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楊
摘 要:在新課改下,有一個分外引人關注的教學思想便是課程資源的管理與整合,教育部提出了由國家、地方與學校統一管理課程資源的建議,并據此提出了“校本教學”概念,目的便是要讓學生積累全面的學科知識。這一改革政策實則就為高中政治教師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教學空間,可基于發展學生學科素養的終極目標科學使用教材資源、教材之外的課程資源,確保學生真正積累有效的政治學習經驗。文章將基于筆者對課程資源概念的認識,以及整合課程資源的真實經驗來組織政治教育活動。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探究
一、 引言
常規的高中政治課程資源便是指政治教材、與其配套的習題資源與教輔資料,因為高中政治教學一直存在“唯知識論”教學行為,目的便是要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全面背誦政治知識,使其帶著豐富的知識記憶考試。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拓展,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變化,高中政治教學不僅要逐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要切實關注學生的終身成長,切實貫徹“立德樹人”目標,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在此背景下,如果只依靠常規資源,將難以真正落實素養本位目標。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切實開發并整合課程資源,以便真正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二、 依托政治教材,實現政治教育
(一)重視政治教材的顯性知識作用
雖然現在并不提倡只關注政治知識的教學進度,但是卻并不能否定政治教材的知識積累作用,因為高中生的人生閱歷單一,他們需要通過知識學習不斷豐富成長認識,了解經濟、政治、文化、哲學,而政治教材顯然是滿足學生知識積累訴求的重要載體。因此,在開發課程資源時,高中政治教師同樣也要關注政治教材的基礎教學地位,切實突出政治教材的顯性知識作用,以便逐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成長視野。
比如,以“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課教學中,本班學生因為很少參與政治生活,所以對中國公民的當家做主地位了解甚少,嚴重缺乏政治常識,所以筆者就利用本課知識與學生一同探討了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梳理了黨的性質、根本宗旨、執政理念、奮斗目標這幾個關鍵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思考中國的政治制度特點。由于筆者盡量使用了簡單準確的語言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所以本班學生也能正確分析中國的政治體制,切實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這樣一來,便可發揮政治教材的顯性知識教育作用,可以直接拓展學生的政治學習視野,讓學生積累有效的政治學習經驗。
(二)開發政治教材的隱性思想內涵
在國家領導人關于政治教育地位的講話中,能夠明確認識到政治課程是體現“立德樹人”思想的基本學科,教師也應隨之主動承擔起立德樹人的關鍵責任,切實豐富學生的精神財富,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健全的品格意識,有效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利用政治教材時,要“活用”政治教材,突出教材知識的隱性德育內涵,以便及時讓學生接受德育啟發,使其積累豐富的精神食糧。
就如在“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重點引導學生全面分析了中國現階段所制定的社會保障制度,客觀分析了社會保障的具體作用及其構成部分,但是為了啟發學生,筆者不僅關注了知識傳播進度,還引導學生及時回想自己的生活經驗,認真分析社會保障制度的必要性。通過平等討論與多元合作,本班學生普遍認為社會保障是讓普通人民群眾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和諧的基本條件,而中國所推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也真正體現了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地位,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這就無形中讓學生產生了自豪、幸福的感覺,使其懂得珍惜幸福安康的幸福生活。
三、 基于網絡資源,拓展政治知識
(一)開發視聽資源,創新資源形式
隨著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度整合,網絡資源也逐漸成為比較重要的課程資源之一,且因形式多樣、主題豐富可以更靈活地適應政治教學訴求,無限度地拓展政治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到最完善、最全面的政治知識。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及時開發視聽資源,據此創新課程資源形式,通過綜合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受豐富學生的政治認識,使其真正實現拓展思考。如此,便可逐步豐富學生的政治認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就如在“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一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存在多樣性與民族性特征,筆者就整理了幾則視頻資料,包括中國最為盛大的春節慶祝視頻、傣族的潑水節等,以便讓學生親眼看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發展。實際上,本班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明確懂得中國各民族文化存在現實差異,視頻資源則可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文化體驗,使其能夠直接受到文化啟示,正確對待本土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有利于切實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堅定學生的文化信心。
(二)整合習題資源,豐富精講精練
整合并豐富習題資源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問題,因為需要通過構建層次化的習題資源結構來滿足各層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其針對性地查漏補缺,有序提升學生的政治解題能力,切實改變“題海戰術”,實現減負提效。但是,如何獲取大量的習題資源,并能結合學生的認知需求組織專項練習活動,則是一個教學難題。然而,隨著網絡資源的廣泛交互,越來越多的網站都收錄、儲存了政治習題,而且部分網絡資源還附有習題解析、命題趨勢分析等關鍵材料。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主動利用網絡資源中的習題庫構建專項練習活動,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使其真正積累有效的解題經驗,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
就如在“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一課教學中,由于本班學生的哲學認知水平不同,所以筆者就主動搜索了習題資源,包括一些名師所設計的哲學習題,以及近幾年來中國高考政治試卷中關于“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一課知識的考題,按照客觀題、主觀題兩種題型設計了課后作業。當然,為了滿足各層學生的學習需求,筆者還按照難度水平調整了習題順序,標注了“易”“中等”“難”三個等級,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整合,讓學生積極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