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少東
摘 要:聲樂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可以通過“聲”與“情”充分融合表現藝術內涵,它需要歌唱者放松自如地投入全部精力表現出來。聲樂藝術的創作不僅需要聲音美,最重要的是需要充分表達出作品的情感及思想。這樣,延伸出的二次創作也能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作品的深層次內涵,通過聲音表達出作品內在的深層情感。文章從三大方面思考聲樂藝術中歌唱技巧和情感的表達。
關鍵詞:聲樂藝術;歌唱技巧;情感表現
要想使聲樂藝術真正感染聽眾,歌唱技巧與情感表現是需要充分融合并表現出來的,這樣才能使演唱者真正通過歌唱表達出聲樂藝術中的情感內容,二者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使聲樂藝術發揮其獨特魅力。此外,在探索二者之間的融合途徑過程中,也必須到達聲樂藝術的最高點,正確認識二者之間的微妙關系。這需要人們思想情感的深度呈現,確保可以將聲樂藝術中的歌唱技巧以及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
一、以情帶聲,聲情并茂
以情帶聲,聲情并茂,這對學習聲樂藝術的學生而言并不陌生。但一般學生并不能理解聲樂藝術的真正含義,往往對聲樂內容的理解流于表面,比較簡單籠統。本文認為聲樂藝術大致可分為兩個層次。其一,聲音條件是能否唱出優美歌聲的基礎,這需要考慮歌者是否存在先天的歌唱條件。其二,聲樂藝術的真正精妙之處是能通過歌者的聲音來表達出歌曲中的內在情感內容,這對聲樂的審美意識以及歌者的情感表達能力是有著較高要求的。歌者想要唱好歌曲需要通過自身情感充分將歌曲中歡喜、憤怒、悲哀、快樂等情感表達出來,這在歌唱時需要運用一定的聲樂技巧,不是單純擁有一副好嗓子就可以做到的。只有這樣歌者才能將歌曲唱出一種蕩氣回腸的效果,使聽眾回味無窮、流連忘返。除此之外,歌者對于聲樂藝術需要有較高的造詣,能對音樂及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有較高的歌唱技巧以及藝術修養從而使歌曲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將自己內心感受以及歌曲中的獨特風格,通過美妙的聲音傳達給聽眾,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如果站在演唱作品的審美標準以及深度理解歌曲的角度,與之相符的聲樂表達是有必要的。這可以充分體現出一個歌者的綜合素質,將整首歌曲的歌唱狀態在某種標準意識下表現出來,合理調整歌唱的氣息以及音色,表達出符合該歌曲情感的聲音形象,以求滿足高質量的作品要求。一位著名的聲樂藝術家曾說過:“要想唱好一首歌曲,需充分理解歌曲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唱一首悲傷的歌曲時不可用歡喜愉快的聲音來歌唱;在唱頌歌時更不可以用壓抑沉重的聲音去表達。”[1]聲樂藝術中的情感表現,不僅是歌曲的內容表現,它還是音樂情感的一種體現,需要歌者用歌唱技巧服務于歌曲的情感內容。在歌唱藝術中,歌曲是需要賦予感情的,如果歌者在歌唱時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這樣唱出來的歌曲是缺少藝術感染力的,所以說音樂情感的體現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優美的聲音必須依托于豐富情感之上,只有這樣,聲樂藝術才能完美表現出來,表達出來的歌曲才具有豐富感染力以及表演力。因此,聲音與感情的雙重結合是對歌唱者最高的境界要求[2]。
二、打好基本功,以藝服人
聲樂藝術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其技巧性很強,且需要豐富的情感體驗,如果只偏重于技巧的發揮,只關注其藝術的表層,會使聲樂藝術失去其自由的靈魂。此外,歌唱技巧如果不足,也會使演唱者無法進行二度創作,不能深化歌曲的深層次內容。本文認為在聲樂藝術表演中,“無情不動人”“無技不驚人”“無戲不服人”這三句戲諺是非常值得人們去領悟和遵循的。“無情不動人”是需要演員在表演時帶入自己的真實情感充分投入角色當中,通過令觀眾拍手叫絕的技術表演,使之情感得到良好的帶動;“無技不驚人”是需要演員通過技巧過人的精湛功力,帶給觀眾驚奇的審美感官體驗;“無戲不服人”是指演員在表演時不僅要有精湛的技巧,同時還要有演員自身的情感體驗流露,只有這樣才能使表演的藝術形象表達得活靈活現,才能使整體表演更具說服力。這三句戲諺同樣適用于歌劇藝術[3]。
三、情感是音樂戲劇的靈魂
