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雯雯
【摘要】在新時期背景下,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水平的提升,對實現國土資源高效利用,為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在簡要介紹新時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探討了國土資源總體規劃用途管制思路,旨在全面提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水平,為高質高效地利用國土資源和促進經濟社會平穩、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新時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用途管制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發展迅速,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深度不斷增加,使得新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國土資源緊缺、環境保護等挑戰。在新時期背景下,國土資源的高效利用,是推動經濟社會建設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國土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礎。基于此,新時期加強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用途管制是一項具有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工作。
1、新時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基本內容概述
1.1內涵
所謂“國土空間”,指的是一個國家主權管轄范圍內的地域空間,是一個國家的民眾賴以生存的地方。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則是指對一個國家現有國土資源展開科學合理規劃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土資源的科學利用、合理劃分等實踐活動的總稱[1]。一般情況下,國土空間劃分要結合具體概念而定,如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市空間等。同時,國土空間的有效利用和持續發展等,往往會受到國土資源的科學劃分、合理利用等因素的重大影響[2]。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加強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用途管制是一項具有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工作。
1.2方式
現階段,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工作實踐中,常用方式主要有土地規劃的科學運用、城鎮環境保護和規劃等,這些規劃方法本質上不盡相同,這就要求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時,對某國土空間的運用條件進行綜合性分析,并明確其適宜的國土空間規劃方法,以此實現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科學規劃和合理開發利用。在土地科學運用規劃時,必須以國土空間資源整體規劃為立足點,統籌考慮國土資源的規劃利用,進而展開細致的城鄉土地資源利用規劃[3]。在此過程中,相關規劃工作人員需要綜合考慮多項因素,如國土空間規劃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國土空間規劃與區域生態環境的關系,等等。另外,不同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式在國土空間資源利用率、規劃效率等方面,所發揮出的效能也是不盡相同的。針對這種情況,相關規劃工作人員必須在實踐中,全面了解國土空間規劃信息,以便選擇適宜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式,才能大幅度提高我國國土空間資源的利用率,進而為經濟社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4]。
2、新時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用途管制思路分析
2.1完善管制制度
在新時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用途管制過程中,完善的管制制度可以為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用途管制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在實踐中,具體做好以下兩方面的管制工作:一是重點保護生態紅線保護區和永久農田保護區,定期做好巡查工作,積極開展正面清單管理和強度控制工作,確保各類保護區永久不被破壞,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夯實基礎。二是針對普通生態區和農村地區,大力推進優化整治工作,開展正面清單管理和強度控制工作。同時,針對城鄉建設用地,要統籌全局進行集中開發,并嚴格控制建設用地面積和開發強度。
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施評估和監督等管理工作,并構建與國土空間準入標準、土地用途轉讓標準等制度,用于科學合理地評估和監管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控制指標及空間形態等。當中空間形態牽涉多方面的內容,最為典型的有布局、效率、結構等。另外,重視國土空間信息的動態更新,實現空間形態的優化。
2.2完善現有的用地分類標準
在國土資源利用中,牽涉多個分類標準,如林業、城鄉、土地等。而各個分類標準之間缺乏顯著的聯系,且各個分類標準的適用范圍具有顯著的局限性,無法得到其他部分的認可,這使得在自然資源統一管理、生態文明建設的用途管制下,傳統的用地分類標準亟須進行完善,建構一系列完善的規范分類標準。同時,在用地分類標準完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繼承、創新規劃的原則和思路進行,即在繼承已有用地分類標準的優點的基礎上,確保土地、城鄉等各個用地分類標準可以完美銜接起來,并滿足國土空間深度管理需求。創新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構建包括耕地、草地、濕地等所有自然資源類型的資源規劃,并嚴格按照新產業、新動態等要求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確保用地分類合理,從而保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3構建新型的空間規劃體系
當下,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水平和效率的提升,構建新型的空間規劃體系十分關鍵,且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科學合理性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不同層級劃分國土空間資源。在具體的層次劃分時,國家和省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起著指導性和規范性作用,主要用于統籌和協調國家和省級發展戰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而市縣級國土空間資源規劃主要用于確定相關的用途分區,并建立與之相匹配的用途管制制度。另外,在市縣級國土空間資源規劃工作實踐中,應嚴格落實相關控制指標,并在單元詳細規劃時,要盡可能相關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具體要求。只有這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效率和水平才能得以大幅度提高,為國土資源利用率的提升夯實基礎。
2.4加強應用大數據技術
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實踐中必須立足于現有國土空間資源展開科學合理地規劃和運用,這就要全面獲取相關的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和數據,后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綜合性分析處理,才能為國土空間資源規劃提供數據和信息支撐。同時,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大范圍推廣應用大數據技術,可在經濟和空間規劃方法上進行調控,從而能夠為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結語:
總之,新時期加強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用途管制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因此,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在實踐中必須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用途管制工作引起重視,并不斷完善管制制度,同時重視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等,才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明華,劉煦,王奕松,等.“強制性”與“可能性”——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的“城市總體規劃”探討[J].城市發展研究,2020,27(09):42-48.
[2]陳曦,梁松斌.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基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J].中國土地,2020,(04):24-26.
[3]王璐.基于自然資源管理與監督實施的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研究——以《煙臺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20,27(03):6-12.
[4]周學紅.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實踐認知與策略研究——以四川省大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例[J].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20,35(0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