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慧
摘要:眾所周知,經濟社會發(fā)展十分迅速,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十分廣泛。為了能夠真正促進教育質量質的飛躍,教師就應該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并沒有興趣,這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可能具有積極性,也并不利于學生整體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就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在這對于教師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能力的發(fā)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美術;有效整合
引言:
高中美術學科的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一定的差異,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基礎的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趣味,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感悟和知識。在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的今天,高中美術結合信息技術就能夠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并且開拓學生的視野。
一、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作用
在目前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的內容正在發(fā)生一定的改變,社會對于美術方面人才的要求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在教學改革的推動作用下,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并不能適合學生素質的發(fā)展,也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就業(yè)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美術教學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術能夠幫助要是整個美術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學習時接觸到更多的事物,并且通過圖片和視頻來向學生傳遞信息。這能夠大大減少時間上的浪費,也能夠打破時空的束縛[1]。
二、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教育的有效整合途徑
(一)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加強引導
由于教材內容有限,學生要接觸到的事物有很多,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審美趣味,教師應該在教學時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設計時,教師也應該花費更多心思。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內容和觀點是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的,為了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教師就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全面的整改,并且采取有效的舉措來克服學生厭學的心理。教師可以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作用來實現(xiàn)教學的引入,在正式進行教學前,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并且進行課前的引導。在這種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就能夠對接下來學習的內容有更加整體的把握,并且具備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找到一些圖片和視頻,向學生進行展示。由于高中美術教材中很多內容是二維的,教師就可以利用3D來模擬畫展的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藝術殿堂,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幫助。最后,為了能夠真正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和整合,為學生拓展更多資源[2]。
例如,在講解高中美術教材中《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眼睛》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帶領學生進入VR體驗館,讓學生真正利用眼睛來鑒賞美術作品。教師可以展示蒙娜麗莎這幅畫,并帶領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觀看蒙娜麗莎,學生就真正能夠感受到蒙娜麗莎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微笑的。
(二)開展差異化教學,拓展內容
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拓展一些理論的知識,更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在實踐中獲得經驗和靈感。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學,并且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向進行內容的拓展。這種選修式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利用當下的信息和網絡資源來進行內容的選擇,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這種選擇式的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高中生學習美術的多數都是為了迎合高考的需要,這無可厚非,但只有尊重學生的想法,才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更加高效和高質。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能夠在學習時找到自己的缺點,對于錯誤的部分也可以加以改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程能夠極大限度打破時間,空間的束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3]。
(三)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審美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不同的學生喜歡的美術種類都是不同的,但受到目前教育形勢的影響,很多學生都不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學習。這會極大限度地限制學生能力的發(fā)揮和發(fā)展,對學生今后在美術方面的學習造成了障礙。因此,為了能夠真正為社會培養(yǎng)美術方面的要求,教師就可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網絡教育資源來為學生拓展更多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進行小學美術課堂基礎知識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審美教育,并且在情感方面進行指導。高中階段的學生壓力較大,在美術作品中也會發(fā)揮自己的一部分消極情緒,教師在課堂中給予的自由繪畫的血虛部分對于學生來說是展現(xiàn)自己和發(fā)泄的好機會。教師可以開展一些社會活動實踐活動,并順應學生的想法進行指導,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這種勞逸結合的方式,學生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4]。
例如,在講解高中美術教材中《禮儀與教化》時,為了充分發(fā)揮美術課程對學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教師就可以在教學時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拓展一些奴隸社會的祭祀用品,如鼎和一些青銅器,學生就會對當時的文化和禮儀有一定的了解。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生活中找到酒桌文化的縮影,感受當前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差異,增添審美趣味。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在教學時為學生拓展更多的內容。在信息技術的幫助和支持下,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將發(fā)生新的變化,這種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馬素華.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J].參花(下),2020(12):73-74.
[2]盧冰.高中美術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41-42.
[3]程李航.藝術類高中美術生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現(xiàn)代交際,2020(22):153-155.
[4]韓達.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整合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02.
桂林市臨桂區(qū)兩江中學 5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