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婉華
2020年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正寂靜而至。各中小學根據文件精神都紛紛采取行動,各一線教師也努力克服各種信息技術困難進行錄播網課和直播答疑。在線上學習中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如何提高學生對網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設計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并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本文將列舉疫情期間相關線上教學實例,詳述如何根據因材施教原則實施分層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在線上教學中得到發展。
一、分層教學的概述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國內對分層教學已經研究已久,“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就是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在使用這種教學法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具體英語水平來采取不同的、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基于“因材施教”提出的分層學習不僅有利于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有利于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教學中,合理地應用分層教學法還能夠讓學生們找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二、分層教學在線上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針對教學對象進行分層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積極性、基礎,以及初期線上學習的情況合理地把學生劃分三個層次。當然,這三個層次的學生并不是固定不變,可以隨著學習情況的變化而進行調整。其中,A 層次的學生基礎扎實、成績優良、學習興趣濃厚,并且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B 層次的學生則是基礎較好,有一定的上進心和潛力,但是不善于總結方法,遇到困難不會迎難而上;而C 層次的學生則是基礎不牢固、成績不理想,對學生不感興趣。為了管理方便,教師可以給A和C層次的學生分組建群完成特定任務,B層次的學生留在班級大群完成一般難度任務。用這種方式分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利于英語老師跨班跨級的管理。
(二)針對教學目標和任務進行分層
為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是對教學對象進行分層之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將以粵人版《英語》五年級上冊為例,具體闡述不同層次的學生如何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aking Plans中的Reading and writing,是五年級學生首次接觸一般將來時態的閱讀。一般將來時是五年級學生初學的時態,他們對于該時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了對本文的理解。通過前幾個課時的任務摸底,A層次的學生對于一般將來時的定義和結構都是非常清晰明了的,B層次的學生則處于一種簡單了解的狀態,C層次的學生則有點吃力,甚至連be going to是什么意思都不清楚。因此,教師布置的任務難度可以分梯度,C層次的學生以釘釘直播+微信講解的方式進行文章解讀指導,B層次的學生以中山市錄播課+完成表格信息的方式理解文章內容并完成書課后練習,A層次的學生除了學習中山市直播課,還有根據表格信息進行語言口頭輸出。
(三)針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
從評價方式上,教師在線上教學可以利用各種教學平臺和軟件去測評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不同方面。例如,利用“一起小學”學習軟件就可以更好地評價學生的“讀說能力”。例如,某學生平時的讀寫能力較弱,但在線上教學中該學生的讀書、配音等聽說任務完成得很好。教師通過發掘學生們的優點,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會大大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評價語言上,線上教學可以采用文字和語音對該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評價。從評價的效果上,線下評價一般是老師評學生看,家長并不能及時地發現孩子的問題。但是線上教學的評價第一接收人是家長,其次是學生。家長收到線上評價后會及時跟他們反映問題,那么線上評價就能更好地把老師、家長和學生三者聯系一起,家校共育的效果會更好。
責任編輯? ?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