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 ?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實現有效性教學已經成為各門學科教師的基本追求。而教師也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地完善自身的教育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在初中歷史的教學方面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采取有效措施來予以解決。
【關鍵詞】初中歷史? 有效教學? 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79
在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的時代當中,社會的各個領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在教育領域當中,教學模式也與以往的傳統教學有了很大的差別。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人們的教育觀念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初中時期是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如何對初中生進行引導也是十分關鍵的。在初中階段,歷史這門課程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歷史文化,更是讓他們在歷史文化當中獲取某種道理,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在這種情況下,初中歷史教師應找出歷史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據歷史教學現狀提出有效的教學對策,積極采取多種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確保初中歷史教學的高效實施。
一、目前在初中歷史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興趣不夠
目前部分歷史教師在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時,思想觀念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注重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采用的教學模式也依舊十分落后,教學方式僵硬、死板,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導致所開展的教學活動無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興趣。新課改明確提出,教學并不是一種單方面的活動,而是雙向的,需要師生之間的共同參與和積極互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注重自己的傳授,一味地向學生單方面地灌輸相關的知識,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沒有適當地補充和拓展相關的知識內容,那么就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他們在課堂上不想配合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不會理想。長期如此,會導致師生之間產生一定的隔閡,這對于教學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另外,歷史知識本身就是過去發生的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很大一段距離,再加上需要記憶的知識內容比較多,如果教師不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倦怠和厭棄心理。
(二)教師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
教師的觀念對于教學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因為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都會直接受到教學觀念的影響,并且直接作用在學生的學習方面,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如果教師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沒有去學習和引入新的教學理念,那么教師的教學思想就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而這些都會影響到歷史的教學效果。
二、促進初中歷史教學得以有效開展的改進措施
(一)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如今的時代已經成為一個網絡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都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并且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領域當中,信息技術也逐漸成為重要的輔助教學手段。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價值。歷史這門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知識內容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遙遠,而且理論知識也比較多,可能學習起來會讓學生感覺十分抽象。如果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將抽象化的知識以圖片、視頻等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就能夠使歷史知識變得生動易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并且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歷史的意義。為了可以充分地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教師必須提前備課,將各方面的工作都落實到位。
(二)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般來說,任何課程的有效教學都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當中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理念,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是作為主體存在的。這一點需要教師時刻牢記,并且在課堂當中體現出來。結合這一理念,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思想,并且創新和探索新型的教學方法,以此作為教學開展的重要基礎,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歷史知識,并且為他們提供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由于歷史教學本身是一種理論性的教學,并且很多知識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十分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注重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為了可以進一步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應當從多個方面去培養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疑惑,教師應當鼓勵他們敢于說出來,并且及時為他們解答,讓他們可以感受到歷史學習的趣味性。當然,歷史的學習也不能夠局限在教材當中,教師還應適當地拓展歷史內容,豐富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可以對歷史有更加深刻和廣泛的了解。
(三)采用合作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現代教育領域中一種十分有效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主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將其應用在初中歷史的教學方面,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內容的了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當然,要想充分地發揮出小組合作模式的優勢,教師還應當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并且提出明確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探討相關的問題。在小組合作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并且在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中也可以互相幫助,從而拉近彼此的感情,促進思想的交流,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可以主動參與到歷史的學習當中,加深自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雖然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但是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說十分重要。針對當前在歷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歷史教師必須要予以足夠的關注,并且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去改善這些問題,使歷史教學可以更加高效地開展。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加深他們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歷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麗鳳.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問題分析與改進措施[J].中華少年,2017(13):87-88.
[2]嚴躍芳.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新課程導學,2016(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