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媛
摘要:本文是一篇淺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論文,指出了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語文學習令人堪憂的現狀,從教師角度提出了解決這一現狀的對策,就是常動腦筋,更新觀念,創新教法,加強實踐,教學堅持走生活化人文化信息化的職教之路。
關鍵詞:職業教育 ;積極性; 實踐
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我們教育工作者對此深有體會,沒有興趣的地方確實沒有記憶。使學生對所學的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達到“親其師,傳其道,學其道”的效果,同時努力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然后,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訓練,給每個學生發揮自己能力,提高自己能力的機會,實施因材施教。本文針對從教師自身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積極性談一些實踐體會。
什么導致學生學習的這種局面的?表面看是學生原因,實際上老師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認識,對“教”“學”關系的錯位理解,對職業教育內涵的不深入認識,教學手段的簡單使用,都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我認為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其一,觀念上,對“職業教育”內涵認識不夠深入。教學體現不出職業學校的課程特點,我們的教學對象是職業學校的學生,不是普教學生,我們進行的是職業教育,而不是基礎教育。關于職業教育,教育部有明確要求,指出“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特點是不同于普教的,是為學生的未來生活職業要求服務的,是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創業做準備的,是為學生未來的繼續學習再發展打下基礎的,這就決定了教學中,就不能只是照本宣科,應該兼顧好課本知識與拓展延伸,兼顧好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
教學中,過多地關注文本內容而輕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過多地關注課堂而 少關注學生未來,因循普教的課堂模式,肯定提不起學生興趣,也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二,教學手段上,對教學意義認識不足。我們學生本來就是文化學習的不成功者,雖然他們的智力是正常的,但他們學習的基礎薄弱,方法能力欠缺,自然,學習就不感興趣了,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教學手段的單一,僅僅圍繞文本,選擇幾個圖片,播放幾段音樂,進行幾次簡單的低層次的師生互動,如何能引起學生或有意或無意的注意?學生哪能提高學習興趣呢?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呢?那如何從自身出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以下幾點拙見:
一、讓愛貫穿教學
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我們面對的是被普通高中拒之門外的“敗陣兵”。太多的自卑和迷憫使這些學生跌入了厭學的深淵,沒有興趣沒有愛好,不知道自己喜歡或者想要做什么,對未來規劃更是無從談提。在他們的潛意識里,職業學校和打工是“孿生姐妹”;加之社會上一些不公正的輿論和偏見,更讓他們在無奈中彷徨。
面對莘莘學子,我們教師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與他們溝通,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輕輕地揭去蒙在他們心靈上的塵土,還他們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因此愛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只有愛才會讓他們在迷茫的求學路上輕裝上陣,只有愛才會讓他們喜歡教師,才會表現出一種向師力,不自覺的關注老師,從而關注老師的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必須強調的是,我們不能盲目地輕信“嚴師出高徒”,更不能“棍棒出效率”因為中職生內心是較脆弱的,他們輕浮、狂躁、虛榮心強,過激的言行都會觸及他們的自尊心。因此,教師要避開在課堂上公開批評教育學生,這樣不但可以避免與學生發生正面沖突,還可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從而使他們靜下心來學習。
二、給犯錯的學生搭一個梯子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有思維的人。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決定了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追求和目標決定了不同的人生。古人說:“人非圣賢,就能無過”,但當我們真正面對犯錯誤的學生大都會將這一圣訓拋之腦后。人性本能的挑別讓我們就錯論錯,然而,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我們這種教育方式取得的效果往往為負。
因此,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的教學思維,當我們發現學生出錯時,尤其并非原則上的錯誤時,我們往往可以通過學習上的略施小懲來替代責罵。比如有一些學生總是遲到,我們可以通過在課堂中拋出問題讓遲到的學生課后查詢、了解,再將內容講述給同學們,即讓他們認識到遲到的問題又能學習到本節課的知識點同時還加深了記憶;對于有些時常課堂玩手機、睡覺的同學,可以請他們在上課時幫老師操控PPT或是在黑板上謄抄課上練習題,相比較罰站清醒的方式,既提高了他們的注意力又能學習到課堂內容,效果更佳。所以對于職校學生犯錯要注重方式方法,首先應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確錯了,其次應讓他們知道出錯會承擔相應的后果,最后應讓他們明白我們教育他們是出于好意,并給他們搭一架梯子,讓他們從錯誤的絕壁爬上來。
三、改進教學方法,不能“紙上談兵”
培養學生創業、就業的能力是職業學校的教學目標之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我們要從普通教學的模式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技能培訓上。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拿我所教授的科目之一《色彩原理》來說,理解力再好的學生面對書本上的色彩知識原理也是一知半解,沒有直觀的印象和對于色彩調和、搭配的實際,所以實踐在學習過程中特別重要。
因此,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準備顏料自己去探索各種顏色如何通過調和產生,通過不同材料的使用了解色彩肌理的構成,讓他們走出教室觀察光對戶外景物的影響,使學生獲得更直觀的感知。我們就要從實踐出發,努力改變當前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四堵墻”的
教室,在藍天白云下探索科學的真諦。常言道:“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只有讓學生自己動過手,我們要努力掙脫形式的“繩索”,將學生投身于大自然這本永遠讀不完的“書”中。讓實踐調動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讓嫻熟的技能為同學們開辟一片屬于他們的天空,讓卓越的本領為他們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四、根據專業需求確定教學重點
《色彩原理》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學科,要讓學生真正領會這門課程,就必須讓學生實際動手并且與專業相結合。因此,在教學中除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去體驗顏色的產生調和和特性外,我還對他們的專業進行了解,針對于動漫專業的學生在講授時注重對于日本動漫的色彩搭配,以及不同國家對色彩文化的理解進行突出介紹,并在課堂內外為學生播放和推薦色彩運用有特色的電影,體會電影的總基調;對于網絡營銷專業的學生分析知名網站、淘寶店的網頁設計,色彩間的搭配、面向的受眾人群和店面主題,只有這樣才能加深他們的記憶,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們才會感覺到理論的重要性,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學從不是單邊活動,而是師生間的雙向驅動。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負責設計、編排各項教學活動,教師要多給學生機會,多給予學生稱贊,鼓勵學生多動腦,去探究,去實踐,真正做到課堂內、外信息的多向交流,通過一法單用、或多法并用、或循環運用的操作,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創造性,肯定學生每一滴成績,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切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
(西安商貿旅游技師學院?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