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娟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想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就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動培養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而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主要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要想培養學生有效提問意識,教師就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有效性提問應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有效性提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5-0134-02
Strategies of Applying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Junior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Fourth Middle School of Linze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Xuejuan
【Abstract】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refore, if teachers want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when teaching, they must a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various learning abilitie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Lay a good foundatio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teacher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in Chinese teaching, inclu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analytical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find problems. Therefore,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effective questioning, teachers must respect the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apply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Effective questioning;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有效性提問,是針對當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無效性問題所提出來的保證問題教學法有效性的一種問題類型。當前,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具備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觀念,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問題的質量控制到位,提出的問題要么過于簡單,要么過于困難,因此都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思考的需求,這就會直接影響課堂質量。為此,本文主要研究將有效性提問更好地應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策略。
一、將提問與閱讀課文相結合,保障提問的有效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涵
語文教學內容是以課文為載體進行教學的,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都蘊藏在課文中,因此,閱讀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若學生不能夠進行充分的閱讀,那么就很難準確地理解課文的內涵,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目標就很難實現。而初中課文中也有很多內容的題材對學生而言并不具備吸引力,尤其是一些說明文以及文言文,此時,初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章。而且將提問與閱讀課文相結合,也是保證問題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首先,教師要明確閱讀課文的重要性,以及進行充分的備課,明確課文重難點。其次,是保證問題的趣味性,以及能夠圍繞課文的中心進行提問,趣味性問題能夠充分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更上一層樓。而圍繞課文中心提問,能夠幫助學生迅速找到課文的內涵,提升學生思考的有效性以及質量。
例如,在進行《春》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有效性提問與閱讀課文相結合,將語文教學課堂閱讀課文的活動分為初讀整體感知、精讀分段分析文章內涵兩個部分開展。在初讀階段,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閱讀文章后請思考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繪春,展現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并且要求學生思考答案,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回答其想法。教師再進行引導,帶領學生分析出最終的答案,并帶領學生進行精讀,圍繞文章中重點描述春醒圖、春草圖的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思考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時要穿插孩童玩耍的畫面?小草以及小孩子具有哪些共同點?引導學生進一步細致分析文章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
二、提問要關注學生以及自我心理,為有效性提問奠定基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初中時期是學生成熟與幼稚并存的時期,他們對于簡單問題不屑思考,對于難度大的問題又不敢思考,擔心傷害到自己的自尊心。那么這兩類問題都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思考與語文學習的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多數自尊心極強、愛面子,當教師提出的問題自己無法回答上來的時候內心就會感到極度的尷尬、丟臉,挫敗感會影響接下來學生學習語文的狀態。對學生進行提問,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為了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因此,要想保證有效性提問,教師就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首先就是在設計問題時要提前預估學生可能出現的反應,這樣就能夠保證教師在提問時具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選擇合適的學生回答自己設計的問題,學生的參與度也會更強。在面對回答不出來問題的學生時,也要靈活調整自己的提問策略。
例如,在進行《背影》的教學時,在帶領學生細讀文章時,教師要讓學生從文章的細節去感悟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初中生在學習閱讀時對于文字中蘊含的情感,可能還沒有辦法準確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內涵,此時,教師就要利用有效的提問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作者為什么總說自己聰明過分?”部分學生可能無法理解這句反語。為了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將問題進行拆分,以此引導學生分析出作者愧疚的心理。另外,就是教師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態度,在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不要表現出反感、嫌棄的表情或者態度,要尊重學生,只有先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反過來尊敬教師,這樣課堂教學氛圍才會變得和諧。
三、控制問題層次性,以達到有效性提問的目標,培養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到問題的難度以及提出的順序,若在教學一開始就將問題提出過難,學生根本無法準確把握其中的內涵,只會出現教師提問,學生沉默的尷尬教學課堂。此時課堂教學進度將難以繼續下去,還容易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反感,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而且在一開始提出難度過大的問題,學生也不會認真思考,那么本身是有效的提問由于提問時機出現錯誤就變成了無效的提問,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浪費了活躍學生思維的機會。因此,在提問時要控制問題的層次性,在提問時要由易到難地進行梯度提問。為了保證有效性提問可以貫穿整個語文課堂,教師此時也可以借助小組合作的方法來開展層次性提問,以此保證學生都能夠認真思考問題,讓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理解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得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
例如,在進行《散步》的教學時,教師在經過充分的備課后明確學生需要思考的問題,然后帶領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思考“母親”“妻子”的性格特點,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并且請不同的學生回答問題。等到了難度較大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問題,如“為什么作者將我背著母親,妻子背著兒子描寫的那么鄭重其事?”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這些問題,從而加深學生文章的深層次理解。
綜上所述,有效性提問應用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也能夠促使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了保證問題的有效性,教師首先就要將問題與閱讀課文活動相結合,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其次要在提問時關注學生以及自我的心理,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再次是要控制問題的層次性,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最后要將提問與小組合作相結合,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波. 淺談有效性提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貴陽會場)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
[2]王琴.有效性提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