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秋 黃語涵
([1]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2]齊魯醫藥學院醫學影像學院 山東·淄博 255000)
優質教學資源離不開網絡共享,現代教學理念不能脫離網絡環境,現今教學規律要適應時代特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宣布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改造教學成為可能,學生學習方式和知識獲取正在呈現網絡化,這些表明教學信息化改革的條件和時機更加成熟。改革的重點是改變傳統效能下的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多方面創新能力。開展基于Canvas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現教學模式積極轉變,成為變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力量。本文以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俄語精讀》課程為例,對基于Canvas平臺進行混合式學習的教學設計進行實踐研究與評價,以其對混合式教學改革提供經驗借鑒。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推動教育朝智能化、網絡化發展,慕課、微課等各種網絡教學資源逐步大眾化。但,調查顯示,在疫情之前有近60%的學生未參加過線上學習,近80%的教師未開展過線上教學。疫情來臨,為保障教學順利開展,或主動或被動所有高校開展線上教學,網絡教學平臺如:超星、智慧樹、學堂在線、雨課堂等成為線上教學引進的主要平臺。疫情過后學生正常返校,那么是否可以擱置線上教學,只進行單一的線下教學呢?筆者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對比如圖:

對比方面 線上教學 線下教學教學素材 視頻+練習+課后作業+單元測驗+考試+討論(留言) 教材+ppt+板書授課方法 視頻播放+在線解答+在線討論 教師講解+提問互動交流方式 在平臺留言區隨時可進行 課間、或課后見面交流考核方法 在線測試+在線作業+在線考試 期末試卷+平時分教學理念 學生為中心 教師為中心數據統計 在線學習時長,視頻觀看統計 教師記錄
通過對比,在教學素材、交流方式、數據統計方面線上教學占據較大優勢,視頻資源可供學習者反復觀看,可以彌補線下教學學生理解和接受能力各異而造成知識不能全盤接受的問題,此外平臺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便捷,不受時間和地點及空間的限制。數據統計功能更是便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動態。但是,筆者認為線上教學有其自身不足之處,線上教學師生處于異地,教師不能直接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師生之間不能達到共情,此外線上教學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控制能力,但并非所有學生都具有較好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而線下教學雖然可以達到師生共情,教師可直觀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但在授課方法和教學理念方面明顯落后于線上教學。因此,筆者認為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開展混合式教學可彌補雙方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混合式教學是將線上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加“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入深地引向深度學習。混合式教學可以廣義理解為學習理論的混合、學習資源的混合、學習環境的混合以及學習方式的混合。
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是由中原工學院與俄羅斯聯邦圣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制造大學合作建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自2017年9月開始招生,目前已有四屆學生,近800人。俄語精讀是學院開設的通識必修課程。俄語精讀1針對本科一年級俄語零起點的學生進行教學,共120學時,教學周15周,4學分。
根據俄羅斯聯邦俄語一級考試委員會規定,通過俄語一級所需學時總數應達到800學時,而俄語精讀學時數受專業總學時學分數的限制,實際開設學時數與一級達標學時量差距較大。為讓學生能通過俄語一級考試,及為后續俄方專業核心課教學打下語言基礎,僅靠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因此大力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課堂外的時間,彌補課上時數不足,有著非常必要的實施意義。
2018-2019-2 學年開始實施過程性考核,2019-2020學年,兩個學期引進國家級精品課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通用俄語1》,為在線開放課程,2020-2021-1學期引進西安外國語大學《烏拉俄語》,并在平臺上對學生的在線學習數據、階段測試成績進行管理和統計,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但在授課過程中發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互脫離,兩者不能很好地相互融合,混合式教學開展不順利,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引進課程資源與所教授教材內容不一致,因此導致學習內容混亂。在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彌補引進課程與我院授課教材不一致的情況,教研室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在學校Canvas平臺上建成《俄語精讀》在線課程。
Canvas是美國Instructure公司的一個學習管理系統,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教學平臺的發展方向,它獨特的云服務架構設計、教與學工具整合應用、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以及支持移動用戶是它的四大特征。已經有許多的大學、學區和機構關注并使用Canvas開源學習管理系統,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世界各地的2000多所大學、學區和機構在使用Canvas平臺。
Canvas平臺的《俄語精讀》在線課程資源建設。包括下列:
(1)課程信息(教師簡介、課程大綱、教學日歷、考核方式);
(2)課程章節(授課的主要內容、PPT、音頻資源、更新引入的外部視頻資源或優化自制的重要知識點講解視頻),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七大板塊:語音、語法、詞匯、句型、言語訓練、課文、國情知識;
(3)專題討論區(根據授課內容發布線下客觀問題討論,如:最喜愛的俄羅斯詩人,最喜愛的俄羅斯城市等,提高學生對俄羅斯國情文化的了解);
(4)小組活動總結報告區(以宿舍為單位或自由組合,組成背單詞小組、朗誦小組、書寫小組,根據討論結果發布活動通告,評選結果公開);
(5)擴展資源區(教學電影每學期至少更新5部、課外閱讀、俄語網站分享匯總帖);
(6)交流反饋區(通知、作業);
(7)論壇發帖區(學生自由討論或提問專區);
(8)測驗與統計區(作業、平均分統計、在線學習時長統計)。
Canvas平臺作為開展混合式教學的線上平臺不僅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而且可以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俄語精讀課程的授課為例詳細闡述運用Canvas平臺如何開展混合式教學:
(1)課前線上預習:提前在Canvas平臺發布學習內容,學習要求,開放多媒體課件和教學音頻、視頻資源,學生采用手機或者電腦登錄平臺進行課前預習,并完成相關練習。
(2)課堂混合式教學:吸收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開展多方位互動,有關課前預習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提問,以便掌握學生接受程度,并對重點及難點進行解讀,并通過練習強化鞏固知識。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實施翻轉課堂。
(3)課后線上復習:課后線上發布當堂課程的作業及測驗,學生有疑問可通過Canvas平臺的論壇發帖區與教師、助教和其他同學交流,強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強化學生創新性和批判性思維。同時線上資源可供學生多次反復觀看。
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打破傳統課堂的“滿堂灌”和沉默狀態,學生學習方式顯著變化,個性化學習大大提升,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訓練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審辯式思維能力。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兩學期內,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及格率提升至90%以上,評教滿意度達到95%以上。線上線下內容互補。教學團隊有意識的收集數據并開展教學反思、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進,在多期混合式教學中不斷進行優化教學的設計和實施。
混合式教學開展是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然之路,在傳統教學中融入新科技成果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教學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提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同時必須改變傳統輸入式的教學方法。本研究提出基于Canvas平臺的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正是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踐,將淺層知識放在課前,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而知識的內化則在線下課堂上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完成,通過學生在課堂中的實踐檢驗知識的掌握程度,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