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佳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課外閱讀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意識引領,增強課外閱讀內(nèi)驅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完教材的名家名篇后,推薦學生閱讀其他文學作品,讓學生全面地了解文學,了解作家。例如,學了朱自清的《匆匆》,推薦他們讀《春》、《荷塘月色》,從多種角度去感受朱自清散文的優(yōu)美文筆,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的美,并學會欣賞美。在講授《將相和》時,根據(jù)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講幾段將相和之前或之后的故事片段,學生聽得興致勃勃時,教師可以跟學生說,想要知道故事是如何發(fā)展的,課外書里面都有,那里有更多更有趣的故事。接著,可以向他們介紹《史記》,這樣不僅可以激勵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致,而且可以擴大語言的積累。在教授《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后,推薦學生閱讀《喂——出來》選段,從中外作家不同的寫作風格中明白“破壞自然,最終會自食惡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就不需要老師苦口婆心地勸學生去讀,而變成學生在對作品產(chǎn)生興趣后,主動積極地去讀。在學生有了興趣后,要讓這種興趣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讓它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教師可以抽出一些時間給學生,讓他們針對一部或幾部共同閱讀的作品,討論交流學習心得,教師只需要適當?shù)匾龑Ъ纯伞W生的獨特見解給予肯定和評價,樹立學生的自信。學生對課外閱讀有了興趣之后,主動閱讀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教師要讓學生不把閱讀當成負擔、當成一種任務,而只是一種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旅程。
二、方法指導,提高課外閱讀有效性
精讀法。它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增強語言修養(yǎng),提高語文能力。如有的文章語言雋永,運用典范,我們以這些作品為例,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習慣。
略讀法。現(xiàn)今科學突飛猛進,如果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因此,我們還應教給學生略讀法,以培養(yǎng)其迅速“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所謂略讀法,就是翻看讀物時首先要看看序言、目錄或開頭、結尾,然后從頭至尾地瀏覽,力求迅速準確地從全局上把握讀物的脈絡和主旨,明確內(nèi)容。平時要放手讓學生圍繞研究主題尋找信息,利用圖書館、書籍報刊、網(wǎng)絡、電子讀物。還應讓學生明白,略讀不等于走馬觀花、漫不經(jīng)心,而是要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掃視。
速讀法。即不發(fā)音,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并能正確理解文章的閱讀方法。在訓練學生速讀時,可教學生采用“掃視法”,培養(yǎng)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性閱讀。也可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速讀后解答,還可以用競賽法,激發(fā)學生的速讀興趣。
三、興趣強化,激發(fā)閱讀熱情
不少學生將大部分課余時間花在看電視 、玩電子游戲、讀通俗讀物上,放松了對優(yōu)秀作品的閱讀。如果想要改變這些學生的興趣點,必須要在閱讀材料上下工夫,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首先,我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或語言幽默等輕松的內(nèi)容推薦給學生讀,讓學生感覺到有趣,從而引起他們的注意。其次,一段時間后,加入一些富有哲理的或語言優(yōu)美的文章,讓學生欣賞,獲得思想上的愉悅感。最后,在學生有了對課外閱讀的關注后,慢慢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閱讀材料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的閱讀興趣便會慢慢產(chǎn)生并逐漸變濃。
責任編輯? ?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