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許鳴軒 胡心鈺 王尊博 張曉瑩
我國越來越重視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路徑,重視對于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培養以及教育,由此帶來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上的全新改革創新,在面對由此出現的學生管理問題時更多的是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來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而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現如今,我國高校教學改革創新正在不斷地推進中,而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上的改革創新本身需要結合新形勢,找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推動創新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在新形勢、新任務的推動下,高校需要結合當前大學教育的實際情況,在改革創新過程中重視存在的問題。
管理理念不夠先進
對于當前的高校教育改革而言,管理理念的改革創新是最為重要的,只有高校教師以及管理領導真正地重視起了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學生管理的全面創新。特別是現如今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改變,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需要從原來的不斷擴展改革寬度逐漸地向著改革縱深進行推進,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才能夠真正地通過改革促進時代進步以及教育的進步。通過教學改革來改變傳統的大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的方式,讓他們在高校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思想更加的獨立,興趣更加的多樣化,因材施教的教育意義才能夠得以體現。
管理方法不夠科學
對于高校而言,學生管理本身是一門科學,學生管理是需要掌握方式方法的,所采取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學有效這決定著整個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敗。在傳統的高校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學生管理模式往往比較單一,雖然這種局限性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緊密聯系,但是其過于重視發展,過于看中學生穩定性的情況依舊還是存在的,這極大程度地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沒有真正的管好學生,而是將重心放在了管住學生這一點上,這在現如今的高校學生管理中是十分忌諱的。現如今的高校學生管理更注重管理方式的改變,更強調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價值以及意義,在管理上更需要把握的是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管理內容的豐富性。日常事物的管理要注重目標實施管理,對學生成長和素質教育的管理則要注重心理疏導以及就業指導等各個方面,這樣才能夠將學生的長期發展跟學校管理的長期穩定結合起來。其次就是在管理過程中強調管理的質量以及服務的價值,傳統的學生管理更多的是采取的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對于學生更多的是苛責或者說教,這樣很難形成師生平等的關系,很難真正意義上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情感需求,跟學生心理上的溝通是比較少的,這會使得學生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難以積極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個體的成長空間。
管理隊伍不夠完善
在管理人員的配置上,還存在著重教學、輕管理的問題,影響了管理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一是隊伍不穩。隨著我國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許多高校的學生管理隊伍建設不夠完善,管理隊伍力量薄弱,許多管理工作人員身兼數職。二是體系不暢。現行的工作體系、工作內容龐雜,導致學生管理者無法避免每日陷于事務堆,疲于應付。 因此我國多數高校存在著管理隊伍建設不夠完善的情況,而管理隊伍的不完善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管理的全面性,沒有辦法真正地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管理中去,沒有辦法深入地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導致高校疏于學生管理,沒有落到實處。
妥善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
可以這樣說,教學管理本身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其本身所涉及到的領域是十分龐大的,而對于高校而言,創新教學管理的過程其實就是高校自身不斷進化提高的過程,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改革完善的過程。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應該站在傳統教學管理的基礎上,通過教學理念的創新以及技術手段的創新來提高整體的教學改革效果,讓教學創新跟教育創造結合起來。對于現如今的高校而言,創新管理本身是要結合教書育人一起來談的。對于高校而言堅持依法治校、科學管理。通過健全教育教學管理的制度建設,才能夠規范高校教師的教學行為以及高校學生的個人行為,只有將教學跟管理結合起來,將傳統的嚴格管理結合現如今的科學管理方式,,才能夠讓大學成為管理和育人相結合的教學圣地。可以說現如今的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管理工作,將管理與育人的理念結合,只有教學和引導相互結合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向的創新和繼承認知。同時高校不斷創新管理服務理念,本質上是重視將管理服務相結合的教學管理新理念,將高校內部的管理關系從不對等轉變為對等,這樣增加了教師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了教師在日常管理上的強制約束性。同時也將高等教育帶給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跟社會自身的管理服務意識結合了起來。

妥善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
現如今,我國高校教育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同時在管理理念上也形成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為本強調的是在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服務至上的一種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將服務管理發揮作用的理念定義。通過強調以人為本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逐漸地轉變為自我管理的教學理念,這對于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理解自我管理的意義和價值有著十分巨大的幫助。同時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高校開展深化思政理論的學習教育,通過高校教師的諄諄教導,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形成自我的準確認知以及提高自我調節控制的能力,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了學生的政治思維和政治素養。在高校內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了理論教學結合實踐創新的教學形式,確定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最后就是借助網絡環境以及網絡平臺來加強網絡宣傳教學的作用,在網站上弘揚正能量和管理工作的價值,從而加強對于學生的心理疏導以及達到縮短師生心理距離的效果。
妥善處理好法治與民主的關系
在優化服務、推進民主的過程中,也要高度重視法治化建設,確保正確的管理方向。一是樹立法治理念。通過規定的實施,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宗旨,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生主體意識,把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學生管理的基本導向、價值遵循。二是營造法治環境。高校應從辦學理念、辦學思想上增強法律意識,形成依法治校的思維,不斷完善相關管理的規章制度,規范權力行使的過程,避免權力使用的任意性。家長、社會、企業也應該積極參與、形成合力,推動高校學生管理良好法治環境的形成。三是完善法治機制。高校應通過完善學生管理的規章制度體系、增強高校學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識、建立健全高校學生管理機構,維護高校學生管理程序正當原則,推進高校學生管理的法治化建設。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針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諸多問題,高校教師應該從多個層面入手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從而提高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效率以及質量,幫助高校學生養成正向的個人素質和能力。
[本文系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年度項目高校思政專項立項青年項目“高校優秀輔導員職業核心素養與專業化成長路徑研究”(批準號:20SZC39)階段性成果;2020年度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科研項目“‘四個偉大思想與青年知識分子意識形態體系融合構建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0-KYYWF-0792)、2020年度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科研項目“公民道德建設以人為本的模式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20-KYYWF-0804)”階段性成果。]
(牡丹江醫學院)
(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
(上海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