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鞏固、重復性學習的工具。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與拓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只重視布置課外作業的多元性,卻忽視了實踐性作業在課外鞏固知識中的重要性。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的語言類學科,備受教育者的重視,英語教學是將詞匯量累積與口語表達能力融為一體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英語的主要教學目標。在課外布置中,如何摒棄傳統教學中的“啞巴英語”是現階段教師需要思考的。本文以小學英語為例,探索實踐性作業在小學英語家庭作業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實踐性作業;家庭作業;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張立娟,甘肅省蘭州新區第五小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蘭州市2020年度教師個人課題“小學英語實踐性作業在家庭作業中的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LZ[2020]GR1551。
作業作為知識點的鞏固、深化環節,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練習與應用,將其轉化為自身所能運用的技能。做作業時,學生鍛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掌握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后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運用“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但是長期以來,在教學研究和研究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實踐作業的重要性。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學習負擔加重,使越來越多的學生成為“書呆子”,抹殺學生的創新思維,降低學生創新能力。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創新能力、拓寬學習途徑,新課改提出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探索對策,循序漸進地推動我校新課程實驗工作向前發展。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到了“實踐”元素的重要性。將實踐作業提上學習英語的日程上已經刻不容緩。實踐作業的實操性、多元化為自主學習提供了重要平臺,并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豐富語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和塑造性格。在完成實踐作業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積極性逐步提高、培養自身學習特點、養成自身學習風格、提升學習效率。
一、傳統英語作業的缺陷
1.作業缺乏靈活性。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英語作業一般以抄寫的固化寫作業方式為主,練習句型題型為輔,實踐性作業的分配幾乎為零。對單詞、詞匯、句型不斷的練習可以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但這種方法只能針對知識點不多的老教材。新教材存在單詞量、詞匯量大、文章知識點多的情況,如果采用傳統的抄寫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知識量的儲備,而且長久以往的學習下去,導致學習效率變低,達不成課程目標。單單只是靠簡單的單詞抄寫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其次,這種方法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千篇一律的英語產生抵觸心理。
2. 作業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傳統的英語作業注重作業“數量”,將一張張試卷、一道道練習題擺在學生的面前,面對重復的題型、無趣的英語練習,對新鮮事物有興趣的學生難免產生抵觸心理。而且,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沒有考慮過學生的實際情況,或許有些題型對基礎好的學生過于簡單或者對基礎差的學生過于難,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浸入題海,但是得到的效果卻事與愿違,有些學生面對題海產生厭倦的情緒,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
3.作業搞“一刀切”,缺乏層次。由于小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吸收能力的不同,每個學生的學習結果都存在著差異。如果每個學生都做著沒有差異的作業,作業缺乏層次感的話,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學習興趣大、基礎好、吸收能力好的學生,基礎作業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從而學習囫圇吞棗;對于興趣低、基礎差、吸收能力弱的同學,基礎作業對于他們來說非常困難,開始可以正常完成教師的作業,但是久而久之,長時間的學習備戰卻換不回滿意的分數,學習從而產生惰性。
4. 重筆頭,輕口頭,缺乏交際。受到傳統“填鴨式”教育的影響,大多數英語作業都是練習冊、英語試卷等書面型的作業,幾乎沒有口語練習或者實踐性作業。在英語課程目標中口語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英語這門科目樹立的最初目的是進行交際而不是認識多少詞或者多少字。在新課標的影響下,應試教育顯然已經無法滿足要求。
因此,要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步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須摒棄傳統的教育方法,轉變傳統的陳舊教育方法,合理的布置作業,用科學的方式劃分作業的層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英語作業的靈活性、注重英語作業的質量、加重英語的交際感,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達到質量教學的目標。
二、實踐性作業遵循的原則
1.發展性和拓寬性原則。課外實踐作業要遵從小學生心理與生理發展的規律,在進行實踐作業時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主觀能動,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從而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首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在以往教師布置的作業中,下課后,作業堆積如山,學生在課余時間沒有了放松自我的時間,一直在學習狀態中,這會使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應在常規作業中減輕作業分量,加入實踐性元素,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實踐性作業中,要考慮學生的發展性與拓寬性原則。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時往往是具有針對性的,針對某一句型進行練習、針對某一文章進行提煉、針對某一口語表達進行反反復復的練習。卻忽略了在作業中培養學生發展性,加入某一元素,拓展學生的單詞、詞匯、句式及語言表達能力。
