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低年級尤其是一年級新生其學習仍然存在幼兒園時形成的習慣,喜歡在游戲的環境下學習知識,這是此階段學生好奇心、感性心理所決定的。本論文就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活動設計與實踐展開探討,希望形成的內容對我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游戲活動;活動設計;實踐探究
前言:
關于游戲對于小學生具有的重要作用,不管是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還是陳鶴琴先生都給出了肯定,認為游戲對于小學生能力培養具有積極作用。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含了數感在內的十個素養。而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數感、運算、數據分析、推理以及符號意識是基本的素養,需要在數學游戲當中進行充分考慮。數學游戲的設計需要遵循相應的原則。
1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的重要性
數學實際上是一種生活工具,其具有邏輯性,是人們認識自然、總結自然、掌握自然的一把鑰匙。也正因此,數學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數學游戲對接了從幼兒園續接下來的游戲學習習慣,能夠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降低數學學習原本具有的抽象性,使得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獲得提升。最為主要的是,這種教學模式積極落實了“學生本位”教育價值理念,使得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游戲過程里得到塑造。
2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設計原則
第一,生活化原則。即要將生活當中場景轉移到課堂上,這樣利于學生數學知識轉化和利用。例如關于錢幣面值認知,可以融入生活化采購游戲。第二,積極原則。即游戲必須能夠給予學生積極思想,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比拼意識,在游戲當中能夠形成配合以及互相啟發。例如在教學當中可以分組比賽,提高學生參與性,激發他們的比拼意識、競爭意識。第三,創新原則。必須要經常創新,這樣才能迎合小學生心理,使得其對數學總是保持旺盛的探知欲望。第四,直觀原則。游戲的規則不可太多,也不要讓游戲太過復雜,能夠讓低年級小學生理解,這樣才能實現知識的內化。第五,適當原則。整堂課的游戲時間以及游戲切入點都要恰如其分,這樣才能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達到寓教于樂[1]。
3低年級小學生數學游戲設計實例
筆者為了體現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設計原則,特別舉例說明。第一,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在這一環節筆者將生活化場景游戲“抱抱團”融入進來。筆者先簡要介紹規則,然后喊1,所有小朋友都沒有動,喊2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必然會有落單的同學,然后筆者問:“同學們,2大還是1大?”同學們都說2比1大。如此類推,最終同學們明白了從1到10,是越來越大。然后筆者又融入“>”“<”“=”三個符號,并教給同學們這樣的歌謠:大口朝左大于號,大口朝右小于號,兩邊相等等于號。這個游戲當中遵守了生活化、直觀化、創新化三個原則,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熱度。第二,人民幣的認識,這一節課當中筆者首先讓學生們認識具體的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五角等面值。然后將購貨場景融入進來,讓學生們利用不同面值去采購貨品。其實這一環節就是增加學生對面值的理解以及對貨品價格的認知。過程里有同學用五角面值去購買一雙鞋子,立刻引起了其他同學的更正,筆者便問道:“那么大家認為一雙鞋子,用哪個面值較好呢?這位同學如果用100個五角硬幣能買來一雙鞋子嗎?”此時學生們開始計算100個五角硬幣是多少錢,最后不少學生喊道:“可以!”筆者又問:“為什么?”有學生回答說:“我媽媽給我買的鞋子就是50元的,100個五角,是五十元!”這讓我很吃驚,問他怎么算出來的,他回答:“兩個一元,100個就是50對,那就是50元!”在深度溝通后發現,這位同學的母親是個體商人,他在假期總是會跟著她,耳濡目染已經學會了算賬。在這個游戲里,筆者將生活場景融入,而且將內容有所拔高,使得學生在認識不同面值基礎上,能夠對不同商品的價格有所認識。
4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設計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師對數學游戲停留在口頭描述上,或者利用信息化技術將一些情境投射到黑板上,但是學生并不能參與到情境當中,造成了“夾生飯”的情況。第二,教師對數學游戲只是停留在非常簡單的操作上,忽略了游戲對于學生數感、推理、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數據分析能力培養不足,使得學生對數據有關信息不能夠充分理解,這對于下一步應用題的教學形成了阻礙。第三,數學游戲設計投入到課堂之后,缺乏動態評價。很多教師沒有在課程進行過程里來分析各環節,對數學游戲活動展開具體分析,導致數學游戲設計總是裹足不前[2]。
5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活動設計水平的策略
第一,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成立教研組,對低年級數學游戲展開研究,力求形成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并對方案展開落實,動態監控并記錄,來總結出低年級小學生數學游戲學習具有規律。第二,敦促教師結合小學數學新課標素養培養標準來展開具體的數學游戲設計,讓數感、數據推理等融入進來,既能提高小學生的參與興趣,又能提升他們的數學技能。第三,教師需要對自我數學游戲設計展開評價,在課堂過程中能夠詳細體會學生參與的熱度,教學難點、重點的對接程度等等,動態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力爭快速提升數學游戲設計水平,提高小學生數學素養培養能力。第四,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數學游戲教學延展到課前、課后,讓游戲引領小學生完成預習、復習,提高他們的數學領悟能力,掌握這門知識并能靈活運用這門知識[3]。
總結:
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設計并非是為了游戲而游戲,而是要將具體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融入到游戲環節,使得學生在游戲過程里可以確保知識、技能內化,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告別過去學習和生活脫節的弊端。這其中教師的學情分析是必要一環,必須要對全班學生的數學基礎、數感強弱等形成了解,能夠做到游戲的針對性,確保小學生興趣被激發出來,愿意參與到游戲當中。
參考文獻
[1]林宇. 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的設計及課堂實踐探索[J]. 速讀(上旬), 2019(09):54.
[2]孫建梅. 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與實踐相結合的體驗式教法探討[J]. 學周刊, 2019, 390(06):12-13.
[3]李穎穎. 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活動設計與實踐探究[J]. 軟件:電子版, 2018(09):282.
作者簡介:徐同德(1968年12月)男,漢族,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中小學一級教師,郵編256200
(黛溪小學?山東?濱州?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