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娜
【摘? ? 要】以美促教,指的是在培養學生審美的基礎上,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與質量。審美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任何知識時擁有一定的直覺性、情感性以及愉悅性。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審美教學的特點與小學英語教學的融合可以有效增強小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將以審美教學的含義與作用為切入點,結合以美促教可行性與必要性的分析,淺談小學英語教育中以美促教的路徑。
【關鍵詞】審美;小學英語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4-0096-02
Promoting Teaching with Beauty——A Study on the Path of Aesthetic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Hongs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ngning County,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ZHENG Na
【Abstract】Promoting teaching with beauty refers to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s. Aesthetic teaching can help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intuition, emotion and pleasure when learning any knowledge.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 toda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teaching and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aesthetic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promoting teaching with beauty, and discuss the path of promoting teaching with beauty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Keywords】Aesthe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Path
一、審美教學的含義與作用
所謂審美教學就是指教師通過審美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某一方面知識的教學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審美感受力、創造力等能力,以此有效促進學生人格品質以及綜合素養各方面的提升。美與審美是兩種不同風格的事物,人們在對美進行一定的評論后便是對審美的定義,而審美則是對美的評價與鑒賞,是欣賞美的一種過程。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下有效培養學生心靈美的重要手段。該種教育方式是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反映相關思想感情與精神。從教育的角度講,審美教學的引入是豐富學校文化精神生活、激發學生學習進取、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審美教學的融入對德育教育、智育教育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可以說審美教學可以充分滿足現階段素質教育的要求。另外,審美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認識現實,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思維邏輯能力等,對于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果有著巨大的作用。
二、以美促教可行性與必要性
(一)以美促教的可行性
1.過程一致性。審美是一種過程,審美是人們通過對事物或人物形態、色彩、動作等進行賞鑒的一個過程,是追求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人文美的重要手段。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了解、體會、探索英語詞匯、語調、文化中蘊含的美,以此推動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中對美的探索欲望與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可以采用以美促教的教學手段,為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以及教學效率提供一定依據。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學生對美的探索而調動、產生學習興趣,因此以教學過程的角度講,審美與英語教學具有一致性。2.內容的交融性。小學英語教學是通過講解英語詞匯、語法、發音等方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手段。審美則是對自然、社會等客觀內容進行審美的一個過程。可以說英語教育內容源于自然、社會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審美與小學英語教學二者之間的內容存在一定的交融性。
(二)以美促教的必要性
1.審美活動潤物細無聲。審美教育的開展具有一定的主體性以及自主性。在學生學習審美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往往是愉悅的。在學習審美內容的過程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自發性與自覺性。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審美這一特征,利用審美與教學內容的融合,有效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以此確保學生在審美的過程中,無形接收英語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受到了審美的熏陶與教育,還得到了一定的英語知識與技能。可以說,審美與小學英語教學的融入,打破了以往傳統教學的限制,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系,為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支撐。2.以美促教一舉多得。以美促教手段的應用,不僅打破了以往傳統教學的限制,提高了英語教學效果,還在最大程度下提升了學生的道德修養以及個人素養。在美中包含著一定的善,以美促教的方式,除了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外,還可有效推動學生在審美過程中體會事物中所包含的美與善。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個人品質與素養將會在美與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以美促教是一舉多得的教學方式。
三、小學英語教育中以美促教的路徑
(一)營造美的英語校園環境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校園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當校園環境具有一定的美觀性時,教師的教學作用將會得到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會得到充分的調動。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致力打造有魅力的英語校園環境,在潛移默化下培養學生英語能力。在創建美的英語校園環境時,學校應充分融入英語中所蘊含的美感,確保學生在課余時間玩耍時可以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以此提高學生英語涵養。例如在教室走廊兩側張貼英語班的名人名句或小故事、在教室內部組織英語角等手段,都可有效推動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自主的學習,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為學生感受英語美感,愛上英語奠定良好基礎。
(二)創立美的英語語調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對英語詞匯、語句等語調的教學至關重要,但在現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語調的教學往往會受到忽視,導致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時常應用同一種語調講解英語知識,教學氛圍枯燥乏味,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充分感受英語語調的魅力,教師應改變自身的教學語調,借助抑揚頓挫等形式,有效引導學生融入課堂教學。同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閱讀語調,教師應創設相應的對話情境,推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當中,以此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利依據。
(三)組建美的教師團隊
作為教學主體之一,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美不僅僅體現在其內在,還體現于外在美中。試想一位不修邊幅的教師在講解傳授英語知識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如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自身形象的整潔性,以此保證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進而保障英語教學效率。另外,教師的內在美也至關重要,教師不僅僅需要有整潔的外表,還需要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良好的道德素養,以此為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提供優秀榜樣。另外,教師在擁有潔凈外表以及淵博知識涵養下,教師在學生的心中將會擁有偉岸的形象,學生對于教師的尊敬與崇拜之感油然而生。此種情感的產生將會為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提供更多的便利,還可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美也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審美教學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審美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推動學生對英語知識美感有更深層的認知與體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可有效幫助教師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水平。作為傳授語言知識的英語教學,教師的英語知識講解應建立于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通過具有美感的言行舉止,向學生充分展示英語知識所蘊含的藝術美、形態美。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審美教育全面滲透在英語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享受美,還可有效提高自身英語知識水平,為教師英語教學以及自身英語水平的提升一定的依據。因此,以美促教,是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興趣以及教師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參考文獻:
[1]季言霞.小學英語教學中美育的運用分析[J].華夏教師,2018(24).
[2]閆淑紅.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與美育滲透[J].藝術科技,2013(01).
[3]趙佼.美學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4]徐麗華,袁德潤.寓教于美——小學英語教學的靈魂[J].美育學刊,2011(01).
[5]馮文嬌,鄭欣.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美育[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06).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