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燕
摘要:伴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的深入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教學追求。筆者在本文通過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主要從“抓住語文主題,展開語文課堂提問”、“注意重復提問,重點揣摩語文奧妙”以及“注重提問留白,培養學生想象能力”這三個策略,講解了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頻率較高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語文交流,讓學生可以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進行思考和分析,更是對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往往會忽視學生的語文實際水平,導致了這個環節變成了的低效甚至是無效。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課堂提問的精心設計,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領悟語文知識,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變得更加有效。
一、抓住語文主題,展開語文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可以融入到一系列的課堂活動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語文主題,展開語文課堂提問。教師應該根據語文內容的主題設計出相應的語文問題,推動整個語文課堂的進行,使學生解決完這些語文問題之后,就可以領悟到這些語文內容,以此來幫助學生完成一個具有連貫性的語文學習過程。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好的語文思維,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對語文內容有一個更好的把握。
比如,在學習《表里的生物》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直奔主題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生物嗎?你看過表里藏著的生物是什么樣子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表里的生物》。請大家自讀課文,說說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由此引出本節課的學習主體,并且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第一自然段,并且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這段主要講了什么?由此引導學生指出:“在作者看來,一切能發出聲音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這時候,教師需要提醒學生:“在這段中有一句話使用了分號,注意體會分號前后兩句話之間的關系。”最后,教師可以再讓學生拼讀文章的2~21自然段,并且向學生提出問題:“結合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在作者看來表里的生物其實指的是什么?作者對表里的生物充滿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你從文中哪些語句中看出來了,請你讀一讀這樣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理解。”由此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題。
二、注意重復提問,重點揣摩語文奧妙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很多文章中會出現重復的字詞或者語句,而這些都是作者想要重點表達的部分,其對學生語文進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重復提問,帶領學生重點揣摩語文奧妙。從這個角度入手開始語文課堂提問,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認真分析和揣摩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感,學生這才能與其真正形成情感上的共鳴。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文分析能力,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積累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
比如,在學習《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第一個事例,讓學生自讀第3自然段,找出化學家波義耳發現的“細微的現象”,說說這個現象細微在哪兒。其次,再讓學生默讀第3自然段,說說化學家波義耳問了些什么問題。然后,教師還可以指名讀第3自然段,交流化學家波義耳的研究結果。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齊讀第3自然段,加深理解。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總結學習第一個事例的具體學習步驟,按步驟自主學習第二個事例,由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注重提問留白,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小學語文中有很多語文文本內容都留下了很多的伏筆,若是教師能夠針對這一點展開課堂提問,那么將會對學生語文想象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提問留白,培養學生的語文想象能力。教師通過針對語文文本內容中的伏筆之處進行提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想象,使學生可以完成后續內容的猜想和假設。這樣不僅可以讓語文課堂上的氛圍變得更加有趣、更加輕松,而且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度。
比如,在學習《好的故事》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導入提問:“我們聽過很多故事,故事總是有時間、地點、人物和情節的。但今天我們要讀的這個故事卻不一樣。它既沒有特定的人、特定的時間,也沒有曲折的情節。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散文集《野草》中的《好的故事》。”其次,教師可以出示第1自然段,并且向學生提出開放性的問題:“那是個怎樣的夜晚?讀著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有的學生可能會抓住“燈火”感受環境的“昏暗”;有的學生則可能會抓住“鞭燥”,再聯系課文后面的時間,知道那天正是農歷二月二“龍頭節”,屋外的熱鬧與“我”的冷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的學生可能還會抓住“煙草”進一步感受人物內心的孤獨苦悶。最后,教師可以做出總結:“就是在這樣昏沉的、孤寂的夜晚,“我”做了一個夢,那是一個怎樣的夢?那夢為什么被稱為是‘好的故事’?”由此再次為學生埋下伏筆。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環節,在當前新課程的教育背景下更應該收到良好的優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探索出更加合適的課堂提問策略,最終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高乾容.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6):162.
[2]胡明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析[J].新課程(上),2017(06):72.
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實驗小學 浙江 麗水 3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