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李函
“新媒體”一詞是英文“New Media”的直接翻譯,一是基于技術進步引起的媒體形態的變革,尤其是基于無線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電視、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手機終端等。二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前已經存在,現在才被應用于信息傳播的載體,例如,樓宇電視、車載電視等。
“新媒體”有革新的一面,即技術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在當今時代,出現新的狀況時,新媒體的適應力強于以往的任何文化傳播形式。
在新媒體文化傳播盛行的今天,就業指導與職業規劃更容易通過新媒體的形式來對大學生進行教育。通過查閱國內大量資料,可以發現大學生這個群體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也是最容易發生改變的群體,在社會出現大的變故的時候,這個群體往往有著最積極和主動的改變。特別是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大學生群體的表現尤為重要。本文著重抽取在網絡時代大學生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的表現,并對其進行探討。
大學階段是個體一生發展中的重要轉折時期。學業、就業和擇偶等問題都是大學階段個體將要面臨的問題,在這個階段個體對自己都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和定位。高校大學生因為自身的特點和各種主客觀原因,就業壓力更大,且本屆大學畢業生人數已超九百萬,就業率、就業質量、就業滿意度都較低。隨著我國各項領域發展的迫切要求,大學生的參與比例不斷上升。與此同時,由于傳統觀念和現實狀況的影響,高校大學生在就業中面臨很多困難,在就業中受到各種狀況困擾的現象仍然客觀存在。
由此可見,對于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職業生涯規劃就必不可少,畢業前學生將要面對社會,并作出自己的職業選擇,需要建立自我同一性認知,把自身的三觀對應到自己將要面臨的職業生涯中去。
然而,現如今的大學生們,面對傳統的教育形式,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應該有更加現代化更加先進的平臺,而新媒體平臺就是新時代教育應該利用好的平臺。通過該項目的研究,可以為大學生的就業認知與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研究的前沿陣地,為其將來的就業提供一定的支持,讓學生能夠認識自我、了解自我、關心自我,主動利用新媒體平臺去進行自我提升和自我就業教育。(見圖1)

圖1 學校組織收看全省高校就業指導專題講座
相對于新媒體平臺,傳統就業指導教育依附于高校的課堂教育,而高校的課程開設往往也會流于形式,只注重課程理論的完善,缺乏基于實際的就業指導。并且對于實際情況理解的缺位致使大學生對于高校就業指導課程興趣缺乏,特別是課程中的文件與法規,對于實際上還未進入崗位的大學生顯得過于枯燥和難以理解,對于教師備課也十分單調且乏味。而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就業指導課程的問題都有相應的解決方式。
現階段,基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新媒體平臺已經可以做到多層次、深挖掘、廣傳播,例如,擁有龐大用戶群體的微信、QQ、釘釘等,高信息更新的微博、抖音等,專業層次分明的b站、各類學習App等,這些平臺都是新借助互聯網發展而在近期快速出現的各類信息新載體。在這些平臺上進行信息搜索,可以找到各類相關的信息且種類多元。無論是法律文件解讀還是具體技術操作,都有其對應的搜索方式和渠道,而隨著網絡平臺的同質化,其區別僅僅在于各個平臺的偏重方面有些差異。
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速度理論上是光速,但實際上信息的傳播要考量的因素十分繁多,如果是一條有效且受眾廣泛的信息,會被快速且深層次傳播,反之則不會被傳播。換言之,即傳播的信息往往都是有用信息,而無用信息則難以轉播。
在各大網絡平臺上都可以找到被專門分類的信息類別項目,每個項目都對應著所屬專業領域。在相應的領域發送相關視頻,如果想引起關注的話,內容一定要有一定的質量,這是有對應要求的。如果一條信息在該領域不夠專業的話,那么就很難憑著包裝讓人記住并獲得關注,或者單純地淪為一時的消磨時光的材料,所以信息的專業性是可以在平臺上經篩選得以體現的。
本文研究者在B站和抖音分別進行了試驗,嘗試發送了兩條視頻信息,其中一條為簡單地校園介紹,另一條則是經過精心包裝的校園介紹,后記錄其播放、點贊以及轉發數量。實驗結果顯示,簡單信息播放、點贊以及轉發數量較少,均未突破百位,說明簡單的信息在兩個平臺中沒有得到廣泛重視,精心包裝的信息播放、點贊以及轉發數量均達到了近1000,優于簡單信息??梢?,在新媒體平臺,信息傳播是高效且有質量要求的。
雖然新媒體平臺發展迅速,與傳統信息傳播方式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新媒體平臺進行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還是有不少問題。比如,現場感和互動效果方面,網絡教學都不如在課堂進行傳統教學的效果。通過本文研究者在各個網絡平臺上進行考察統計,發現了一些高轉發、高播放的信息統一特點。
(1)團隊制作
(2)針對社會熱點
(3)制作精良
(4)元素多元
(5)具有至少一類突出點
(6)具有沖擊力
以B站為例,播放、點贊、投幣最多的關于就業指導的視頻是《再見上海,辭職離開電競行業》,播放超100W,投幣、點贊均為7.9W,收藏3.1W。該視頻的上傳者LKs是一個原電競選手,他在2019年電競行業最火熱的時候,適時發出了自己要退出該行業的視頻,且對青年人自己的職業規劃進行了建議。
該視頻制作是由團隊進行,拍攝剪輯都很精良,在電競行業大潮中奉勸青年對自己的職業要有規劃,擊中了青年群體對于電競行業過度吹捧的心理,且以自身經歷為基礎,即便是行內人也覺得這個行業的競爭有著大量的內卷現象,非常具有職業指導的沖擊力和說服力。十分符合高效信息的特點,再加上自身粉絲的加成,這個視頻就是B站總排行榜的第48位,排名十分靠前。
相較于其他就業指導及職業規劃的視頻,該視頻作者并不算是專業的學者,內容也算是比較接近現實,其視頻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其成功并非特例,如果能夠復制一下它的成功之處,那么做好一個有效的視頻也就不會太難了。
就業指導是按照大學生擇業所需要具備的知識能力要求進行職業選擇、大學生求職擇業心理、就業市場與就業政策、求職自薦材料的準備、面試技巧、權益與法律保障、自主創業、職場適應與職業發展等內容的教育[1]。通過對職業的選擇和定位、職業意識與能力知識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樹立服務社會的觀念。設計此類課程則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要引入與學生相關的案例
(2)設計相應的自我糾錯環節
(3)避免大量的程式化語言
(4)精心設計剪輯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高校就業指導服務的重要內容,是高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個體規劃自我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提高個體綜合職業能力,促進個體職業生涯發展的活動[2]。針對于此,設計此類教學信息有以下切入點:
(1)教授者與學生有共感
(2)內容貼近現實
(3)有對照的榜樣
(4)提供信心
(5)符合高效信息的特點
就業指導及職業規劃兩者之間屬于延伸的關系,具有共通性,設計的課程特點可以相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