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畢長亮
摘要:基于新的時期背景,對我國企業突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將新時期我國企業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的面貌全面的展現了出來。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對新時期我國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安全生產;應急管理
新時期對于企業的生產要求就是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在開展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如今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而且在開展安全生產的過程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進而使員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影響我國企業的持續發展。基于新的時期背景,如何對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進行有效的改善,是我國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因此,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1、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我國各大企業的生產而言,其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于相應的生產技術要求非常高,但是在現實中,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為了使市場對于產品的需求進一步滿足,則會將一些不具備專業技術的人員招聘進來,而且在招聘完成之后,只是對相應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就直接上崗,而大部分的工作人員由于自身的技術不夠嫻熟的問題,經常在生產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更有甚者發生相應的事故,進而造成人員的傷亡,損害企業的利益。此外,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具體的應急管理制度建立進來,也沒有將相應的應急組織建立進來,導致企業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一旦遇到了突發性的事故,則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應急處理的開展,導致人員的傷亡進一步加重,也是企業的損失進一步加重。
2、新時期我國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措施
2.1、轉變觀念,推進應急管理常態化
在企業實際生產的過程中,應急管理本身具備動態化的特點,因此,不論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還是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之前或者之后,其都屬于連續開展的一項管理活動。對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而言,其最重點的內容就是預防,而且可以真正的實現治標兼治本的效果。但是對于如今的應急管理工作而言,其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相應的企業必須要進行相關觀念的轉變,將總體協調機制建立進來,進而完善應急管理機構以及相應的指揮機構,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得到真正的保證,此外,還要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進行加快的構建,使應急預案的質量全面提高上來,還要確保應急管理的常態化推進,使其可以真正的落實到日常的生產之中,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2.2、加強健全完善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機制
2.2.1、建立多元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機制
企業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要想保證生產的安全性,就要將應急管理機制建立進來。在實際構建的過程中,可以以當地的政府作為主導,對私人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進行積極的動員,而且將社會的力量融入進來,進而形成一種合作的體系,具備全流程性和全風險性的特點。此外,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還要對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水平進行全面的提升,進而使其對于安全生產突發事件的防范力度提升上來,保證企業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2、建立應急資源整合和調撥機制
在企業實際生產和發展的過程中,最為特殊的一種系統就是應急資源整合和調撥體系,在對其進行實際構建的過程中,必須要將人員和技術以及裝備、物資等全部集合進來。而且還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分散的應急物資和力量,并且對資源布局規劃模型進行建立,進而完善應急資源數據庫。在此過程中,還要將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全面應用進來,進而實施的整合各種功能的活動,使安全生產的應急管理效率提升上來。此外,還要將應急資源征用補償制度建立進來。
2.2.3、完善現有的工作機制
首先第一點,就是對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進行全面的完善和健全,使各部門的安全生產作用發揮出來。其次第二點,要對企業內部各種危險類型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并且將針對性事故災難的預警機制建立進來,對各部門的協作進行進一步的強化,在此過程中,還要保證信息的共享。第三點,要將應急監管部門建立進來,對相應的應急工作機制進行全面的完善。最后一點,就是對安全生產信息平臺的建設進行全面的推進,并且使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得以實現,使應急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快速性得到保證,提高應急處理的能力,使我國企業的安全生產得到保證。
2.3、注重人才培養
我國企業的發展基礎就是人才,而且基于新的時期背景,企業要想實現安全生產和有效的應急管理,就要對人才的培養進一步重視,使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得以滿足。企業在對人才進行培養之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將積極的工作環境建立進來,使員工深入其中,就可以提升自身的工作積極性。此外,企業還要加大培訓和教育的力度,在培訓的過程中,除了對具體的技術能力和專業進行培訓以外,還要加強安全的教育,進而提高生產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風險。在對職工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安全生產培訓全面深入進來,并且對安全意識和培訓的重要性進行全面的強調,使職工可以通過培訓真正的意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并且做到安全生產。企業在對員工進行招聘時,在入職之前,必須要將相應的培訓深入進來,而且在員工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則要將定期的培訓開展進來,進而使員工的整體安全意識得到提升。此外,企業還要對應急管理人才培養進行重視,將具體的應急管理措施以及應急處理注意事項實施進來,進而提高應急組織人員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得到根本性的保障。
結語
本篇文章對新時期我國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基于新的時期背景,對于我國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企業在實際生產和發展的過程中,要對新時期具體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明確,以此為出發點,不但要進行觀念的轉變,實現應急管理的常態化,還要對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機制進行全面的完善和健全,不僅如此,還要以如今現有的工作機制為主要的出發點,進行實時的完善和健全,此外,還要特別重視人才的培養,不僅是對生產員工的培養,還要對應急管理人才的培養,加大培養力度,使我國企業的安全有效生產得到根本性的保證,促進我國企業的全面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盛平.危化品安全責任保險防災防損工作?為上海化工安全發展提供有效服務和支撐[J].上海化工,2020,45(04):79-80.
[2]段毅文,尹佳琪,楊德福,吳迪凱,包翔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第三方監管、檢查涉及的內容討論[J].內蒙古石油化工,2020,46(06):52-54.
[3]郝會娟.安全管理與安全生產事故預防的探索與研究——評《化工安全管理》[J].分析測試學報,2020,39(05):697.
作者簡介:
姓名:李娜(1982.06.03);性別:女,民族:蒙,籍貫:遼寧錦州人,學歷:本科;現有職稱: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