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霞
摘要:對企業而言,資金是企業賴以生存的血液,企業管理的每個環節都會涉及資金管理,資金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從企業資金管理的必要性、初創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升初創期企業資金管理的建議與對策等方面進行論述,企業只有在提高全體管理人員的資金管理意識、合理設置融資結構和融資渠道、拓展資金來源的同時,及時掌握資金的使用情況,加大資金管理效率和規范資金使用流程,制定有效措施,改善經營環境,化解資金管理風險,才能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初創企業;資金管理;對策
一、企業資金管理的必要性
(一)控制財務風險
企業要加強資金管理,一方面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資金出現閑置浪費資源或短缺無以為繼的現象。另一方面是提高企業籌集資金的能力,通過資金管理,可以避免由于資金供需市場、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無法籌集到資金,不能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三是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認識和風險意識,從財務源頭防止企業人員腐敗,有效杜絕企業內部滋生的各種貪腐現象。
(二)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
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是資金管理,資金不僅是供給企業維持正常生產運營的血液,也是保障企業各項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和生存發展的基礎。資金的流動貫穿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中的每一個環節,資金的安全管理是保證企業其它任何方面正常運行的基礎,只有確保了企業資金的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特別是流動資金的使用效率,才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增加企業利潤,企業才能健康有序、穩步發展。
二、初創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管理觀念淡薄
對于有項目建設的初創期企業來說,由于公司剛組建,只能依靠股東方投資注入資金本用于項目的前期手續辦理和建設,但企業創立前期普遍存在資金管理意識淡薄,資金使用時較為盲目,缺乏項目建設期間整體的資金預算和詳細的資金計劃,甚至拍腦袋行事,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特別是不能及時補充除資本金外的資金時,極易導致資金鏈斷裂,出現項目停建的現象。
(二)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般新建的企業都缺乏成本體系的管理制度,存在缺乏明確的操作流程,因人設崗,職責不明,不相容職務不分離,借款與報銷管理流程混亂,缺乏完善的資金使用審批制度,更缺乏與制度相匹配的監督管理體系,有的領導甚至認為財務的要求多余,阻礙業務的進展。
(三)制度執行不嚴格
有的企業制定了相應的資金管理制度,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并未嚴格按制度執行,而是怎么方便怎么做,怎么快怎么做。企業的業務部門、采購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存在業務不懂財務,財務不懂業務的現象,各做各的,沒有做到相互配合,更沒有充分發揮綜合使用資金的優勢,造成企業資源浪費。
(四)項目建設資金與運營資金缺乏系統平衡
作為項目建設主體的所屬企業或資產實際運營單位,面臨自身規模小、缺乏貸款經驗或建設期長、資金壓力大等現實問題,有的企業會把資金主要用在項目建設上,當項目建設即將結束轉入運行時,并未考慮把有限的資金在項目建設用和運營用之間進行綜合平衡,當企業轉入正常生產經營時,出現了無法支付維持正常生產經營原材料款項的現象,要么停工待料,要么借高利貸維持生產的窘困局面。或者在建設資金和流動資金缺口大的情況下只能依靠上級集團公司資產規模大、資信能力強、信用等級高、融資渠道暢通等優勢來解決其資金困難的問題。
(五)融資困難和渠道單一
企業在初創期,融資渠道單一,作為國有企業,只能通過股東注資和固定資產貸款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按公司章程規定,注冊資本金一般是有規定的,且金額遠不夠建設項目使用,那么就只能通過辦理固定資產貸款來解決項目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銀行在辦理固定資產貸款時,要對項目的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并且需要A++信用等級的企業提供擔保,融資難度較大。
三、提升初創期企業資金管理水平的建議
(一)提高全體管理層人員對資金管理的認識
企業的管理層一是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資金管理,要樹立科學的資金管理觀念,同時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用于保證資金的使用與正常周轉。二是要及時將自身的發展規劃同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相結合,以此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的資金管理制度。三是要降低投資的盲目性,減少資金安全隱患,降低投資風險損失。具體有以下幾點。
1. 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價值
財務部門指定專人平衡資金存量和資金需求量之間的關系,并對資金需要量按不同專業,不同需求時間進行統計分析,充分利用資金使用的時間差分配資金使用量,形成資金價值增量;也可以將這些資金與銀行合作購買理財產品,產生資金增值效益。
2. 通過增值資產積累財富
初創企業一般都呈現資金投入高、風險高的現象,在資金使用上應側重增加企業的利潤,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并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所以企業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對企業整體經營活動的財務監督和管理,利用資金管理將經營成本、利潤與企業效益結合起來,使企業的經營活動始終圍繞積累資金的目標進行。
