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芳
摘 要:新課改要求教師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學習主體性,將教學過程看做師生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基于此,文章采用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復習課文。
關鍵詞:探究性;語文課堂;復習課;教學案例;反思
一、課前研修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是統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選入的文章,是蘇軾被貶黃州處于人生低谷時寫的。文章篇幅僅有85字,講的是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蘇軾到承天寺尋找好友張懷民,兩人共同徜徉漫步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識記常用文言實詞和虛詞[1]。通過誦讀,品味文本中描寫月色的語句,借助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文中,體會其清幽寧靜的意境,并結合文章創作背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品讀“閑人”的涵義,體會作者樂觀闊達的胸懷和心境。
在初三語文課堂上,需要對學生開展文言文復習工作,需要在學生原有的文言水平和對文章內容了解的基礎上,理解重點字詞的含義,賞析文章中的重點句子,體悟作者思想情感,以及理解“閑人”的四個層次。
二、課堂復習教學設計
課堂復習不同于新課學習,應該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記承天寺夜游》課前預習,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聯系我們曾經學過的蘇軾作品,概括蘇軾生平,談談你的看法。”學生根據任務,自行組成小組,劃分各自任務。如,有的學生將自己以前的課本全部翻出來,一一進行查詢;有的學生利用電腦查閱資料;有的學生則跑到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經過充分準備后,學生整合資料,共同討論寫出學習報告,并選出代表在課堂進行闡述。
在課堂教學時,當學生完成闡述后,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記承天寺夜游》,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記憶對文章進行斷句,并用橫線將文章重點詞匯和句子畫下來,并進行翻譯和解釋[2]。同時,結合重點問題,對文章進行深入研究:(1)根據蘇軾生平背景想一想,蘇軾為什么選擇在初冬的冬天走出戶外?學生可以做出回答,此時蘇軾被貶,心情郁悶。再加上月色很美,想去賞月。(2)文中有那些話是描寫月景的?采用了那些手法?請進行賞析。學生可以回答:“停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采用了比喻手法,用積水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營造一種空明的意境;用水草搖曳比作竹柏倒影,展示了一種動態的美感[3]。(3)蘇軾自稱“閑人”,文中哪些語句與“閑”相關,表達了作者這樣的心境?學生根據問題,圈出文中相關語句,如“月色入戶”“念無與為樂者”“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說出自己的感想,如表達了作者悠然自適的心境。此時,教師可以對“閑”進行深入解讀,向學生分析“無事可做的閑雜人”“悠然自適的閑人”“具有高雅志趣的閑人”以及“超凡脫俗的閑人”這四種不同層次的閑人,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傳達出的復雜思想感情,既有抑郁孤寂,又有欣喜愉悅,且超脫于俗世的心境,體會蘇軾面臨逆境,仍然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瀟灑處世的人生態度。
三、課后教學反思
探究式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體驗感,一切從學生出發,真正將課堂較為學生。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自由、平等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充分尊重,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拓展思維。在探究式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采用正確途徑對文章進行探究,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探究的過程中,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很容易出現學生查找資料與預期不符的情況。再加上初三課程本就緊張,學生學習時間短,課業壓力大,教師難免會產生矛盾,是否應該直接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將答案告訴學生,避免探究學習造成的時間浪費。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擺正心態,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如果這一次直接將答案告知學生,不會的學生還是不會,沒有任何成長的可能性。而且這種直接告知答案的方式,學生只能用腦子死記硬背,很容易就會忘記,教學質量較差。通過探究式學習和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自己思考,互相交流,進行思維碰撞,學生會投入更多精力和心力,會自行進行文章脈絡和作者生平梳理,構建一個圖文結合的知識導圖,為日后學習和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探究式學習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不僅要能全面掌控課堂節奏,還要擁有淵博的知識、扎實的功底,還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能夠在浩瀚的網絡教育教學資源中,尋找最符合學生實際的優質資源。在緊張枯燥的初三語文復習中,注入探究式學習,讓探究之花盛開在語文課堂中,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何茂瓊.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實錄[J]. 中學語文教學,2017(10):28-33.
[2]張旭,韋冬余. "小品"情致——以《記承天寺夜游》為例[J]. 中學語文教學,2018,(010):58-61.
[3]賈龍弟. 基于句子關系的文言短文教學——以教學《記承天寺夜游》為例談[J]. 語文教學通訊·B刊,2020,(002):43-47.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丙麻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