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英
摘要:語文是初中階段教育體系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語文課程的教學,對于初中階段學生文學素養,綜合能力提高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學習好語文課程也是學生更好的學習其他的學科知識的關鍵與基礎。所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發展情況以及實際教學內容進行思考,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構建出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同時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教育;語文教學;有效策略
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強調了廣大知識傳授者應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不斷進行創新,充分在傳授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考慮到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對策,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全面推動學生綜合發展,并且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發展現狀不斷進行分析,從而落實更加多元化科學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活動當中能夠更加自主,同時活躍整體的語文教學氛圍,從而有效加強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
一、應用多媒體方式
隨著當前階段社會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方式已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轉變,并且逐漸普及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也已經融入了信息技術的方式。信息技術有著資源豐富以及直觀形象等綜合性的特點,將信息技術方式應用于實踐教學活動當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所以,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運用多媒體的方式,做到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多元的資源,從而實現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春》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全面激發學生們積極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首先,筆者在課前整理了與春天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將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春天景色融入到了其中。然后,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及時將這些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展示了出來,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同時構建出了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之中進行感知與體驗,并且借助了多元化的資料調動了學生的感官,為學生的視聽覺帶來了良好的沖擊。與此同時,筆者再及時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講解,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之中掌握知識,進而實現了良好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二、強化學生主體性
新的教育改革當中重點強調了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體現,主要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大多數教師往往將自己作為了課堂的主體,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難以獲得充分的發揮,這樣一來,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所以,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中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強化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將學生作為整體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部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等,給予學生們足夠的表現機會與空間,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學生綜合發展,并且是教學效果得到質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為了促使學生們在課堂中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強化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首先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分析,并且將其中比較關鍵的知識點總結成了問題的形式,其中包括:百草園、三味書屋這兩處地方,你更喜歡哪里?為什么?有人說,這兩部分是對比關系,你同意這種說法嗎?從文中找一些語句作為依據,說說你的看法。把標題改為“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兩個題目有什么不同?哪個更符合文章內容?魯迅對“先生”懷有怎樣的感情?你怎樣理解“我們到書屋后面園子里去玩”和“讀書時畫畫”等行為?魯迅讀書不用心嗎?等等。其次,筆者引導學生們在課堂中結合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加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同時有效體現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
三、構建多元化活動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體系當中,學生的各個學科學習壓力逐漸增大,并且大多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注重采用單調的講解模式,而學生在這種較大的學習壓力下以及傳統的學習模式中,通常無法提起學習興趣,對于教師所講的知識內容,也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針對于這種現象,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特征,興趣愛好等實施多元化的活動,構建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活動當中更加自主積極的探索知識,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進行《皇帝的新裝》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加強學生對于其中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筆者首先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們初步學習了本篇文章,讓學生們對于其中的知識內容有了基礎性的了解。然后,筆者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了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們結合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進行了故事的編排、創作等,并且要求學生們在這種角色扮演活動當中配上自己的表情、動作等。如此一來,這種教學活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且豐富了教學活動,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語文是初中階段教育體系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更多的教學模式,實施更加多元化、有效化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徐赴斐.初中語文“低效”課堂的成因與解決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19(01):38-42.
[2]王鳳鳴.新課改實施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5(23):186.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學 6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