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
【摘? 要】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逐漸走入初中語文教學中,它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我作為語文教師,認為微課在語文教學中,尤其在“導、學、練、展、評”的教學模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課;高效課堂;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4-0058-02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 ?Chinese Teaching
(Hongqiao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ina) JIANG Lei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micro" era,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can no longer adapt to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ethod, micro-classes gradually enter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t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t also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As a Chinese teacher, I think that micro-classe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Chinese teaching,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mode of "instruction, learning, practice, exhibition, evaluation,"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he class; Efficient classroom; Autonomous learning
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事業也迎來了新的變革時代,“微”式教學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其中時間短小,內容完整的微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熱點,也是教學過程中研究的重點,受到師生的喜愛,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也為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可以說,微課的出現,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那么,怎樣把微課納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呢?
一、精練簡潔的“導”,打造高效課堂
“導”就是引導學生開始學習,但是“導”絕不能生硬地導入新知,一定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思考,而且要求教師必須精煉自己的語言,用創造性的設計情境,讓學生自主進入知識海洋的大門,學習興趣就會由此激發。如在講授“如何賞析修辭”這個話題時,按照知識學習的邏輯關系,由表及里,深入認識修辭這種表達方法,及賞析三步,格式歸納。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微課,突破重難點,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和屏幕前的學生產生互動,我用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和我一起思考,使其發現并自己歸納總結出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自主學習任務單,完成各項預設的問題的解答。學生可以根據方法指導,順利完成問題的解答,而微課自主學習任務單的相關內容,學生易學樂學。課堂上,師生在完成以上的微課學習以后,已然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再結合有效的練習識記,學生的賞析能力迅速提高。
微課簡單易行,容易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在強大的興趣驅使下,快速而集中精力,準確地投入語文課堂的學習中來。
二、積極主動地“學”,引領學生主動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尤其是語文學科,如果沒有經過思考梳理,只是機械地識記知識,學生就會很快遺忘。如果一味地由教師講,時間長了,課堂上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始終處于學與思的狀態。我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播放設計好的微課視頻,既傳授了知識,又引領學生去積極思考,在學與思中順利完成課堂教學。比如,在講解陸游的詩文“尚思為國戍輪臺”時,學生對“戍”字的字音把握不準確,有的讀成“戊”“戌”音,有的則讀成“戎”“戉”音。經過幾次更正以后,效果不明顯。為了區分這幾個漢字,也為了激發學生對漢語文字的興趣和愛好。我利用微課,從造字法的角度,設計了這幾個漢字甲骨文、金文演變發展的圖片,并編成口訣,追本溯源,以形求義,對漢字的基本意思進行講解,使抽象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而且讓學生對抽象乏味的知識印象深刻。
三、層次分明的“練”,拓展思維性訓練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把學到的知識,真正掌握,并學會應用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學生運用知識的一種實踐性活動。因此,我在做好語文課堂教學的同時,利用微課,設計好與所學知識對應的練習篇。例如:在講授“問號”的用法時,強調四種常見的特點。在講解完“無疑問的陳述語氣”這種題型時,我注意到,微課中每個練習題目都應有梯度變化。并且,學生只有回答問題以后,才能學習下一個知識點,進而督查學生進行反饋練習。而在講授“連續問,句句用問號”這種題型時,學生則可以掃碼答題,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所有這些問題的設置都圍繞所學知識,便于學生溫故而知新,拓展創新思維,而且我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選擇性地完成,從而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有效地進行練習,起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作用。
四、豐富多彩的“展”,發揮引領作用
新課程理念要以學生的發展為首要目標,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僅靠課堂40分鐘是很難達到所有學生的要求的,有可能造成尖子生吃不飽,學困生消化不了的局面,只有合理地進行課后的拓展,才能使知識向寬廣和縱深發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去選擇,去探究,去接受。微課,正好符合新課改的需求,它就像教學中的輕騎兵,靈活多樣,尤其是在語文課的課外拓展方面,更能顯示出自己無與倫比的作用。為此,我在語文教學上,合理地設計有針對性地微課視頻,比如,需要反復背誦的詩詞,賞析人物形象的文章,有概括文章內容的和分析結尾段作用的題目,還有一些課外興趣較強的寓言故事,以及賞析名句、名篇的題目,我把設計好的微課視頻傳到網上,有利于學生隨時點播,隨時觀看,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及時有效的補充,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有效的拓展,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五、言簡意賅的“評”,畫龍點睛
“評”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和結果,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自身具有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教師的一句話,可能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適當地加以中肯的評價,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利用微課視頻時,教師也應該適當設計一些評價性的語言或圖形讓學生在運用微課學習時,也能感受到教師中肯的評價,獲得一種成功后的喜悅。我在有關的微課視頻設計中,穿插進去一些評價性的圖形,比如一張笑臉,一個夸贊的手勢,一個鼓勵的手勢等等;有時精心設計一句點評性的語句,如,“你的想法太有創意性”“你想的跟我一樣”“你還可以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微課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順應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主動參與、交流合作的能力的要求,為語文教學的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更加為“導-思-評-展-練”教學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可操作的有力保障機制,對于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營造自主學習氛圍,促進語文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有著巨大作用。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更好地發揮微課的作用,讓微課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添翅插翼。
參考文獻:
[1]李長吉.知識教學的使命:轉識成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05).
[2]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
[3]陳巧芬.認知負荷理論及其發展[J].現代教育術,2007(09).
[4]潘沛沛,姚遠峰.微課翻轉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以“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程為例[J].數字教育,2016(01).
[5]陽紅玲.探討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07).
[6]杜琳.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究要求[A].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二——教育在線[C].2018.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