2.科學原則。布置作業是一門學問,要使課上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真正被學生掌握。因此課外作業的設計要符合小學生的語言的發展規律,注意調節小學生英語作業中實踐作業所占有的比重。實踐作業中,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實踐能力,重視語言基礎和聽說能力的培養。在課上,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出判斷,課下針對學生具體的情況分層布置課下作業。針對學習基礎薄弱,興趣不高的學生,可以采取錄音、模仿動畫片人物等實踐作業提高學生興趣,且其具有重復性,幫助學生鞏固基礎;針對學習基礎較好,學習興趣較高的學生,可以布置視聽作業,選取一些精彩片段,鍛煉學生的聽力,給予學生一個語言環境;針對學習基礎棒,學習興趣高的學生,可以采用家長互動表演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家長學生的互動感,家長對學生的薄弱點進行了解后,可以及時反饋給英語老師。
3.趣味性原則。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趣的事物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設置實踐性作業時,充分將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提到最高。在隨學隨玩中,學到自己應掌握的知識,充分發揮自主學習性。在進行設計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喜歡什么、心理傾向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從而在做實踐作業時,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因此作業的內容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里面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產生學生寫作業行動力,或者設置一定的場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交流感,給學生一定的實踐動力。
三、布置實踐性作業分類
1.模仿、錄音。英語的學習目標是與國際友人之間進行無障礙的溝通。而最為直接的交流手段就是“說”。小學英語的學習中,語音語調作為小學重點培養的基礎之一,在小學生涯中備受教育者的重視。單憑課堂上短暫的交流練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不斷地練習。在課外時間,教師可以推薦給家長一篇英語錄音的學習軟件,如“英語趣配音”,里面有許多小學生非常喜愛的動畫片或者電影。一段一段模仿趣配音中的人物,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而且可以鍛煉英語的流利度。在課上,教師可以對其配音內容進行點評,增加學生配音的積極性,從側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但要注意的是,趣配音的內容要貼近課上英語所學的內容或者句型,不可過于簡單或者過于難,太簡單學生覺得無趣,但是太難的話,會打消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互動、表演。對傳統英語教育的硬性化進行改革,這就需要創建開放式的課下英語實踐活動,英語的重心要放在英語表達上,掌握基礎的英語詞匯與語法是不足夠的,還要通過交流進行語言的輸出。因此,在課下教師應鼓勵家長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與交流,教師可以發送今天的教學內容到群里,學生家長可以創設一些情景,積極與學生在家庭里進行溝通。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水平,而且可以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如,在學習《小紅帽》這篇文章時,首先,家長與學生進行簡單的裝扮,爸爸飾演大灰狼,媽媽飾演獵人,學生實驗小紅帽,在課文敘述的過程中,進行肢體上的表演與不間斷的互動,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對實踐作業越來越熱愛。學生在課下通過不斷的片段練習與表演,將來在更大的場地演講或者表演不會緊張,樹立自信感。而且在不斷的練習中,可以張開嘴,在遇到外國友人時可以大膽地交流,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3.視聽作業。語言表達能力在英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語言表達的基礎是學生的聽力能力。在英語試卷中,兩個環節,一個是聽力部分,另一個是知識點掌握的基礎測試。因此重視學生的聽力能力,在課后作業中加入聽力能力的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傳統的聽力作業是非常枯燥無味的,通過試卷上的聽力題進行訓練,非常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課下,英語教師可以在群里發布一些練習英語聽力的動畫片。動畫片選取的標準必須符合小學生的英語基礎。如:小豬佩奇,動畫元素簡單,詞匯量重復量大,句型簡單易懂,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腦、口,多者并用,使學生們既快樂地欣賞了畫面,又學到了新的英語知識,不知不覺地提高自己的語言聽覺感知能力。
4.找一找。小學生喜歡一些未知的新鮮事物,因此許多游戲應運而生,如:找一找、躲貓貓、捉迷藏等游戲。在英語學習中我們也可以設置相應的游戲,練習學生的英語詞匯,掌握新的詞語和句型等。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貼近學生生活的事物,如互聯網、廣告標簽、建筑物上可見的英文單詞或者詞匯等。課下教師可以布置相關課文的知識摘要,將單詞和詞匯提取出來,使學生進行“課前尋找預習”,有了內容可講,學生自然有了表現自己的欲望,如:hot dog、hamburger、pizza等食物,sprite、juice、robust等飲料,平時玩耍的玩具上知道了“dies、ball、bear”等玩具名稱;他們發現公園里有“keep off the grass!”的警示牌;他們在大街上找到了“supermarket”等等。在生活中發現不一樣的英語,從而提升自己的詞匯量。
四、結語
探索小學英語實踐作業的應用是非常有意義的,對教育工作者構建新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有積極作用。舊思路、舊觀念已不能適應當前的英語教學模式,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更應研究出一版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實踐作業體系。盡管英語實踐作業應用還存在許多問題,但只要教育者細心研究,學生努力配合教師教學,這些問題始終會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尚利娜.小學英語家庭作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江叢刊, 2020(17):85-86.
[2]郭林洪.小學語文家庭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J].基礎教育論壇,2018(8):25.
[3]王海林.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文淵(小學版),2019(2):211.
[4]田蕾.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