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坤
教師在寫話教學中,可利用學生自身的潛能,開展大量閱讀、自由表達、以說引寫,以讀促寫的活動,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一、大量閱讀,故事引路
讀故事。故事有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等,其中童話故事最受低年級學生的歡迎。教師可以經常推薦童話故事讓學生讀,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童話故事大全》、《智慧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圖文并茂的故事書。每周組織一次課外閱讀交流會,鼓勵學生把一周所讀到的最有意思的故事在小組中分享,讓學生互相學習。
講故事。講故事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除了在每周一次的小組課外閱讀交流會上講故事,還可以引導學生把聽到、看到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并開展“故事擂臺賽”,獎勵講得好的“故事大王”。激勵學生愛讀故事、愛講故事、愛聽故事,為學生創編故事打下堅實基礎。
二、拓展說話,以說引寫
利用課文“留白”,拓展想象。低年級的課文,內容豐富,語言優美,常常有那么幾處“留白”的地方,教師要善用“留白”,為學生提供討論、交流、想象、表達的平臺。例如,學習《坐井觀天》時,可以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小鳥對青蛙說的話:“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到井口來看一看吧。”進行說寫訓練: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后,決定跳出井底看看……看到了什么景象?青蛙是怎么想的?通過留白,引發學生大膽合理的想象,給寫話增添了豐富的內容。
仿寫課文句段,以讀引寫。仿寫課文的優美句子、片段,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表達方法。如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前,布置學生收集各種植物播種的辦法。上課時學生在小組交流、班級匯報中得知其他植物還有很多有趣的傳播種子的辦法,借機讓學生仿寫課文:“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風兒輕輕一吹,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學生們輕松自如地寫下了閃著智慧火花的詩句:
椰子媽媽有辦法,
她把小船送給孩子們,
隨著波浪去遠航,
風浪帶著孩子們到海角天涯。
柳樹媽媽有個好辦法,
她給孩子們包上柔軟的棉花,
風兒把孩子們輕輕送到新家。
三、豐富活動,樂于寫話
結合家庭生活,訓練寫話。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生活的每一件事,都能牽動孩子的心。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讓自己動情的東西,并以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如讓學生在家參加家務勞動,和父母一起體會勞動的甘苦;家里來客時的情景、親人過生日、節日時的情景、到郊外去旅游等都可以成為寫話的素材。
結合學校主題活動,引導寫話。每學期學校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文藝匯演、書畫比賽、體育大課間活動、校運會、清明祭掃烈士墓、拔河比賽等。活動前,向學生提出要求:觀察活動時同學們的表情、表現是怎樣的?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每次的要求不能太多,否則易給學生造成壓力,不能輕松參加活動。活動后讓學生把活動的場面、過程、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如韶關市“科普進校園”活動在我校舉行,有圖片展,有益智游戲,機器人表演等活動,學生興高采烈地參加活動后,二年級的學生竟也能寫出一篇篇令人驚喜的文章。
總之,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自主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活動、課外活動、游戲,積極主動、輕松自如地發表意見,情不自禁地執筆寫話,盡情地發展語言能力,想象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讓純真的語言浸潤孩子的整個童年。
責任編輯? ?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