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霞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關鍵組成部分,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模式關系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效果。本文以合作學習模式為例,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指導策略,希望以下觀點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引言: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中比較常用,體現了教學活動的互動性特點,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群體之間,形成了良性互動關系,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競爭合作意識,為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提供了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體是小學生,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的自主閱讀空間更加廣闊,給其創造性學習提供了便利,利于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針對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嘗試融入合作學習模式,帶給學生更優質的閱讀學習體驗。
一、學生分組是合作學習的開端
結合具體的合作學習內容與教學形式,班級學生一般以4-6人/組作為基本單元,分組后組內商量分工情況,為后續的合作學習做好準備工作。這要求教師對班上的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有基本了解,保證每個學習小組實力均衡。此外,在確定好小組成員后,還應該引導組員合理進行分工,每個學習小組設置一個組長,充分發揮出各個組員的長處,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閱讀教學。在這之前,教師要根據每位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行合理安排,每個小組安排 4個學生,一位學生將本篇文章進行有感情地朗讀,一位學生摘抄本篇課文的優美語句,一位學生查閱本篇課文的生字詞,剩下一位學生作為組長,有效地監督和評價自己組員的表現。在課堂上采取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質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二、主體轉變是合作學習開展的前提
教師和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下面臨身份的轉換,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在指導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再以自己為中心,學生也要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主動參與知識學習過程,成為課堂的主人。認識到彼此身份和地位的轉換是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前提和基礎,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樹立正確的教育指導理念,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1]。例如,在教學《草》一詩時,筆者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進行詩文講解,而是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朗讀和學習,在小組自學結束后反饋學習問題,然后由筆者統一講解。在講解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們注意力十分集中,平時愛走神的學生都沒有分心,可見這種“想知道”和以往“來學習”的教學效果是有區別。由此得出,轉換課堂主體在合作教學模式應用背景下十分必要。
三、實踐活動是優化合作學習效果的關鍵
在合作學習時,教師需要加強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獨立的思考和交流空間,針對性地引入一些語文式游戲或合作問題,引導小組學生共同進行學習。在教學完成后,可以結合教學進度來為學生安排相關的客戶實踐活動,有效地拓展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此外,教師還需要認真聆聽學生的不同意見和看法,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2]。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跳讀、精讀、略讀的方式來進行課后的閱讀,并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總結草船借箭的故事內容。對表現較好的小組進行鼓勵和表揚,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來進行課文閱讀,引導學生從對話來感知人物特點。也可以讓學生將故事改編成劇本,讓小學生分別選擇最喜歡的人物進行扮演,并在課堂上進行表演,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感知和理解。在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神機妙算諸葛亮”“三國知多少”的課外閱讀活動,到小組學生根據主題來搜集相關的閱讀素材進行閱讀,并在小組當中加入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會。也可以讓小學生從自身興趣入手,搜集一些我國古代的著名小說作品進行閱讀,如,《紅樓夢》《水滸傳》《聊齋志異》等,要求學生摘錄閱讀當中的好詞佳句,并根據閱讀來完成讀后感寫作。
四、評價激勵是合作學習開展的重點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合理應用評價激勵機制,對學生的自信心建立和自主學習意識培養有積極影響,因此在現代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應該應用評價激勵機制,給學生正面的評價和引導,使學生可以正確認識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強化教學反饋[3]。合作學習模式影響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可以引入多元評價主體,學生自評、小組評價以及教師評價可以聯合應用,提升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同時要關注評價分層,例如,在進行《數星星的孩子》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小組進行文章總結,由小組代表講出自身的看法。對于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并提出一些可改進的地方,讓學生懂得謙虛上進,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對于學習成果較差的學生,不能直接進行批評,而是要以改進問題為主,向學生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并深入挖掘學生的長處,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能夠勇于克服困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這種教學評價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熱愛科學的精神,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十分有利。
結束語:
作為新時期、新思想、新環境下的“三新”語文教師,我們在指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轉變教育理念,深入到課程改革中來,應用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主體,教師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學習積極性調動,這符合新課改要求,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關鍵舉措。本文嘗試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路徑,旨在進一步優化學科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諸煒.合作學習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名師在線,2019(13):42-43.
[2]陳進.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22(11):25.
[3]張華,謝祥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3(11):117.
(重慶市江津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