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摘 要:學習是每個人終生的課題,自主學習能力是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能力。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就要確立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積極改進教學策略,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引導學生探索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更好地實現育人價值。
關鍵詞:自主學習;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2020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紛紛采取線上教學的策略,使學生學習效果的差異化更加凸顯,而關鍵因素在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自主學習能力是全面發展素養的基礎,也是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高中生已經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按照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實施方案、檢驗假設的完整過程去解決問題。但是與成年人不同,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既有獨立性,又有依賴性。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等不可能完全由自己決定,也不可能完全脫離教師的指導,因此,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種能力培養。本文以化學學科為例,具體講述培養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1.原型啟發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指導老師,教學方式很大程度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自己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把這種能力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教師的課堂對問題的探究有沒有計劃,有沒有深度挖掘,有沒有質疑,有沒有反思,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經常是這樣的探究性教學,那么學生潛移默化地也會培養一種遇到問題會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我們的教學過程要摒棄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轉變為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例如:在講到硫酸的性質這一節課時,我們可以采用分組實驗,給學生提供濃硫酸性質展示的實驗用品,指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硫酸性質的探究。這樣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自主觀察、總結的學習能力。
2.任務設定
(1)合理安排課程內容,精心設計預習作業
自主學習能力包括定向能力,也就是要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備課時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學情,合理地對預授課程做好規劃,同時將教學計劃及時傳達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要給出明確的學習任務,學生有了目標任務,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習的原動力。
(2)課堂目標的提出與落實
在每節課前告知學生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可以強化學生的目標意識。學生在聽課中體會老師對待不同教學內容的要求,能感受“了解”、“知道”、“掌握”這些目標的不同層次,有助于學生以后自主學習中對學習目標的理解及制定。
3.興趣激發
(1)情景引入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原動力,因此,要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比如:可以采用實驗激發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對實驗現象都比較好奇,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探究。
我們在學習《原電池》這一課時,提前向班主任詢問得知當天有個同學過生日,于是提前設計水果電池帶動生日賀卡在化學課上送上生日祝福。新穎的水果電池,立刻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順利地完成了本節課知識內容落實。
(2)自信心激勵
高中生心理發展還不完全成熟,對待學習主觀意識比較強烈。如果開學伊始,學生在某學科的學習過程,曾得到任課教師的表揚。比如說老師表揚作業正確率高或課堂反應快等,該生很快對自己這門學科有了好感,認為自己很擅長這門課,即使后面的學習中遭遇挫折,也不會輕言放棄,認為自己有能力去解決它。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自信心的培養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進行當面表揚,也可以在作業本上寫上一些鼓勵性的、贊賞的話語。
(3)學習方法激勵
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理科學習中,一道題經常有多種解法。因此,在授課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自己要不斷探索最簡單的解題方法;另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更簡單的方法。當學生對題目有了新的解法時,要當眾表揚該同學,引導學生對待問題積極探索的態度。
4.學習整理與歸納
學會學習是自主學習能力的本質,而勤于反思是其具體表現之一。高中階段,學習節奏快,學習任務重,如果學生只知道不停地輸入知識,而不知道對知識進行加工整理,就會導致思維混亂,無法實現高效的學習。因此,要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反思、整理與歸納。在每天的作業布置中,可以安排學生進行5分鐘的反思與整理。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對階段性學習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
三、自主性學習的常見誤區
1.否定課堂教學
很多人認為自主學習就是自已學習,教師的作用不大。這種認知其實是錯誤的,高中生鑒于自身的思維發展能力,自主學習是相對自主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扶下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據研究發現,教師對學生的控制指導力與學生的自主性水平呈現如下趨勢。[1]
教師的控制與指導力越強,學生的自主性水平越低;反之,則越高。在學生低齡階段,教師的控制與指導能力相對較強。對于高中生,教師的控制與指導力要相對減弱,但是并不能放任不管,而是有目標、有計劃地逐步減弱控制力。比如課堂上減少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可以采取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有效方式,以期培養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2、認為是低效的教學模式
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認為學生能力不足,不愿意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探究,認為課堂上學生討論、探究式浪費時間,怕不能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會變成完全被動的學習主體,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曹寶龍老師經實驗研究發現,探究性的學習效果是教師講授效果的二十七倍。因此,看似浪費時間的教學模式,如果教師加以合理的引導,反而是最高效的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能力是高階能力發展的基礎,也是發展核心素養的基礎。因此,我們要以生為本的,確立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曹寶龍.基于素養發展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課程教材教法,2018(1)
★ 2020年杭州市教育科研教師小課題“高中階段學生自主學習化學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培養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20X15xjhcy05
(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海創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