一位俄羅斯著名歌唱家曾說過:“要想做好一名優秀的歌唱家,不僅要充分掌握歌唱的技巧,還需要通過聲音的音調表達出不同音樂的各個情節,同時用聲音表達出歌者的歌唱心情。”這充分表達了聲樂藝術當中聲音以及情感融合的重要性。例如在演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人們叫我咪咪》這一經典歌劇時,歌者需要根據藝術的表現需要,充分駕馭以及調節自己的歌唱能力,使聲音發出高質量的歌唱色彩。除此之外,在進行表演之前,需要對該作品中的人物角色進行全面的有效分析,咪咪是一個身體相對虛弱但十分善良的姑娘,在聲音位置的把控上,需要設置表達聲音的圓潤純凈,需要注意的是聲音不可歡快明亮,音色不可偏低,防止塑造出來的聲音形象不夠憂傷含蓄。要掌握好咪咪溫柔女子的性格體征。在詠嘆調演唱過程中,歌者情緒變化不可起伏太大,歌曲的高潮部分音色不可偏高。與之相反,在歌唱《漫步街上》這種曲風的歌曲時,其中的女高音唱段就需要歌者塑造出放蕩不羈的人物性格特點,在聲音的把控上需要華麗明亮,音色幅度強弱起伏大,需要充分表現出聲音中的放肆、隨性等特點,在情緒的變化以及速度的變化上適當放開些,這種音色的塑造與咪咪的音色塑造是完全不一樣的。
《水仙女》這首歌劇由我國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所演唱,她優美圓潤的聲音、豐富的音質特色、細膩含蓄的演唱風格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歌唱家葉佩英在演唱歌曲前,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聽享受,她在分析歌劇表達內容時會對該歌曲的聲音技巧發揮以及情感表達進行全面分析,將各個音樂中的音色音節進行內化吸收,全面掌控歌曲中音色、速度、情感以及力度的變化,同時深入音樂意境,刻畫出細致的音樂形象。音樂家李凌先生是這樣評論她的:“她通過擁抱月亮來抒發自己對愛人的思念,在一個個窗戶中仔細探聽愛人的蹤跡,以求游遍整個人間,找到她心心念念的愛人。”
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擁有著如磁石一般樸實無華的歌聲,單從音色上看似乎不是那么悅耳動聽,但在演唱歌曲時,他的聲音富有張力,使人們感受到一股強大的磁場深深地激蕩著聽者的靈魂,使人內心蕩氣回腸,久久難以平靜。他在談到自己對待唱歌的內心感受時曾這樣說過:“唱歌首先使之于心,去探求心靈深處的實際感受,用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在不同音節以及音色上的調控起伏,哪些部分需要著重處理,哪些部分不需要處理,最后才是他的聲音體現。”[4]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聲樂藝術中聲與情之間的相互滲透是非常重要的,它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音色再好聽的表演,如果沒有情感的渲染,也是缺乏藝術生命特色的。反之,沒有優質的音色也談不上聲樂藝術,這需要人們結合自己的音色特點去深度挖掘作品的內容,使之成為自有音色的錦上添花[5]。
四、結語
聲樂藝術中的歌唱技巧以及情感表達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歌唱技巧是血液,情感表達就是靈魂。在演唱歌曲時,歌者必須注入情感,這就等于在歌曲作品中注入靈魂一般,如此歌唱演繹才是有血有肉的。沒有唱歌技巧就好比河流干涸、草木結冰,毫無生機活力可言。缺少其中一點都不能稱之為對優秀藝術的精湛詮釋。在進行聲樂藝術的技術訓練以及實踐表演時,會遇到形態百千的形象刻畫,但通過深度的掌握和挖掘,其內在的聲樂原理、規律也都會其義自見。所以,歌者在聲樂藝術歌唱技巧把握與情感表現上應該追求聲情并茂,扎實基本功,為所歌唱的歌曲注入靈魂,這樣的聲樂表達才有思想、有深度。
參考文獻:
[1]楊博師.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J].青春歲月,2019(5):55.
[2]李欣健.論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J].山西農經,2017(17):123.
[3]陳嘉文.關于聲樂演唱中的情感及個性表現的思考[J].藝術家,2019(9):188.
[4]魯齊.淺析聲樂演唱中歌唱技巧與情感表達[J].藝術大觀,2019(12):67.
[5]沈略.聲樂教學中歌唱情感的藝術表現及創意處理[J].藝術評鑒,2019(22):96-97.
作者單位:
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