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知識的學習已經逐漸成為當前整個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學英語教學更為重要。小學階段正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的最佳階段,如果這個時候教師能夠通過一定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行為習慣,那么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等各方面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英語教育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借此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希望對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劉霞,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獨店鎮吊街中心小學。
如今,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效地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材特點結合起來,并學習科學先進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積極構建高效型英語課堂,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有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和進步。其中,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從一定角度上來說,這種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突破和有效補充,并且應用這一模式所收獲到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因此,它被教師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以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發展。與此同時,這也是新課改所提倡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極主動且富有個性化地學習英語知識。
一、開展合作學習的簡單分析和基本理念
所謂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共同任務的驅使下,為了將其順利完成,進行有明確分工的互助型學習活動,它主要是鼓勵學生為了集體和個人的利益而在一起共同學習,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我理想并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合作學習的方法主要包括合作、競爭和個人自學,它們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夠讓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自信心、人際交流能力等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培養,從而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合作學習這一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方式得到轉變,同時也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得到有效改變,從而為學生創設了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并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獲取英語知識的渠道和語言綜合應用的機會。如此這樣,就能夠更好地促進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動機、態度的養成,具備積極的人際交往的策略方法。與此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鍛煉。
而對于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而言,它主要包含這幾個方面:首先是互動觀,這種理念提倡將原本的教學互動擴展到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將互動觀視為促進學生成績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形式觀,在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形式方面,更注重以集體授課形式為基礎,主體形式就是合作學習的活動,盡可能地實現集體性發展和個體性發展相統一的教學目標;再次是情境觀,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倡導合作學習教學理念主要有三種學習情境,分別是合作、競爭、個人自學,而合作學習只是其中的一種,并且這種形式下的學習本身就包含了這三種學習的方法;最后是評價觀,合作學習這種模式更注重將“追求人人進步”作為課堂中所追求的一種教學境界,同時也可以將它視為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和目標。除此之外,基本的教學理念還包括具有導向性的目標觀和具備“指導-參與”關系的師生觀等,都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遵循并應用這些理念,從而實現合作學習的目標。
二、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展開教學的重要性
1.合作學習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交流和溝通方式。調皮好動是他們的性格特點,在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上,這類學生往往會被教師討厭,因為教師更喜歡“好管理”的學生。但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和完善,這種現象得到了很好的轉變,教師們逐漸學會充分發揮小學生的這一特點,讓他們合作學習,從而將小學生的這一天性轉變成為他們的優勢特點,一定程度上也讓傳統的教學模式得到了轉變。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會逐漸讓他們的上課狀態得到緩和,讓課堂教學的氛圍變得更加寬松自由,很好地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讓傳統的教學觀念得到改善。
2.合作學習調節了課堂教學氛圍。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相對來說比較沉悶,但是小學生一般是比較活潑好動的,經常處在這樣沉悶的課堂環境中非常不利于其學習成績的提高。如果他們可以合作學習,便可以有效調節課堂教學的氛圍,讓他們在學習積極性的驅使下自主學習,并且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合作學習這種方式逐漸在各個學校教學中盛行起來,尤其是在這種單調、枯燥的語言類學科課堂教學上更受歡迎。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他們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通過讓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顯著的提高,還能夠讓原本乏味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不再單調、枯燥。
3.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正如上述所言,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從而讓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得到激發。如今,人們面對的誘惑越來越多,對于自制力相對較弱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很難一個人將學習任務順利完成,但是如果借助團隊的力量一起學習和進步,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容易了。通過這種團隊合作、互相監督、互相進步的方式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小學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勤加練習,而學生之間的相互監督、合作練習則能夠讓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明顯增強。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致力于培養和鍛煉其自主學習能力,才可以真正讓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尊重。
4.合作學習拓寬了學生發展空間。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講究合作共贏,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不僅需要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讓他們的一些相關生活技能得到培養和鍛煉,而采用合作的教學形式,可通過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促使他們的思維空間得到發展、進步。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模仿記憶能力比較強,如果從小就向他們滲透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將會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真正做到孤獨地生存和發展,只有人和人之間互相交流、合作學習,才能夠讓自己在這個快速發展而又現實的社會中得到較好的發展。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策略
1.通過合作學習,豐富學生的英語詞匯。客觀地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切實保障小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先決條件就是具備一定的詞匯量。英語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性語言學科,如果小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的學習和掌握程度不佳,那么他們就沒辦法熟練地完成相關的英語學習任務,不能達到各項英語教學要求,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來實現這一目標。
例如在學習“Ways to go to school”時,要求學生掌握的單詞、短語slow down、stop、wait等,重點掌握交通信號指示。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動畫,將需要學習的單詞等知識用圖片展示出來,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部分詞匯、短語、句型等進行相互檢查,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2.通過合作學習,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文章的難易程度決定了他們在閱讀時是否具有較強的積極主動性和探究性,讓學生學習并掌握過于復雜、難以理解的語篇和課文,最終只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對學習英語知識的自信和熱情。因此,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適當地降低學生英語閱讀的難度,從而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小組合作學習便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例如在學習“My weekend plan”時,教師在組織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閱讀之前,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課前根據教材內容制作好的相關課件,讓學生通過直觀、立體的觀察引發自主思考。隨后,教師鼓勵學生同桌或前后桌以“My weekend plan”為話題進行自由對話練習,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促使各自的英語知識視野得到拓展。
3.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怎樣更好地培養小學生聽、說、讀、寫這四項英語基本技能,是每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問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需要教師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實踐機會,從而促使學生英語技能的進一步提高。
例如在學習“Last weekend”時,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比如去超市購物,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對話情境,讓他們通過平時的親身體驗,輕松理解對話的內容并融入角色。隨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創編對話,談一談上個周末自己做了哪些事,并嘗試將對話的內容以小短文的形式寫出來。如此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下有效鍛煉了自身的英語技能,進而促使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實踐和表現自我的機會,也讓其課堂主體性得到體現,學生逐漸形成合作意識,自身英語素養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關小蘭.淺談小學英語教育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104-105.
[2]楊恒花.英語教育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分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6):84.
[3]張彩榮.小學英語教育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上),2019(12):193.
[4]李曉燕.淺析小學英語教育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