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其中漢字作為中華文化中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發展至今的無價瑰寶。學生在進行寫作和閱讀時,其基礎就在于漢字,漢字是學習語文知識的根基所在,更是進行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礎。特別是當前我國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各階段識字教學提出相應的教學標準,對于低年級學生,是開展識字教學的基礎奠定階段,因此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識字能力是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就此本文分析當前農村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培養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低年級;自主識字;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2-0019-02
【本文著錄格式】姚玉蓮.農村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思考[J].課外語文,2021,20(12):19-20.
就當前農村學生教育實際情況來講,大多數學生因受到其所在區域的方言影響,在面對語文教材時,因其中的漢字具有結構復雜、多音多義、形體繁多等特征,低年級學生進行漢字學習存在一定的障礙。基于以上,如何有效開展農村低年級識字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師高度重視的一項教學問題,本文就農村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進行思考,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現狀
(一)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在統編版語文教材中,對學生識字方面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要求更高,每進行一節語文課,需要認識的生字數量為十幾個,寫字量大約有八個。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若教師還是采用單一識字教學方式,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帶來制約性影響。但就當前農村語文識字教學課堂實際來看,灌輸式教學模式還是占據整個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而這也與低年級學生所具有活潑好動性格之間存在一定的不相符。若長時間以這種無聊的、乏味的教學方式進行識字教學,就會使得低年級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導致之后在進行語文學習時不感興趣,這對語文教學質量有非常大的影響。
(二)不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就統編版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來講,要求語文教師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人文、語文等方面的素養。但因農村小學教育觀念比較陳舊,其中還是存在很多教師過于重視學生考試成績,沒有給予培養實際應用能力方面高度重視,長此以往,就會使得學生思維模式出現僵化、對事物缺乏相應的創新和想象能力,使得學生是為了成績才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學習能力。
(三)農村低年級學生學習壓力大
就當前農村小學低年級漢字教學活動現狀來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力,通常采取抄寫漢字、不斷練習漢字寫作筆畫的方式進行學習,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學習任務,導致學生對學習有一定的抵觸心理。還有些學生未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在進行漢字書寫時存在敷衍態度,寫作潦草不夠認真,若長期以這種狀態進行漢字學習,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漢字書寫習慣,更不要談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
二、農村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利用游戲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
有句話說,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激發學生進行學習的動力所在。基于以上,通過游戲的方式開展語文漢字學習,是當前小學生比較喜愛的學習形式。從小學生的性格特征角度來講,具有喜歡模仿、重復性、愛表現的特征,為此教師在開展實際語文漢字教學時,可以通過游戲來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站在學生角度進行分析,不斷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漢字教學。
例如在進行漢字“甜”學習時,教師可通過在班級中展開猜字謎的游戲,做出用舌頭舔甘蔗的行為動作,學生們猜這個字為“甜”;再例如在進行漢字“炒”學習時,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找朋友的游戲,一個同學拿著“火”字卡片,另一個同學拿著“少”字卡片,然后剩下的所有同學開始唱歌“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這時候這兩位同學將兩張卡片合二為一,學生見后回答這個字為“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抽卡片的游戲活動等方式,以此促使學生對所學生字有基本的掌握。將學生比較喜歡的游戲教學模式引入漢字教學課堂中,將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從中體會到學習漢字帶來的樂趣,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二)積極運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感官
隨著近年我國對中小學生教育事業不斷加大重視力度,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也逐步進入農村小學教學中,對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漢字教學時,可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引導學生觀看其中各種類型的文字。
例如在進行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一分鐘》學習時,其中有“坐”“鐘”兩個生字,通過多媒體可將這兩個生字由象形字轉變為甲骨文再到當前的簡化字的全過程,以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因多媒體動畫本身具有動感、有趣的特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學生對漢字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其自身感官主動參與到識字學習中來。根據相關實踐結果表明,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開展語文識字教學活動,一方面有利于簡化學生思維過程,降低在識字記憶方面的學習難度;另一方面能夠起到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對漢字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
(三)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漢字
在日常生活中漢字隨處可見,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作為學習中的有心人,從生活中學習漢字,將生活作為自己進行漢字學習的重要載體,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教材來增加自身漢字儲備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報刊、書籍等,以此引導學生進入到一種無聲卻又非常精彩的知識海洋中,同時這也是促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認識漢字的有效方法。只有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到認識漢字學習中來,并將閱讀作為自己精神上的食糧。當學生對此做出實際行動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學到的漢字進行歸納整理,并定期開展漢字總結成果會,通過開總結會的方式,學生之間針對漢字歸納情況進行相應的評比,對于其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可給予其相應獎勵,對于表現一般的學生給予鼓勵,通過以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漢字的積極態度,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四)通過實踐活動擴展學生漢字學習空間
根據中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小學階段的漢字要求來講,要求小學生認識常用字數量為3500個。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角度來講,識字是其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學習任務,識字量這么大,不僅僅需要學生從課本中學習,還需要其從實際生活中汲取。基于以上,小學語文教師可基于學生實際生活著手分析,以學生興趣愛好作為出發點來開展實踐活動,通過運用創設情景、模擬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漢字。例如教師可結合當前所在區域實際,舉辦一次“我是小導游”的實踐活動,將字裁成卡片紙,放在轉角、上下等方位,以此來認識“上下左右”等字,通過現場帶、指認、讀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通過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漢字儲備量,進一步開闊學生認識漢字的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五)開展識字競賽激發學生識字學習心理
從小學生的特征角度來講,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教師的認可,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小學生,希望教師能夠對自己的表現提出表揚。為此教師可抓住低年級小學生這樣的心理特征,運用識字競賽來激發學生對漢字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可定期開展有關識字方面的競賽活動,通過活動鞏固學生對過去一段時間的漢字學習,將班級中所有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教師提出十個漢字,要求每個小組對這些漢字進行拼讀和手寫,時間最短、速度最快的小組為勝利。對于比賽時表現比較優秀的小組或學生個人,教師對其給予適當獎勵,但要注意的是,因學生個體本身存在一定的差異,開展競賽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此調動學生對識字競賽的主動參與和積極性態度,在競賽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基于以上,這就需要教師對待所有學生的態度應是一視同仁的,不能對表現不夠好的學生進行批評,而是通過鼓勵的方式希望其在下一次的競賽中獲取到優異成績。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從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不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農村低年級學生學習壓力大三個角度分析當前我國農村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現狀,然后從利用游戲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積極運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感官、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漢字、通過實踐活動擴展學生漢字學習空間、開展識字競賽激發學生識字學習心理五個角度提出農村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策略,旨在能夠通過以上為相關農村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相應的教學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烏云.如何培養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J].數碼設計:下,2019(3).
[2]王秀琴.農村小學生自主識字能力興趣的培養[J]. 新課程(教研版),2019(7).
[3]王琴.淺談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4).
[4]張艷霞.如何利用統編教材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8).
作者簡介:姚玉蓮,女,1978年生,本科,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培養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研究。