3. 編制資金預算
通過編制資金預算,可以提高資金使用的公平度和透明度,減少資金被挪用和亂用等現象。一是企業為保證正常的生產經營所需資金提供支撐。二是制定資金管理的考核依據和考核標準并以此來評價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水平。三是隨著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及時調整資金預算,適應企業內部經營管理需要。四是對資金使用情況及時評估和分析、分析資金預算與實際情況之間差異產生的原因并適時調整,從而促進企業更加科學合理、有效地使用資金。
4. 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作為資金管理的直接執行者,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管理理念決定企業的資金管理水平和效果,因此應不斷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特別是資金管理的培訓,鼓勵財務人員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并制定合理的獎懲機制和提供相應的職務晉升渠道,以便財務人員能主動將自身的職業發展與企業的發展壯大緊密結合。同時,財務人員自身也應積極主動參加每年的會計繼續教育和企業組織的專業培訓學習,以此增加財務基礎理論知識和水平,并隨時關注國家財稅政策的變化并充分運用到實踐中,使企業充分享受國家相關財經優惠政策。
(二)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的不斷加劇,原來粗放且簡單的資金管理也越來越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企業全體人員不僅要及時轉變觀念,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成本體系,相互關聯且相互制約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體系。以此達到規范資金的籌集、使用、投資等財務行為。并且在制度出臺以后要組織全體員工宣傳學習并要求認真執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制定財產物資的管理制度并執行
一是企業要分別詳細制定有關物資的采購、入庫、出庫、銷售、盤點、報廢等每個管理環節的管理制度與流程。二是企業要制定更為詳細、嚴格的管理制度用于固定資產等重要物資的管理,其中包括竣工結算、轉固、領用、報廢等每項工作的流程和制度,同時要明確相關責任人或責任部門。三是制定貨幣資金、應收票據等重要且易流失資產管理崗位間的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制度等。
2. 明確崗位權限和職責
人力部門應根據企業的章程和組織架構來設置崗位并詳細進行分類和劃分,明確各崗位的管理權限與職責,編制崗位責任書,尤其是要結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明確經理層、各級管理層以及各職能部門的管理權限和職責,使企業各項管理工作責任明確、協同高效、有序運行。
3. 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與業務流程
企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運行、發展情況以及外部市場和環境的變化適時動態地調整、完善已不再適應目前實際的各項制度和流程,尤其在債權和債務管理、財務風險管控、財務人員管理等多個風險點較高的方面重點關注。比如,財務日常核算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各種應付款項的審批、銀行等或非金融機構本金的歸還、利息的支付等債務支付活動的流程制度;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增加、減少及清理、卡片登記、保管等制度;對外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論證和審批等等。
(三)嚴格執行制度并落實考核
企業在辦理任何經濟活動的業務時都需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流程進行,一是看看是否有辦理依據,比如:法律法規、公司相關制度和企業領導層共同決策的會議紀要等。二是看看審批手續是否齊全,比如企業在材料款、備件款、差費、辦公費、工資等日常經營活動的資金支付時,需要經辦部門的經辦人簽字、部門負責人審核、財務部門業務經辦人員審核、部門負責人復核。三是對于工程支付、投資、籌資、對外擔保等重要事項使用的資金除以上人員審核簽字外,還需要企業高層領導和財務領導審核簽字。四是對于超預算或計劃的資金支付,需要按照預算管理制度進行更加嚴格和更大責權的領導審批。另外制定制度時一定要配套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落實考核。
(四)想方設法解決融資難題
穩定的融資渠道可以為企業的成長提供輸血功能。因為初創企業剛剛起步,短期內無法憑借剩余利潤來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因此企業只能依靠外部籌資來解決資金困難。
一是企業通過制定完整的財務制度,并向銀行提供真實可信的財務報告數據,向銀行證明自身的良好償債支付能力與盈運獲利能力等獲得銀行短期借款。二是尋找實力雄厚的商業債權人與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延長付款期限方式使供應商提供部分短期營運資金獲得商業債權人融資。三是企業通過直接租賃或售后回租方式,得到所需要的設備或依靠相關租賃公司租借到外部的設備的同時,一次性或分次籌集到一筆等價于設備價款的現金的租賃融資。
(五)科學合理平衡投資與運營資金
在項目投資初期,選擇適合企業的融資方式,對投資需求資金和一年內經營需求資金進行綜合平衡,在固定資產貸款資金無法完全滿足資金需求時,可通過向股東或其它企業借款的方式解決,保證項目建設和投運資金的正常使用。
參考文獻:
[1]鄧芳.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管理論壇,2018(36):275-278.
[2]楊亞群.淺析民營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舉措[J].財會學習,2020(05):205-207.
(作者單位:長治首鋼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