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東輝
格力電器推出半價股權激勵方案時,很多人炮轟董明珠是對自己搞利益輸送。但現在看起來,那真不叫什么事,因為與蘇泊爾比較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蘇泊爾于12月14日公告披露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293名激勵對象以每股1元的價格授予限制性股票120.9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15%,主要激勵人員為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公司核心技術(業務)人員。蘇泊爾現在的股價在62元一線,而股權激勵股票的來源是蘇泊爾在二級市場以64元多的價格剛回購的,馬上就以1元的價格賣給被激勵對象,簡直跟白送一樣。這是不是利益輸送呢?
蘇泊爾的1元股權激勵方案剛出爐,深交所12月15日即向蘇泊爾發出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以不超過67.68元/股進行回購后再以1元/股作為授予價格的依據及合理性;說明未以不得低于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布前1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50%、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布前20/60/120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之一的50%中價格較高者確定授予價格的理由。在此基礎上,說明是否存在向被激勵對象進行利益輸送的情形。從深交所的關注函可以看出,股權激勵的授予價格高低并不能隨心所欲的確定,而是有一定之規。
根據蘇泊爾股權激勵方案中的表述,實施該股權激勵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兼顧公司長期和近期利益,能更靈活地保留和吸引各種人才,建立對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和重要骨干的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將激勵對象利益與股東價值緊密聯系起來,使激勵對象的行為與公司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公司擬以每股1元的價格授予公司激勵對象,系根據各激勵對象薪酬綜合考量確定,能夠匹配各激勵對象整體收入水平。蘇泊爾還表示,本次股權激勵計劃是在充分保障股東利益的前提下,按照收益與貢獻對等的原則等進行制定的。
深交所的關注函表明,深交所并不認可蘇泊爾的說法,并且直指是否存在向被激勵對象進行利益輸送的要害。蘇泊爾在12月15日晚間公布的關于首次回購股份的公告顯示,公司于2021年12月15日首次實施回購股份,回購股份數量為3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4%,最高成交價為65元/股,最低成交價為64.25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2005.16萬元(不含交易費用)。蘇泊爾表示,公司后續將根據市場情況在回購期限內繼續實施股份回購計劃。蘇泊爾用市價買回公司股票,就是為了用1元的價格再賣給被激勵對象,實際上就是把公司的錢合法送給這些被激勵對象。
如果是蘇泊爾實控人把自己持有的股份以1元的價格賣給被激勵對象,你情我愿,那就無可非議,而且想賣多少股都悉聽尊便。但這些股票可是公司花高價買回來的,花的是公司的錢,現在要以1元的價格賣出去,是變相送錢,那就不是你情我愿的事,而是慷全體股東之慨,所以還得問問全體股東是否同意。但是這種事光靠股東大會來把關,十之八九是把不住關的,公司意志將決定一切。所以還需要深交所來把關,深交所的關注函來得很及時。蘇泊爾將被激勵對象與股東價值緊密聯系起來的目的沒有錯,但用1元的白菜價把股票賣給股東,未必能真正起到股權激勵的初衷。
要真正激勵公司員工,單向利益輸送并不是好辦法,而是應該讓員工積極為公司創造價值,使其股權價值靠公司價值的升值來實現。1元白菜價,讓被激勵對象躺贏,不必承擔任何市價波動的風險,反而會讓被激勵對象失去了積極奮斗的動力,坐等股權可以套現的那一天。只有讓被激勵對象適度承受市場風險,才會產生正向的激勵作用。這也是半價股權激勵成為常規操作的主要原因,因為半價可以讓被激勵對象既看到眼前利益,同時也能明白,要保住這個既得利益,就要讓公司價值保值增值,否則股價跌下來就可能一切落空。
現在回過頭來看,格力電器的半價股權激勵并不離譜,當時看上去好像是利益輸送,董明珠是最大的受益者,賬面浮盈7億元,但隨著格力電器股價的持續下跌,現在市價離股權授予價格只有23%之遙了。董明珠的大紅包變成了小紅包,但要保住紅包仍需要董明珠拼命干,這就是所謂的金手銬。但蘇泊爾的股權激勵就未必有這個功效,即使股價跌到2元還有一倍的盈利,況且這種可能性為零。所以這不是金手銬,而是金元寶,可以躺著數錢。(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