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華
摘要:為進一步實現我國當前衛生執法的綜合監督管理水平,保證相關醫療機構的主體責任落實,我國相關部門對于衛生體制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希望通過加強衛生執法力度以提高各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水平能力。但從當前醫療機構衛生執法中的執行過程來看,仍舊存在較多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共衛生安全及健康事業的良性發展。對此,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針對當前我國醫療機構衛生執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根據問題制定完善相關的監督管理手段,保證衛生監督執法的規范化,從根本上實現監督管理目標。
關鍵詞:醫療機構;衛生執法;問題;監督管理
當前,隨著我國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群眾能夠獲得醫療衛生知識的渠道逐漸廣泛;同時,隨著群眾法律意識不斷提高,醫患矛盾層出不窮,導致近年來的醫患關系逐漸出現不和諧現象,嚴重時甚至出現醫療糾紛,在一定程度上對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在這樣的前提下,醫療機構衛生執法機構逐漸加強了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旨在最大程度降低醫療活動中的差錯及事故發生,在發生時能夠及時執法,維護群眾的利益。當前,醫療衛生監管機制的改革已經成為順應市場改革的必然趨勢,而只有不斷加強對法律的建設,同時提高衛生監督執法的力度,才能夠保證醫療衛生事業長遠發展。因此,在實際監督執法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衛生監督執法的力度,能夠使我國的醫療機構逐漸朝規范化、合法化發展,保證了整體醫療水平。對此,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針對當前我國醫療機構衛生執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問題制定完善相關的監督管理手段,現報道如下。
1醫療機構衛生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1.1 共性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同時針對現代化醫療體制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入,相較于以往傳統的醫療機構類型,目前我國醫療結構仍舊具有較多的特點。在經濟市場體制的管理下,我國的公立、合資及民營醫院,甚至包括個體診所均有一定的獨立發展空間,但是在部分偏遠地區甚至城鄉接壤的地區仍舊存在著無證非法行醫的現象。另外,目前我國普遍存在醫療機構對經濟效益盲目追求的現象,因此逐漸出現了無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等的現象,在人群密集的地區傳遞肆意傳播一些非法虛假的醫療廣告,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產生了不良誤導,甚至出現了雇傭醫托、外包等現象。部分醫療機構出現出租科室,聘用的部分醫務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知識,而這一些問題均屬于共性問題。同時,這一些共性問題的發生極大地危害了群眾的健康及個人權益。另外,我國的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具有編制的衛生監督人員數量不足,難以招收到高學歷的專業人才,導致相關醫療機構在衛生監督力量方面相對較薄弱,機構內人員編制和隊伍執法能力較低,而這一缺陷在部分基層衛生監督機構中較常見。
1.2 個性問題
個性問題能夠分為三個方面。其一,關于公立醫療機構:根據調查可見,當前我國的二級及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對于衛生法制意識方面的表現相對良好,均具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和財力儲備,所有的醫院均構建完成了相應的系統化管理體系。從醫院整體管理方面來講,所存在的共性問題相對較少。但從實際上來看,二級和三級醫院仍舊存在專業性的技術問題,包括醫院在對運行中并不能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開展二類及三類的醫療技術。此外,醫院內使用的醫療器械較多且精細,但醫院人流量大,對醫療器械的需求更高,導致了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壓力較大,且由于工作人員不足,導致胃鏡等多種精細的醫療器械使用前并不能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全面消毒。ICU及血透室等對于院內感染的管控工作并不全面和嚴格;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醫務室等公立的一級機構由于整體運營的規模相對較小,大多并不能形成集中化的管理體系,同時,這一些醫療機構的服務范圍和對象有廣泛及繁瑣的特性,是共性問題頻發的機構類型之一。
其二,民營醫療機構:從性質方面來看,民營醫療機構主要包括了營利性機構以及非營利性機構,而兩種醫療機構從技術以及管理等多種方面表現出的水平均有著明顯的差異。民營醫療機構多數的建設規模相對較小,往往更缺乏人力資源以及物力資源,導致該類醫院出現的共性問題相對較多。其中包括了在人群中傳播虛假的醫療宣傳廣告,對治療的效果夸大其詞,為達到攬客的目的欺騙患者,導致過度醫療等現象的發生。另外,部分民營醫療機構為了降低資金成本的過多投入,出現了不按照相關規范和標準處理醫療廢棄物和污水等。甚至部分民營醫療機構在沒有經過醫療審批的情況下就將診療活動逐漸過大到非規定的范圍,這一些行為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營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出現率,因此民營醫療機構已經成為醫療機構綜合監管的主要對象。
