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香
摘要:小學生天生愛玩游戲,學生在游戲中能夠實現心腦手口的協調統一。游戲教學法正是以學生喜愛的游戲為載體進行教學的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由傳統言傳身教放手到游戲當中,充分體現了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對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識字、閱讀、古詩詞以及造句教學中進行探討,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和指導。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語文;有效價值
一、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低年級語文主要是開展識字教育,識字教育不僅是語文學科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其他學科知識教育的基礎所在。識字教育關乎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和提升學科教學效果具有密切關聯。因此,教師應該轉變以往的識字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入游戲教學法,以這種教學方式提高課堂趣味性,增強學生的識字效率。
比如,在講解《一去二三里》的課文時,這篇課文里包含著一到十這些漢字,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先帶領學生認讀這些漢字,然后組織學生一起玩“打地鼠”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數字的認識和理解。首先,教師應該在課堂活動開始之前制作“一”“二”“去”“三”等漢字卡片,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一組每個人拿著一張漢字卡片。其次,教師對學生說:“馬上地鼠就要出現啦,我們一起玩打地鼠的游戲好不好?”在學生答應以后,教師繼續說,“如果大家能夠說對地鼠的名字,那么就是打到了地鼠,如果說錯了,地鼠就會逃走哦。”講完規則以后,拿著卡片的學生陸陸續續地從講臺前走過,若是學生能夠認出卡片上的字,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學生若是回答錯誤了,教師就說:“那地鼠就逃走啦。好可惜,下次要繼續加油哦。”在這種游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注意力會專注在課堂教學上,學生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牢記教材中的漢字,有利于識字教學活動效率的提升。
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教學活動和識字教學相比,具有一定的難度,小學學生對閱讀教學活動的熱情較低,容易產生畏懼心理。為此,教師應該不斷革新閱讀教學方式,提高閱讀教學活動和游戲教學法之間的匹配度。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教材本身出發,找到適宜的游戲教學法切入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
比如,在講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角色扮演,以游戲的方式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分組一起表演《小蝌蚪找媽媽》文章中的相關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都積極參與到角色分配中,有些學生選擇扮演小蝌蚪,有些學生選擇鯉魚媽媽。當學生都選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時,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表演。小蝌蚪會和鯉魚媽媽和烏龜發生對話以及交集,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青蛙媽媽。當小蝌蚪找到青蛙媽媽時,小蝌蚪也完成了蛻變,從小蝌蚪成為了青蛙。在這種游戲表演中,學生能夠將自己代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以此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以此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和閱讀能力。
三、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古詩詞是傳統文化的具象載體,詩詞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學價值。而詩詞所營造的意境對小學生而言難以直觀領會。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時,應該對古詩詞講解進行去難度化,以游戲教學法的融合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中深刻意義,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比如,在講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設置“唐詩宋詞大考驗”的游戲,讓學生能夠回顧之前學過的古詩詞,以便于能夠將所有具有相關性的古詩詞進行串聯記憶,形成系統化的古詩詞知識體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入游戲的狀態,師:“同學們,《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詩人對親人和故鄉的思念,回想一下曾經學過的古詩詞,有哪些古詩詞同樣表達了對親人和故鄉的思念之情?”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努力思考相關的古詩詞,并對其進行總結。比如,有的學生說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將自己曾經說過的古詩詞都一一列舉出來,這種對已學知識進行系統化歸納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生梳理自己的知識框架。
四、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造句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需要引導學生認識生字詞,還應該讓學生學會造句,讓學生能夠用字造句,用句子構成段落,進而形成一篇結構清晰的文章。為此,教師在講解字詞時,不僅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字詞,還應該幫助學生學會用字詞造句,讓學生能夠理解到不同語境中的字詞的含義。
比如,在造句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造句游戲提高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教師列舉出來的詞語中,任選兩個詞語進行造句,實行積分制,造句越優質,包含的詞語越多,所能夠獲取的積分就更多。這種造句積分游戲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不僅……而且……”,“雖然……但是……”等基本連接詞,然后引導學生選擇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和關聯詞進行連接造句,以此提高學生對關聯詞的應用能力。另外,在學習《秋天的圖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中描寫秋天大豐收的句子進行仿寫,讓學生利用文中的“掛起、露出、翻起、舉起”等動詞進行造句,讓學生在仿寫句子的過程中體會景物的動態美。在這種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枯燥的字詞造句轉變為具有趣味性的積分游戲,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學生對字詞造句的心理難度,讓學生能夠以一個更為輕松的方式學會造句的相關知識。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趣味性,還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教師要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趣味性游戲降低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畏懼心理,發揮游戲教學法的最大價值,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中,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小麗.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神州(上旬刊),2019,(34):109-109.
[2]王現剛.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 (07):158-158.
[3]黃河.游戲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8,(04):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