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疫情期間,學生通過網絡課程、空中課堂等方式在線收看視頻課,并通過與教師的在線互動答疑和輔導,最后自主完成各種訓練和學習任務。這種不同于以往校內常規課堂的居家學習方式,可稱之為“雙師型”網絡課堂。筆者對任教班級45位三年級學生疫情期間的“雙師型”網絡課堂語文學習狀況進行了持續觀察、質量測查以及問卷調查,并與三年級上學期的校內常規課堂相關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
一、學習質量的監測及分析
“雙師型”網絡課堂的學習質量監測數據是疫情期間完成前三個單元學習內容后進行的三次詞語聽寫數據和一次單元學習水平評價監測數據;校內常規課堂的相關數據是完成三年級上冊學習內容后的所有七次詞語聽寫數據和四次單元水平評價數據。
1.字詞學習監測數據及分析
“雙師型”網絡課堂:一共聽寫3次,涵蓋前3個單元要求掌握的105個四會字,共聽寫197個詞語,均有數據記錄,正確率為91.55%(8116/8865)。家長進行首次批改,拍照上傳后由本人進行2次批改。詞語聽寫正確率處于后5位的同學分別是:1號、9號、27號、30號、35號,平均正確率為72.39%(713/985),比班級平均正確率低19.16%。
校內常規課堂:三年級上冊有數據記錄的詞語聽寫共7次,涵蓋7個單元(缺第8單元詞語聽寫數據),共聽寫218個詞語。正確率94.38%(9259/9810)。詞語聽寫正確率處于后5位同學的學號分別是:1號、9號、27號、30號、16號,平均正確率為73.39%(800/1090),比班級平均正確率低20.99%。
通過對比分析統計,“雙師型”網絡課堂的四會字詞語聽寫正確率比校內常規課堂低2.83%,這樣的字詞學習效果相差不大,基本令人滿意。但如果以錯誤率分析,“雙師型”網絡課堂詞語聽寫錯誤率8.45%比校內常規課堂5.62%高2.83%,這樣的字詞學習效果還有提升的空間。
另外發現,校內常規課堂詞語聽寫正確率處于后5位的同學,有4位仍然位于“雙師型”網絡課堂后5位之中,這間接說明了學習方式的短暫改變基本改變不了學習能力水平,但也有個別人彎道超車的機會。
2.單元學習水平評價監測數據及分析
“雙師型”網絡課堂:共進行單元水平評價測試1次,評價內容涵蓋本冊書第1、2、3單元。試卷由廣東省教研室統一提供,由于當初預估“雙師”網絡課堂會在4月底結束,而學習進度剛好是學完前3個單元,所以把前3個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統一檢測。45人參加測試,平均分89.31分,優秀率82.22%(85分以上人數),合格率100%(60分以上人數)。
校內常規課堂:上學期共進行單元學習水平評價測試4次,評價內容涵蓋上冊書8個單元。試卷由越秀區教研室統一提供。45人參加測試,4次單元測試平均分91.20分,優秀率91.67%,合格率100%。
通過對比分析,“雙師型”網絡課堂的平均分比校內常規課堂低1.89分,這個差距可以接受,基本上令人滿意。而優秀率則相差9.45%,說明高分段人數減少了4—5人,也說明了能力中上的學生更容易受學習方式的影響。
“雙師型”網絡課堂測試平均分處于后5位同學的平均分為78.60分,比全班平均分低10.71分。而校內常規課堂平均分處于后5位同學的平均分為81.05分,比全班平均分低10.05分。低分段5人中有3人重疊,他們與班級平均分的差距也基本一致,這也間接說明了低分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基本不受學習方式短暫改變的影響。
此外,“雙師型”網絡課堂測試平均分處于后10位同學中有7人在原來校內常規課堂四次水平評價測試“加油名單”中出現過。“雙師”網絡課堂測試平均分處于前10位同學中也有7人在原來校內常規課堂四次水平評價測試“獎勵名單”中出現過。
二、課堂學情問卷調查數據
為充分了解“雙師型”課堂開展以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研究規律,進一步做好后期的線上學習,5月初,我們分年級開展了無記名問卷調查。
550位三年級學生接受“雙師型”課堂問卷調查時被問到“線上學習期間,你是否做到了自覺自主地學習”,有271人認為自己“基本能做到,偶爾有偷懶沒有按時參加學習”,占49%排首位;認為“完全能做到,不需要師長監管,逐步學會了自我規劃,自我管理”的學生有210人,占38%排在第二位。
被問到“線上學習中,你認為最能影響你學習質量的因素是什么”時,357人把“自己學習的主動性”排在首位占65%,接下來依次為“上課所需的設備和網絡”“學習環境”“家長的關注、監督程度”“雙師型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雙師型”網絡課堂教學效果分析及反思
首先,“雙師型”網絡課堂教學效果略低于校內常規課堂,但總體令人滿意。從班級疫情期間語文字詞聽寫與單元水平評價監測的數據分析表明,“雙師型”網絡課堂教學效果略低于校內常規課堂,但總體令人滿意。教學效果與深圳市龍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布的調查數據基本吻合:91.8%的教師及76.5%的學生家長認可在線教學方式,75%以上的家長對學生線上學習效果表示滿意。
其次,高分段和低分段學生不易受學習方式、學習環境改變的影響,中分段學生受影響最大。高分段學生學習能力強,學習習慣好,低分段學生能力較弱,學習主動性不強,都處于比較穩定水平,因此他們的學習效果波動不大。中分段學生能力不強不弱,學習主動性不好不壞,容易受到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改變的影響。
第三,疫情期間,線上學習已然成為廣大師生的主要學習方式,疫情過后仍將影響深遠。一方面,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另一方面,要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此外,廣大師生也要自覺提高信息技術素養,在實踐中主動擁抱網絡教學。
責任編輯? ?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