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足
摘 要:根據教育部新課程改革方案,小學一二年級的體育周課時要保持在4次,且每日陽光體育活動要保證每天半小時,可見,體育活動在小學低學段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而德育作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低學段的一二年級學生日常教育的重中之重,綜合體育教學活動的高頻性和德育教育重要性,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巧用德育手段,促使兩者正向結合,讓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讓體育教學活動更好的體現育人價值,同時也鞭策學校教學工作高質量的實施,促使其穩步邁向更高、更遠的未來。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技巧;原則
一、小學低學段體育教學中德育的使用技巧
1.德育教育要公開表揚,要藏起來批評
對小學低學段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很多的體育技能和體育運動興趣都是從零開始的,他們像一張白紙,任由體育教師在上面作畫,而畫的內容和色彩則是由教師、學校、家庭共同決定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對低年級的孩子,正面的鼓勵和教育更能夠讓孩子快速的學會技能、融入到新的集體中。同樣的,在學生品德、性格等方面,正面鼓勵和表揚的方式更能夠讓孩子分清對錯,記住體育活動中什么才是體育品德,用榜樣的行為為低學段的孩子建立具體可視化的道德教育形象。如:球類項目是一年級孩子非常喜歡的運動之一,但在游戲中往往會出現將球用力拋出去,砸到他人的事情發生,在體育教學中,碰到此類情況,往往是一堆的學生過來告狀,令老師頭疼不已;但若在教學中,教師能夠善于發現,請好的學生出列示范,肯定他的傳球動作和細心,分析他細心背后的考慮,提出體育活動要養成以他人安全為第一的體育道德精神,并在全班面前進行表揚和肯定,將他的行為和事例在班級、在班級群里分享,用家長和學校來鼓勵其他孩子相互學習和模仿,用正面鼓勵和他人肯定的力量是無窮激勵學生向好的,相信在往后的體育活動中,良好的體育道德精神便會成為班級孩子身體力行的準則。
低學段的孩子在體育活動中,會出現各種各種的問題,其中技能問題偏少,更多是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矛盾,如排隊時,“老師,他打到我了”、“老師,他踩我鞋子”等等;在合作時,“老師、他把球踢飛了”等;在面對這類情況時,教師若采用當面批評教育的方法,學生可能會產生負面情緒,耽誤教學進度的同時也會讓學生對事情本身的錯誤認識不足,后續還會再犯等。若教師換位思考,能夠將這樣的情況在課后單獨對學生復述,告訴他正確的做法,在對學生進行錯誤指正時保護學生的尊嚴,做到在人前“留面子”,人后教育的方法,及時的疏導學生心理,這樣低學段的學生便能夠在愉悅的環境中更好的學會處理課堂教學之外的人際關系,學會德育教育中與自己、與他人相處的道理。
2.要結合體育課教學內容創設童趣的德育教育情境
低學段的學生在心理和身體方面發展不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喜歡動物和各類動漫人物,體育教學中應該結合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創設童趣的德育教育情境,使得學生能夠深刻記憶體育活動中的品德和堅毅品質的形象。如在立定跳遠的過程中,學生畏懼障礙,出現不敢跳等情況,教師可結合動作技能,引入超人的概念,講解超人是勇敢和正義的化身,能夠不畏懼困難,具備勇往直前的精神,積極的引導學生,注重學生體育品質的培養;如在跳繩教學中,學生會出現怕累偷懶不愿意練習的情況,教師可給每組取隊名,用動物的肯吃苦和堅持的心理結合優秀的學生展示,樹立良好的榜樣,用兒童化的語言模仿老虎、獅子等口吻,鼓勵學生積極練習,展示學生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
二、小學低學段體育教學中德育的使用原則
心理學認為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來的,跟學生所處的學校環境和家庭氛圍有關。這就給素質教育提出了一個新的任務:小學低學段的德育教育目標要幫助他們改變性格上的弱點,使他們成長為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合格的人才。而兒童期和少年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因此,抓住這個關鍵期對他們的一生將產生重要影響。
因材施教,注意性格不同,體育教育活動也應有差異。孤僻型,這類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合群、與人交往少,人際交往圈狹窄,缺少競爭力。體育教育活動中的集體訓練項目,常會涉及一些團體性質的游戲、訓練及活動,如武術表演、戶外團體活動等。通過讓這類孩子參加集體項目,增加與他人合作、溝通的機會,教師在組織時盡量讓他們融進集體中,增強自身活力和與人合作的精神,逐漸改變孤僻性格;緊張型,這樣類型的孩子表現遇事緊張、害怕、焦慮,總是惴惴不安。要克服這一性格缺陷,應多參加競爭激烈的運動項目。通過校內模擬比賽、實戰鍛煉,感受形式多變、緊張激烈的氛圍。若能經常在這種場合中接受考驗,遇事就不會過分地緊張,更不會驚慌失措,培養鎮定自若的心理素質;膽怯型,這樣類型的孩子膽小、性格軟弱、交往有限,與他人建立關系缺乏勇氣。對于這類型孩子訓練要求不要太高,難度不要太大,循序漸進,注重基礎訓練,在游戲中委以任命,??隙ǘ喙膭睿啻谓o予其成功的體驗,以此培養自信心,從而提高膽量,如在班級學生面前多讓其進行正面展示,多給予掌聲;依賴型,這種類型的孩子缺乏獨立的見解和行動,依賴別人,易受暗示,喜歡順從別人。對這類型孩子應鼓勵其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結合行為訓練做一些力所能及、可獨立完成的事,如幫助老師整理器材、清理體操墊等;沖動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情緒以興奮為主,不穩定、好沖動、急躁、易怒,難以控制且不計后果。為了克服這樣的性格弱點應選擇冥想、瘦身等強度不太大的運動項目,如:體育棋類、體操技巧類。
總之,體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的心理活動所起的作用明顯。兒童的性格形成主要是在游戲與運動中完成的,他們在游戲中扮演角色,并通過游戲規則經歷競爭、合作、成功、失敗、挫折,體驗幫助別人和受到幫助的樂趣,這是普通課堂和書本中難以體驗到的。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通過有針對性的運動,可以糾正學生不良的性格弱點。
參考文獻:
[1]管海萍.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運用[J].小學生(下旬刊),2021(02):23.
[2]王巖.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天津教育,2021(03):10-11.
[3]楊金東.試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小學體育教學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103-104.
(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