要對教學模式作出調整,努力實踐、學習、討論,使得學生對于化學基礎知識不斷鞏固,化學教學也持續改進,化學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良好。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摒棄單一化的知識傳遞,而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其中實驗動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使得學生在進行化學學習中具有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金玉.新高考下高中化學必修課程的分層設計[J].學周刊,2019(36):94.
[2]伍忠賓.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4):
138.
[3]羅郵選.新高考下高中化學“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C]∥教育理論研究(第六輯),2019.
[4]許麗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理念的革新[J].高考,2018(29):45-46.
[5]郭軍民.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課“走班制”教學策略探討[J].高中生學習,2018(3):94.
[6]崔興昕,金麗麗.分層教學尊重個性差異走班就讀注重興趣特長:高中化學課程“走班制”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9(4):87-88.
[7]張迎紅,劉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J].商情,2019(52):136.
作者簡介:趙軍,重慶市,重慶市開州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