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艷
摘 要:在數學學科上,初中階段與高中階段在學科知識體系、學習方法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很多高一的新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都出現了不適應的情況。因此,做好初高中數學的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簡要論述了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幾點針對性策略。
關鍵詞: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對策;學科特點;思維差異
做好初中高數學的銜接,是開啟高中數學學習的關鍵。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從高中的教學內容出發,結合高一新生特點,針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呈現的不同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假若學生在幾何、函數的學習上存在困難,就有可能是學生初中幾何、函數的基礎不夠牢固,或者學習方法上出現了問題。因此,教師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發現問題,尋找原因,制定出解決方案,從而為學生解決數學學習困難,為高中數學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一、 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思維上存在差異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幾何思維的培養,或者問題解決方式的提升,都不是簡簡單單依靠題海戰術就能夠實現的。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只是初窺門徑,在學生的思維拓展和空間能力的構建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學生思維單一、解題缺乏嚴密的邏輯性,推理能力差,尤其對代數中字母的可變性缺乏理解,分類討論的純粹性、完備性把握也不夠好。
(二)教師教學方式上存在差異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所占的分量是很大的.由于課程內容簡單,對于重點難點問題,教師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講解,幫助學生消化吸收,并且也會對學生的學習進展進行督促。但是,在高中階段,由于教學任務重,教師在教學上表現出來的一大特征就是課堂容量大,節奏快,難度大,需要學生反復琢磨,反復鉆研,需要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三)學生學習方式上存在差異
初中的數學內容少,難度相對簡單,只要肯下功夫,經過大量的練習,教師的耐心指導,總歸能夠實現知識的掌握,取得不錯的考試成績??偟膩碚f,初中的數學學習是教師牽著學生走,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學生缺乏自主性,缺乏自學能力。但這種學習方式比較粗糙,而且沒有了教師的幫扶,在面對高中比較艱深的數學知識時,這種學習方式顯然就行不通了。而高中的學習需要獨立思考,能夠自我總結,在上課時必須手腦并用,學會邊聽邊做筆記,并養成錯題自覺糾正的良好習慣。
(四)教材內容上存在差異
對于初高中教材內容方面的差異,以函數部分的知識為例。初中函數部分的知識較為簡單,其實大多考驗的是學生計算能力和細心程度。而高中部分對于函數的學習有著更高的要求,配方、作簡圖、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斷單調區間、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閉區間上函數最值等,都是高中數學必須掌握的基本題型與常用方法。除此之外,在求解的難度上,高中函數也有了質的提升,對于那些數學基礎不夠牢固的學生來說,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二、 初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不同點
(一)傳授方法不同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知識的傳授重在感知與記憶,就算是一節二次函數的應用課,教師還是會選擇對涉及的每道題進行細致的講解,一環扣一環,整堂課下來,只要學生課堂注意力夠集中,不開小差,基本上都能夠聽懂。但是,在高中數學課堂上,知識的傳授往往借助于實驗、推理、抽象分析等多種方法,教師的講述還在其次,主要是學生自己的學習與理解。因為,涉及的那些抽象性的思考,教師也無法幫到學生,在進行完必要的講解之后,剩下的就要靠學生自己了。
(二)講解程度不同
初中數學教師可以說是生怕學生學不會,所以在講解上是盡可能的細致,解題的每一個步驟,解題所用的方法都會詳細地教給學生。拿課堂中的書寫來說,對于解題的每一個步驟,任何一個細小的過程都不會放過,都會在黑板上予以呈現。像x2-8x-20=0,在一筆一畫地寫出十字相乘法的過程后才寫方程的解。但是,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對于一些非常簡單的運算,考查學生數學基礎的題目,高中數學教師并不會占用課堂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當然,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高中數學教師也會一步一步給學生進行拆解。
(三)課堂容量不同
初中數學的總體知識容量比較少,而且知識較為簡單,授課的課時也多,所以初中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反復的講解與強調,對各種類型的習題不厭其煩地拆解,講述解題思路,直到學生完全弄懂為止。所以,一般來說,只要學生用心、用功了,數學成績上不會出現較大的差距。但是,高中階段,知識總量多,課時安排緊張密集,每一節課的容量都很大,教學進度也快,有限的課堂時間,只能花費在重難點知識的講解上,很少能夠再像初中時,拿出一節課,只為了讓學生弄懂一道習題。很多練習,都留到了課下由學習自己解決,這就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自覺性和較好的自學能力。
三、 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相關對策
(一)注意教學節奏,樹立學習自信
在高一階段,教師要對教學節奏進行合理的把握,如果教學節奏過快,沒能夠實現良好的學習銜接,那么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噩耗。這并非危言聳聽,現實中很多在初中階段數學成績很好的學生,就是因為沒有做好銜接,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致使數學知識的學習困難重重,數學成績也一瀉千里。而且,如果最開始沒有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那么后面再想趕上來就變得越發困難了。
所以,在高一階段,我們要注意教學節奏的把控,多一點耐心,對學生多一點信息,給學生一個知識過渡的緩沖期,幫助他們重新回到學習的軌道上來。具體來說,我們要在教學中注重初高中知識點的對比與聯系,將學生引入門徑。當學生能夠建立起初高中知識前后聯系,由已知學習新知,學生的學習自信也就有了。同時,當高一學生在數學面臨學習難題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問老師。只有向教師傾訴自己的問題與困惑,教師才能夠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真實情況,所處的具體困境,才能“對癥抓藥”,給予學生最有針對性的建議,幫助學生少走彎路。為此,我們要鼓勵學生有什么不懂的,課下大膽來問自己,不要不好意思,要認真陳述自己學習中面臨的問題,向教師尋求專業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