其三,其他醫療機構:醫療急救中心、醫學檢驗等醫療機構由于能夠提供的服務單一,人員、設施等變化的可能性低,日常醫療活動的管理難度低。因此,該類機構醫療機構衛生執法的情況相對較好一些。
1.3 醫療機構常見違法行為及執法問題
部分醫療機構可能出現聘用未取得行醫資格的人員,另外,部分醫療機構持有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出現未按時校驗的情況,相關證件處于失效的狀態;同時,部分醫療機構為了增加競爭力,出現了擅自增加診療科室等行為。另外,現行的法律對于非法行醫的打擊力度較小。非法行醫是目前我國相對常見的問題,而我國法律對于這一現象的處罰較輕,不足以達到警示的效果,弱化了執法作用,不足以引起醫療機構對監管部門的重視。此外,目前我國的衛生執法部門優秀人員缺乏,多數執法人員出現了年齡老化等現象,執法水平參差次不齊,可能影響到執法機構工作的順利開展。
2醫療衛生監督執法機構執法監督對策
2.1 制定相關監督管理措施
在對醫療機構的監管過程中應根據醫療機構所在的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監督檢查實施方案,明確醫療機構所承擔的公共衛生主體責任,保證醫療機構的自身管理發揮作用。相關部門也需制定相應的職責措施,完善對醫療機構的監管機制,在實行后觀察執行的效果效力,在明確醫療機構所承擔的衛生法律責任的同時,還需要規范醫務人員的依法執業行為[1]。
2.2 加強監督力度,杜絕違規行為發生
全方面檢查各級醫療機構的行醫資格情況以及行醫的范圍情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監督醫療機構并規范管理,杜絕違法違規的現象發生。此外,還需要分析當前衛生監督執法所面臨的形勢安排相應的監督工作,重點針對醫療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2]。
2.3 監督醫療機構的部門及職責
相關機構應明確醫療機構的責任人,并且需要加強醫療機構的自我管理能力,明確醫療結構內部的負責人,避免出現責任推諉等現象的發生,并保證相關部門均能夠履行自身承擔的責任,對造成嚴重后果的相關機構及人員應追究機構的第一責任人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另外,建議各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合作,大大提高執法的效率和質量。
2.4 提高執法隊伍整體執法水平
在醫療衛生監督執法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是保證執法的最主要部分,因此,為了保證執法的力度和效率,就需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制度管理。執法機構能夠根據各區域的不同情況配備執法人員,而執法人員也需要積極引進各專業的人才,包括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學等多個方面的人才,同時需要對其定期進行培訓,以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保證依法行政。在醫療機構方面,監管部門執法力度直接關系到執法的公平公正性,因此,執法部門需要嚴格加強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能力,并加強對其培訓,建立健全的內部規范工作機制,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水平[3]。
2.5 組織醫療機構法人培訓
在執法的過程中,如遇見醫療機構出現違法違規現象時,不僅需要對其進行懲處,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同時,為避免此類現象的再次發生,還需要加強度相關負責人的法律法規培訓。這就需要執法機構定期組織醫療機構負責人學習關于醫療機構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加強醫療機構內部人員的系統培訓,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
2.6 增加政府投入力度,完善醫療監管體系
為改善執法的條件,需要政府的支持。各級政府應根據當前監督機構執法的需求,妥善分配經費,以保證監管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一般情況下,衛生執法監督體系主要針對醫療機構采取監督監測、走訪調查以及違規事件調查,因此這一工作的開展就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加強財政投入力度,保證經費充足,對提高監管力度更有效果。
3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監督機構執法過程中仍舊存在較多的問題,且醫療機構也存在著較多的違法違規行為,需不斷總結問題發生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加強政府的投入及提高相關監督人員的執法水平,積極聘用專業的人才,不斷為執法機構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時,加強對執法人員、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及內部人員等的法律法規及專業衛生知識培訓,以此提高醫療衛生監督執法的力度,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杜絕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保證群眾的就醫健康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翁永芳.基層醫療機構在衛生事業管理中問題分析及對策[J].健康之路,2018,17(05):293.
[2]申石紅.醫療機構麻醉精神類藥品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健康必讀,2020,000(004):264-265.
[3]劉慎行.探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設[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